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粒种子,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0 07:45:00 来源:南京日报

我市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成绩单”亮眼

一粒种子,激活乡村振兴“芯”动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张安琪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的发展关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近日,南京市现代种业工作推进会在农业科技大厦举行,会上亮出全市近年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成绩单”——江宁台创园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圃;艺莲苑成功选育系列荷花新品种,多次获国际和部省奖项;58家单位入选江苏特色优势种苗中心(企业),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从现代育苗技术到硬件设施配套,从品种筛选、示范到种苗繁育,从试验种植到基地生产主导品种的选择,一粒“小种子”,正为南京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芯”动能。

摸清种质“家底”,为农业储备种源“芯片”

走进江宁台创园蝴蝶兰种质资源圃,温湿度适宜的培养室和玻璃大棚里,成千上万株不同品种的蝴蝶兰正茁壮成长。“温度:20.1,湿度:77.6,光照:2.8……”一组数字在小型显示屏上不断滚动,表示园内智能农业系统正在有序运作。借助5G物联网技术,该种质资源圃可根据蝴蝶兰生产周期需求,自动监测、调节室内温湿度、光照强度,进行相应的数据管理。

“目前资源库收集保存种质资源近2000种,为新品种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台创园蝴蝶兰种质资源圃负责人介绍,资源圃持续开展兰花新品培育,目前已正式申报“宁创花镜1号”等新品种12个,今年待申报的优秀品种超过10个。

打好种业翻身仗,种质资源是基础。然而,随着南京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压缩了种质资源的原生环境,种质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为此,南京加快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中华绒螯蟹原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繁育场4家,省级山猪保种场1家,省级作物种质资源库2个;江宁台创园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圃。此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还在南京建有4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8个省级作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

2021年起,南京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境地方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现种质资源普查全覆盖,抢救性收集保护地方特色、珍稀、濒危种质资源。全市历时两年全面完成省级下达的农作物、水产、畜禽和蜂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任务,补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78个,录入11个畜种30个品种资源、2个蜂资源、83个水产品种。溧水区、浦口区初步完成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自主组织收集保护地方特色品种资源200余个。

咬食脆响的露头青萝卜、清凉爽口的胡椒薄荷,还有南京人最爱的“七头一脑”……位于江宁横溪的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搜集保护了南京本地特色品种种质资源,甚至包括马群冬瓜等近乎消失的蔬菜品种资源。

这项工作正是南京市开展的地方特色种质资源搜集保护工作的一项内容。记者了解到,这几年我市持续推进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南京矮脚黄、香莴苣、早黄李、龙池鲫鱼等地方特色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开展示范推广;铜鱼驯养技术基本成熟,并实现省内首次放流。

抓好平台建设,夯实种业创新“基本盘”

4月2日,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豆类育种实验室。房间一角,整齐排列的收纳箱里摞满了巴掌大的纸袋,袋子里面装的是黄澄澄的大豆,纸袋外写有它们的“父本”“母本”信息。

“这里总共有3000多袋大豆种子,都是刚从海南南繁带回来的。可别小瞧它们,未来它们的衍生品种及其后代材料,说不定就能被培育成既耐盐、又高油的大豆新品种。”省农科院豆类创新团队副研究员薛晨晨笑着说。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饲经济作物。但我国大豆消费大量依赖进口,大豆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最大的“卡脖子”问题。为此,省农科院自二十世纪90年代起就结合江苏实际,围绕“高产、耐盐、高油、高蛋白、抗病”等大豆育种方向持续开展育种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省农科院成功培育出“苏黄1号”“苏黄2号”等耐盐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去年“苏黄1号”在盐城试种推广后,表现不俗。薛晨晨介绍:“一般大豆遇到含盐量千分之二以上的盐碱地,产量就受影响减少了。‘苏黄1号’却能够在含盐量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达到亩产200公斤,高于全国大豆平均亩产值。”

豆类育种不过是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的种业“突围”的方向之一。这个由南京市政府、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大合作共建的实验室,集结了江苏省最强生物育种领域科研力量,计划打造全省第一、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以种业研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高地,协同打赢种业翻身仗。仅去年,该实验室就组织实施种业创新重点项目19项、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141项,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63个。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看来,“南京聚集了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育种水平高,政府也很重视。”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了育种人才、技术和产业加速集聚,除了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揭牌运行,长三角地区叶菜类蔬菜遗传育种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宁渔种业研究院、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等育种创新平台也相继落户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结合已建设的1个国家区试站和5个区级综合测试基地,在全市布局一批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形成“1+5+N”农作物新品种测试评价和展示推广体系,每年测试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20个,建设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15个,为农户科学选种用种提供指导,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壮大经营主体,品种选育成果不断出新

今年春耕时节,位于高淳区的江苏华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前来选购“金农1号”蟹苗的农户络绎不绝。

“‘金农1号’生命力旺盛、偏好食饲料、无携带病毒、生长性能强,是公司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去年刚拿到国家农业部门颁发的新品种证书。”华海种业总经理邹军介绍,预计今年生产1.5万公斤“金农1号”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覆盖成蟹养殖面积将达到20万亩左右。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动物。目前,池塘养殖是大闸蟹的主要养殖方式,但人工配合饲料的贡献率不足30%,业内专家早在20年前就呼吁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

为了从种质源头上解决大闸蟹配合饲料适应性难题,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江苏海普瑞饲料有限公司、江苏华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时间,培育出了更适应全人工配合饲料的大闸蟹新品种——“金农1号”。

华海种业运营总监赵怀良介绍,与投喂幼杂鱼对比,“金农1号”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对成蟹规格、肥满度和繁殖力没有影响,成蟹具有味鲜无腥、脂香味浓、口味回甘、膏黄丰满、不易退膏的优点,“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中华绒螯蟹与其他品种相比,17月龄的‘金农1号’体重增加12.41%。”

促进种业振兴,企业是重要的主体。近年来,我市以政策扶持和服务指导为抓手,推进种业企业发展,涌现出大华种业、明天种业、中江种业等一批知名企业。目前全市拥有持证种业企业78家、种子经营门店386家,其中国家种业阵型企业4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3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年销售额居全国前30位;3家企业被认定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58家单位入选江苏特色优势种苗中心(企业),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种业主体的加速壮大,促进品种选育成果不断出新。统计显示,2021—2023年,我市种业企业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登记和获得新品种权158项。新创公司参与选育的高品质青梗菜“新海青375”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近10万亩次;东晨鸽业选育的“东晨1号”蛋鸽配套系进入中试阶段;艺莲苑成功选育系列荷花新品种,多次获国际和部省奖项。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责任重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种业工作将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根本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快提升种业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种源自主可控;加快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着力做强现代种业产业;加快提升供种保障能力,着力筑牢现代农业根基;加快提升依法治理能力,着力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努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奋力谱写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力发展种业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本文转自:陇东报庆城县聚力发展种业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本报讯 (庆阳融媒记者李云 通讯员张乾中)自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庆城县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始终把良种
2024-01-21 00:01:00
河北肥乡: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央企三级子公司吉林乾建成功落户,新增签约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95.5亿元;180个村“两室”全部完成新建、整修任务,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
2024-01-24 18:27: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吴永生4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濉溪县百善镇道口村的柳丰种业试验田,只见绿油油的冬小麦长势喜人。试验田属于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
2024-04-24 03:18:00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一粒种子”到“一桌美食”!
...食”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让玉米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鸿翔种业:用“匠心”守护种子“芯片”“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在鸿翔种业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
2025-07-18 22:30:00
永州镇:做强现代种业 激活乡村振兴“芯”动力
...民增收致富的“金”产业,不断做强现代种业,激活乡村振兴“芯”动力,累计种植玉米制种5238亩,是马山县完成玉米制种最好的一个乡镇。抓党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100余名
2023-05-23 09:26:00
一颗种子铺就乡村振兴路
...三角陶庄智种产业示范园,为陶庄镇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种业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小镇出“海味”科技赋能,破解种业“基因密码”一尾虾苗折射出陶庄育种人对“渔业芯片”的坚守。走
2023-12-14 06:59:00
从“土鸡”到“金凤凰”,孙枝鸡全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鲁网6月20日讯当孙枝鸡的鸣叫穿透孟庄镇的晨雾,一场关于特色产业振兴的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今年以来,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2025-06-20 16:33:00
培育农业“芯”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培育农业“芯”动能——安徽合肥市政协持续助推种业之都建设李小松 胡美雯《&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4-09 00:38:00
万里援疆路  浓浓盐察情
...得更多突破和进展。这些努力不仅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察布查尔县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参与到种业振兴行动中来,通过种
2024-04-26 05: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苏南京:昨晚,第二现场“超甜”
展赛融合,糖酒会、“苏超”推出众多“联名款”昨晚,第二现场“超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南京!加油
2025-09-21 10:26:00
“道德的力量”巡演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9月20日,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2025-09-21 10:58: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