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从看书到看“屏” 从看书到“听”书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4 01: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从看书到看“屏”  从看书到“听”书

小朋友在认真阅读

从看书到看“屏”  从看书到“听”书

三明市优秀本土作家作品展吸引了读者驻足浏览

●全媒体记者 陈登达 文/图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常常被人们拿来说明读好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读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著作。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曾一度遭遇新型阅读方式的强大挑战;而短视频、音频平台等的兴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短视频消磨时间,大量时间被手机占据。纸质阅读会被电子阅读取代吗?现在,一本书会怎么抵达年轻人?

电子阅读需求日益增长

4月15日清晨,家住三元区碧湖社区的李妍新乘坐公交车上班,途中打开手机上的一款读书APP,看起了一本电子书。在公交车上看了2个章节,随着车辆到站,她收起了手机走向公司。

说到读纸质书,李妍新回忆了一下,上次翻阅纸质书,还是在大学的时期。

“看经典著作最频繁时是高中和大学,工作后就基本没有再阅读过纸质书了,现在走到哪儿都拿着手机用来看看电子书。”李妍新说,她目前每天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大概40分钟,阅读的内容也从专业书籍、经典名著转向了网络小说、养生知识。

有很多与李妍新一样的年轻人,平时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没有太多时间待在书房里“啃书”。因此,他们更多地将阅读“阵地”转移到了网络上,用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完成了读书计划,非常方便。

4月12日13时,陈知蝉拿着一份外卖回到家中,坐在餐桌前边吃着饭边拿起手机,津津有味地阅读一部网络玄幻小说。在如厕时、在公交上、在吃饭时……利用的都是这些碎片时间,她每个月都至少能读完一部130余万字的电子书。

“平时工作忙,晚上都要经常加班,很难坐下来长时间阅读一本有深度的纸质书籍。”陈知蝉说,学生时期的她一直喜欢阅读,也养成过每天阅读一小时的习惯,但随着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改变自己。

从早些年的MP4等,到后来的电子书阅读器,再到现在的手机,她真实感受到,读屏时间越来越长,“纸质书还是会看,但经典著作确实翻得少了。”

除了用“看”电子书的方式阅读书籍,“听”电子书籍的方式成了新热点,激起了音频线上平台用户的兴趣。

在4月10日的午休时间,市民郑离桦打开了一个名为“喜马拉雅”的听书音频APP,插着耳机听着平台上主播推荐的电子书籍,缓缓进入梦乡。

郑离桦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尽管工作内容比较简单,只需要操作机器将产品填袋分装即可,但每天长达8小时的机械且重复的工作让他感受到了压抑,同一车间的同事也都在埋头苦干不能彼此对话,插着耳机听书成了他排解压抑的最好途径。

从波澜壮阔的冒险到烟火萦绕的生活,随着主播富有磁性的声音,郑离桦也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着文字的力量,体会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从网络小说、经典名著到时事新闻、热点资讯,郑离桦在APP上能用耳朵“阅读”,而他最常听的主播有数十万的粉丝,粉丝成员除了和他一样的流水线工人,还有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物业保安等等,他们通过APP解放了双手和双眼,在工作之余纾解着压力。

AI小说推文引阅读新热点

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看书、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品读书籍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市民没想到,今年以来,作为人工智能的AI引发了不少热点,AI也能和看书结合让不少“书虫”大跌眼镜。

作为网络小说的爱好者,今年年初,在抖音上刷视频的刘培志无意中划到了一个视频,内容里有着丰富的插图,并配合着AI合成的语音朗读着小说的内容,将原本只有文字描述略显乏味的网络小说变得图文并茂,并且还将整部上百万字的小说分成了十余集,随作者更新而实时更新,让刘培志一下子爱上了这种“阅读”新方式。

这实际上是一种名为“AI小说推文”新的视听方式来进行引流阅读,通过AI将小说文本自动生成图片并搭配AI语音,让文字变成有声有图的视频,让原本对小说没有兴趣的用户也能参与到阅读中来。

“制作AI小说推文的成本低,收益高。”今年1月开始在短视频平台进行AI小说推文制作的刘颜锡介绍,进行视频制作只需要拿到作者授权即可,借助ChatGPT来帮忙生成文案,利用Comic平台、秒画、Vega AI等AI软件生成图片和人声朗读,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几个小时就能变成图文人声齐全的视频,短短几个月,刘颜锡制作的AI小说推文就有几百个,每个视频平均有数十万点击量,让他收益达到几万元。

但制作AI小说推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制作短视频时,开头要快速进入主题,要有冲突、悬念,一下子就能吸引观众。”刘颜锡表示,如果不会改写文案提炼小说的主要冲突吸引观众,视频播放量就会很低。

例如一部普通的穿越类玄幻小说,刘颜锡会迅速提炼文中重点,甚至用一些略显荒谬的简介在视频开头,例如“我穿越到了石器时代,用我所掌握的知识改变世界,让原始人类走向太空。”这就激发了观众的兴趣,让他们想继续观看,获得大量播放和数据。

此外,目前制作AI小说推文以网络小说为主,基本没有制作国内外名著、专业性较强的工具书等。

“制作AI小说推文主要还是以娱乐性为主,严肃文学、专业知识书籍很难用AI制作成视频。”刘颜锡说,这类书籍制作成AI视频也基本不会有观众,受众面的局限性让它们很少被AI视频制作者关注。

图书馆仍是深度阅读场所首选

尽管随着科技发展,阅读已经进入了“读屏时代”,但对于真正爱看书的人而言,纸质书籍才能触及灵魂深处。

在4月20日上午,市图书馆内有近百名青年选择沐浴“书香”,尽管基本没有人说话,但静谧的馆内却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氛围。

“纸质书籍不容易伤眼睛、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但是存在占空间、不便携带的问题。电子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具有便携、节省空间的优势,但是有损视力,而且对于自制力差的人来说,容易沉迷于手机,玩物丧志。”每个周末都会到图书馆坐上一下午的市民林志项表示,纸质书籍会让阅读更有感觉、更加深刻,特别是经典名著,使用纸质书籍更容易让读者投入阅读中去。

由于年龄的增长,今年已35岁的林志项要面对的不只是工作带来的压力,还要愁家中一对儿女的教育,这让他平时的阅读时间受到了挤占,每天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也让他感到身心俱疲。

“在图书馆看书能让浮躁疲惫的心得到休憩,就像出海的帆船回到了港湾。”林志项说,哪怕随手拿起的书籍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深度,但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也能深深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同时,带着孩子来到这样静谧的氛围,原本生性好动贪玩的孩子也会静下心来挑上一本绘本或名著,感受阅读的乐趣。

随着时代发展,书籍“电子化”“娱乐化”是大部分读者和作者都要面临的改变,但“短平快”的阅读大多流于表面,深入阅读纸质书籍,行走在一行行文字里,才能让阅读入脑入心。

不仅是林志项,不少青年都选择“逆流而上”,关掉手机屏幕来到图书馆或书店深入阅读书籍。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个百分点。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从调查成果来看,国民阅读率整体全面上升,虽然纸质图书阅读量没有明显增加,但它与电子书阅读未来都存有增长余地。

“在家看不进去书,手机一震就会想看是谁发消息,一旦回复了聊天就停不下去。”正在备考研究生的市民郑蕾叶说,不管是阅读名著还是备考研究生,在图书馆内阅读纸质书籍就会更加专注,也会让知识真正读进脑子里。

郑蕾叶认为,电子书籍尤其是网络小说所具备的娱乐性,让线上阅读成为“短平快”的娱乐休闲,但纸质书籍的厚重,手捧书籍一个字一个字映入眼帘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董宇辉带货《人民文学》,让好文字抵达更多读者
...乎网站“除了工具书和教材之外,为什么现在还会有人看纸质书?”的问题下,有这样几条高赞评论:有些人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纸质书上的东西容易被记住,而电子书上的则较难”;也
2024-01-31 15:12:00
听书比看书更有效率吗?
...所以相比于读书,更很容易走神(图/参考资料[2])‍‍纸质书VS电子书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听书和看书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看纸质书和电子书会有区别吗?哪个会让我们学到更多东西呢
2023-09-06 21:55:00
他们依然钟爱传统阅读
...子阅读浪潮的冲击下,依然有许多读者选择到图书馆借阅纸质书。海南日报记者近日走进省图书馆,与老中青和少儿读者们交流借书的那些故事。“纸质书更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我家距离省图书
2024-04-19 07:25:00
...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学习,而承载着淡淡墨香和沉静心境的纸质书本却成了少数人的“执念”。今年48岁的市民张先生从上学时就养成了睡前看书的习惯,他购买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当作枕边读物,
2023-07-13 01:26:00
...和阅读方式变迁有关。当前各种形式的电子阅读已经成为纸质阅读的重要替代和补充,比如起点中文等网络文学平台、微信读书等读书APP、各种听书软件,以及网上轻易就可以找到的各类电子书
2024-01-20 01:02:00
当短视频遇上读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的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数字阅读日益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
2024-05-20 06:30:00
大学生不爱看书了?
...绝,阅览室座无虚席。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来借阅纸质书的。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不少高校图书馆借阅量近年来逐年下滑,甚至不足几年前的三分之一。大学生真的不爱看书了吗?纸质书
2024-01-24 16:45:00
关于读书的五个问题,无人迟疑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纸质书粉丝、旧书爱好者、实体书店店主、“读书博主”……为什么还在热爱读书关于读书的五个问题,无人迟疑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亘古不变又常谈常新的话题。有
2024-04-24 14:16:00
数字时代,读书的N种方式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声阅读……数字时代,读书的N种方式市民在书店阅读。数字时代,不仅阅读的内容愈加丰富,阅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声阅读、视
2024-04-23 07:3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