• 我的订阅
  • 国内

[多彩贵州·文化瑰宝]文化遗产灿若耀眼星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0 05:57:00 来源:贵州日报

(上接第一版)

斗转星移,伴随着聚落形成和地域文化中心的显现,这里演绎着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场景,与散发着星光闪耀的洞天岁月,汇聚成华夏文明的灿烂星河。

秦汉以来,这里是郡国并治、羁縻之治、土司制度的实践地。有明一代,屯军移民,经略西南,稳边控藩,贵州行省为国而生。历代国家治理经验,汇聚成推动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的磅礴力量。

明正德年间,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诞生、影响世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作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地,长征时期,红军在这里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风民俗各具特色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贵州因多民族和谐共生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犹如一部雄壮明快的交响诗,承载着最深沉的民族记忆。

苗族的刺绣、蜡染,侗族的木构建筑、侗族大歌,布依族的酿造工艺和音乐艺术,土家族的舞蹈和山歌,水族的水书、马尾绣和端节,彝族的节庆和太阳历,瑶族的绣花工艺等,构成了风情与风俗相融、风物与风尚交错的绚丽画面。

黔东南苗年、侗年、姊妹节、鼓藏节等民俗节庆吸引国内外游客相约奔赴;黔南写有水族文字的帷幔在风中飘扬,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惊艳世界;毕节火把节传递着彝族人的火热与激情;黔西南“八音坐唱”让人体验布依族文化的浓郁风情。蜡染、刺绣、银饰等非遗制作技艺更是穿梭古今,熠熠生辉。

…………

岁月流转,时空更迭。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累积成厚重的文化遗产,诉说着黔贵大地的历史与今天。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贵州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海龙囤土司遗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遵义、镇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4处;757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40个;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全省共核定公布历史文化街区20片、确定公布历史建筑1600处;红军长征足迹遍及全省60多个县(市、区),留下753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动文物,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文化基因不断激活

历史文化遗产是先民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的反映。近年来,贵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

2023年,贵州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从九大方面系统科学制定128项重点工作举措;贵州文物工作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在深化考古与文明历史研究方面,贵州考古8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海龙囤遗址第一阶段考古顺利收官,15212件出土文物移交对口单位,围绕遗址出版的图书《海龙囤(全四册)》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今年初,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助力文化强省建设,贵州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与此同时,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苗族村寨、侗族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4个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稳步推进。

贵州文化遗产具有的文物数量多类型全、红色文化价值突出、遗址资源点多量大、特色村镇遍布全省、非遗资源特色鲜明等特点。随着贵州对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持续推动,苗绣、侗族大歌等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走向世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代表委员热议报告|陈月巧委员:将用艺术人类学视角,深入挖掘传承好贵州文化瑰宝
...是对未来工作的坚定支持。陈月巧说,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她对报告中提到的“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感到尤为振奋。“这不仅是文化领域的工作重点,更是我
2025-01-21 05:18:00
...器时代就初露端倪。范同寿认为,繁荣的贵州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是中国南方同样有着辉煌史前文明的见证,又以它独特的文化个性及与贵州境外不同文化的内在联系,启发我们去作贵州多元文化历
2024-04-12 06:06:00
...多声部的侗歌逐渐进入全球视野。它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大歌是诗乐结合的传统文化以民族音乐为研究方向的复旦大学
2024-04-03 05:52:00
...国农业博物馆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有这样的注解:说春和“春官”的产生,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官方为让民众依照历法准确
2024-03-29 06:13:00
...”(施秉县)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通贤:半个世纪的“刻”守之道“苗族‘刻道’上用符号记录的是‘娘亲舅大’时代禁止女儿外嫁的一种
2024-04-17 06:14:00
...闻记者 赵相康贵州山水景色宜人,自然风光旖旎,红色文化丰富,民族风情多彩,被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公园省”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特别关心、寄予厚望,每次视察贵州和参
2023-09-16 06:09:00
文物资源是破解文明历史的密码,是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更是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奋进力量的坚实底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
2024-12-02 17:13:00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花灯戏,带着泥土芬芳的非遗瑰宝
【开栏语】滚滚长江,非遗无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悠久绵延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苗绣蜡染从深山走上世界舞
2024-11-28 00:43:00
首届会泽古城地标定向赛--美景会泽 带你走进千年铜都,共赏滇东北文化瑰宝
...,会泽县钱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昆明东川风兮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本次赛事共设3个组别,分别是美景会泽、美食会泽、教体会泽。目前赛事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将通过首届会
2025-03-19 14: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