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9-06 00:3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与城市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既是以人民城市理念推进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规划师刘含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专访时表示。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政策体系、保护框架与保护名录拓展完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在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双向奔赴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含:政策体系与保护框架不断完善。贵州省于2022年出台《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各时期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出多彩贵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路,为全省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同时,贵州相继出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贵州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规章和政策;地方先后出台了名城保护条例、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不断夯实保护利用政策保障基础。

保护名录日益拓展完善。如今,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生系统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保护对象认知的时间轴进一步延伸、类型更加丰富、空间覆盖更为广阔,规模大幅增长,形成了涵盖丰富要素类型、承载多元文化价值的保护对象体系,为讲好贵州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4年,全省“三名一街”数量共94处,其中国家级名城2座、省级名城10座,国家级名镇8个、省级名镇14个,国家级名村16个、省级名村15个,省级街区29片,此外,全省还拥有75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655处历史建筑,这些载体所承载和蕴含的中华文明、民族精神意义非凡。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贵阳城垣步道

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刘含:《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更加彰显”。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更新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续历史文脉,筑牢文化根基。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物质载体,承载着独特的营造智慧和文化基因。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标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基础。

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人文魅力。今年年初,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城市更新定位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明确其承担“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双重使命。城市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更是城市魅力的关键。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不断提升,正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探索特色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激活城市动能,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不仅可以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以及公众的时代记忆,还可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实现永续传承的同时充分激发文化生产力,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贵阳南明区曹状元街

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则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因血脉,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刘含:《意见》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以用促保,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明确了在城市更新中做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第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且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必须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让人们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坚持应保尽保。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贵州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现贵州文明历史,传承好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三线文化、阳明文化等多元文化。

这需要在当前积极开展城市更新的同时,全方位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禁止拆真建假,防止大拆大建,扭转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

坚持以用促保。要通过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盘活利用闲置设施,植入新业态新功能等手段,让历史文化活化传承,从而赋予城市发展新动力、增加城市发展新活力、增添城市发展新魅力。

将历史文化变为城市竞争力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刘含

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三角岩社区 刘蜀琴 摄

聚焦文脉传承,着力彰显城市文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贵州在积极探索和创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融合时做出了哪些生动实践?

刘含:省级层面组织开展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课题研究和体系规划的编制,明确价值体系和特征、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提出分类保护利用策略和路径,包括完善保护名录和明确保护传承重点、明确规划实施保障。

各地积极开展保护利用实践探索,涌现了大批案例和经验,如:遵义市高桥历史文化街区“使三线历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魅力”的创新街区价值特色展示、黎平县翘街历史文化街区“引导社会力量,创新业态发展”的活化理念和镇远县府城卫城历史文化街区“古巷管家”基层治理模式入选住建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

在完善设施建设、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保护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贵州传统村落相关做法入选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第二批)。

此外,太平路街区充分利用云岩文化的独特资源打造专属的旅游体验;贵阳新印1950将老旧工业厂房的生产功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也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 李雪雪

二审 管云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时间是空间的“规划师”,塑造了中华文化
... 互动环节,王军回答了贵州屯堡文化的活态传承特质对历史文化研究推广有何启示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因适应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稳定,无论是安顺屯堡,还是贵州其他古代遗
2025-09-24 22:55:00
...源局杨桃、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涂雪琼、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加轻获得“最美乡村规划师”称号。强化科学编制 注重理念创新根据村庄规划工作面临的痛点与难点,
2023-02-28 10:48:00
就地就近城镇化 | 访贵州省城乡规划院规划二院总规划师杨泽铭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日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二院总规划师杨泽铭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专访时表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
2025-09-09 16:00: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展现文化时代风采
...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蕴藏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自然遗产包罗山水万象,125多万座大山孕育出的绝美自然风光,贵州这个
2024-06-08 16:48:00
...跟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与建设,10余名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的教师领衔编制100多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其中,余压芳等人实施的荔波县传统村落集中连
2022-12-20 03:01:00
老屋基里的“桃花源”
...根雕文化进行了挖掘。早在2002年,大岩村就被命名为“贵州省根雕艺术之乡”,现已有第四代传承人,根雕手艺人共70人,根雕产业基础良好。如今,在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引领下,大岩村不
2023-08-14 02:16:00
...职责,高效精准满足融合主体的政策需求。(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展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成果)
2024-11-13 06:14:00
用好“规划之笔”  描绘城市绚丽画卷
...日报用好“规划之笔” 描绘城市绚丽画卷——记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公司董事长丘阳丘阳(右)正和同事研究项目的规划设计。在玉林市城区东面,数千亩水面的玉东湖上,碧波荡漾,映照出城
2023-11-02 16:44:00
贵州省多举并用 深度融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发展深度融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新气象,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省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
2023-07-12 11:5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邢台市推出七条措施支持排污权变“融资金钥匙”
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近日,邢台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分行印发《关于支持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的七条措施》(以下简称“七条措施”)
2025-11-04 17:06:00
以财务顾问费形式收取信托报酬等,吉林省信托被罚款30万元
11月4日,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财务顾问费形式收取信托报酬,且收取财务顾问费未向受益人公开,被罚款30万元;责任人李建光被警告。
2025-11-04 17:09:00
麻六记成立新餐饮公司“小麻陆”
近日,石家庄小麻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小娟,注册资本50万,经营范围包含餐饮管理、酒店管理、食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北京麻六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资
2025-11-04 17:12:00
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利益,幸福人寿邯郸中心支公司被罚30万
1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邯郸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邯金罚决字〔2025〕6号)显示,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邯郸中心支公司,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
2025-11-04 17:13:00
分支机构临时负责人履职超过法定期限等,河北景泰保险代理被罚款6万元
1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邯郸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邯金罚决字〔2025〕5号)显示,河北景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2025-11-04 17:16:00
英大泰和财险承德中心支公司,被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限制其车险业务范围一个月
1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承德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承金罚决字〔2025〕5号)显示,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德中心支公司
2025-11-04 17:19:00
金融服务进公园,温暖老年人心田
近日,广发银行邹城支行的工作人员走进济宁市凤凰台植物园,将贴心的金融服务送到了晨练老年人的身边。清晨的植物园内,鸟语花香
2025-11-04 17:43:00
“粉都嘴替”活动引领产业新风:青春动能注入“通许U粉”品牌发展
大河网讯 当一碗通许好粉遇见一群青春洋溢的“代言人”,碰撞出的不仅是创意的火花,更是一场关于产业未来与品牌青春的深刻对话
2025-11-04 17:44:00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小卡片”助力民生大局
大河网讯 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培育内生动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具有关键作用。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充分调研民生市场需求
2025-11-04 17:44:00
中信银行“未来来信”燃动郑东万象城,场景化互动解锁财富新体验
大河网讯 11月1日,郑东万象城被一股青春活力包裹,一场以“未来来信”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展吸引了众多郑州市民的目光。活动现场
2025-11-04 17:44:00
工行贵阳分行精准投放300万元“新一代经营快贷” 助力本土家居企业扩能升级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张元全、许竞丹)在贵阳居民对品质家居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一家深耕本土市场、专注中高端家居定制的优质小微企业
2025-11-04 19:04:00
“贵人服务”帮忙!贵阳开办咖啡店办理时限压缩60%
为擦亮“贵人服务”品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支持咖啡产业发展,近日,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开办咖啡店“一件事”,联合市场监管
2025-11-04 19:05:00
盘兴高铁试运行冲刺“市市通高铁”,工行贵阳分行14亿贷款精准护航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徐瑶、许竞丹)10月11日,备受瞩目的盘兴高铁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这标志着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宏伟目标的最后一程已进入冲刺期
2025-11-04 19:36:00
工行贵州六盘水分行第三代社保卡暖心服务16万客户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杨芳敏)社会保障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载体。工行六盘水分行始终致力于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将第三代社保卡业务作为服务社会
2025-11-04 19:36:00
助力青年办实事 金融服务显真情:工行贵阳万东支行高效办结校园团费缴纳业务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林鑫)近日,贵阳市某高中两名团委学生急匆匆地走进工行贵阳万东支行,脸上写满了焦虑。网点大堂经理敏锐地察觉到他们的不安
2025-11-04 1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