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夷陵之战蜀汉不败的话,最后是否能统一三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8 19: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君主,早年以卖鞋织鞋为生,喜欢结交豪侠,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安喜尉。后相继投奔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雄主,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地盘,前半生可为是颠沛流离,三顾茅庐后刘备不但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夺取了巴蜀地区,最后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政权,事业蒸蒸日上,可没过多久关羽在北伐路上遭遇到了自己的“滑铁卢”,兵败而亡。

这让刘备的蜀汉政权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关羽攻襄阳,樊城斩庞德擒于禁,威震中原,惊喜胜利对蜀汉来说来得太快,但正如道家所言锋芒毕露盛久必衰,只短短3个多月关羽就从天堂跌入到低谷,根本没给刘备蜀汉反应的时间,刘备在得知关羽被杀后那种国仇家恨,给了谁都不能容忍,决定举兵攻吴,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曹操到之后的魏文帝曹丕看到敌人内部同盟瓦解,非常高兴,并多方寻找机会,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

蜀汉大臣都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尤其是赵云力劝刘备,不要对吴发动战争,指出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而不是孙权,当前应利用曹丕篡汉的机会,出兵进取曹魏的关中,控制黄河,渭水的上游,完成匡复汉室的大业,如果灭掉了曹魏,东吴孙权不攻自破,可刘备没有听取,结果“夷陵之战”惨败而回,导致消耗了国力……

诸葛亮的《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淤秦川”。刘备对诸葛亮制定的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刘备也在执行这一战略,可以说《隆中对》是非常厉害的,看关羽的北伐已经把曹操主力都吸引过淮水一线来,如果这个时候刘备从汉中出兵那曹操是否会更应接不暇呢?

刘备当时正巩固汉中于巴蜀,关羽偏这个时候北伐,由于两人没有协调好选择最佳时机的情况下用兵,所以失败是必然的,《隆中对》的精髓在于两军成钳形攻势向曹魏进军,以协同作战的模式向北推进,汉中和荆州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据守,如曹魏向汉中出兵,蜀汉荆州兵可攻襄阳以策应减轻汉中军事压力,相反如曹魏攻荆州,可从汉中出兵攻关中陇右,以解荆州之危,汉中和荆州可遥相呼应,互为犄角,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曹魏折腾的元气大伤,可以说这计划非常完美,但有个致命问题,刘备诸葛亮太过于理想化,川蜀离荆州有千里之遥,怎么配合很难,另外一个就是东吴孙权。

其实两国的矛盾也是因荆州的归属问题,曾一度兵戎相见,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湘水之盟),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拥有南郡、武陵、零陵,刘备以为蜀吴矛盾就此结束,可是没想到孙权会武力夺荆州,当然我们不知孙权是怎么想的,必定我们是站在现代角度去分析历史,我想刘备和孙权定盟,刘备也许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曹魏在当时也占了关陇和汉中地区,对蜀汉是非常不利的,刘备为了安抚孙权不得不这样做,否则谁会把吞下的食物再吐出来呢?孙权当然看得明白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测,关羽丟失荆州诸葛亮《隆中对》,就已无发实现,再加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国运就已经开始走下坡……

荆州的丢失标志着《隆中对》彻底失败,诸葛亮只好选用了《三国志·法正庞统传》“战略;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塞,为持久之计也”,秦国包括刘邦都没有得荆州,都是选择这个方略最终统一天下,所以诸葛亮也用了这个(法正)方案以汉中出兵,夺取曹魏的经济中心关陇,在全据关陇后在潼关等地部署兵力,然后全力向东推进逐渐蚕食,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这时的曹魏已经在关陇地区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军事体系,反魏势力基本已清除,根基很稳定,诸葛亮结交东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孙全能配合诸葛亮的北伐,作为盟友孙权任务是吸引曹魏淮水一线的兵力,只要孙权能阻挡张辽,李典等人合肥军,就能给诸葛亮大军北伐减轻压力,这个战略《隆中对》就是对孙权期望太高了,平心而论孙权在伐魏前期表现非常好,但之后曹魏名将邓艾在淮南一线屯田兴修水利后,淮南军力大增,孙权知道占不了便宜,所以停止了北伐,诸葛亮只能唱独角戏了。

假如,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而是安抚孙权后(孙权也派人和刘备讲和),再北上夺曹魏的关陇地区,再据守以巩固关陇,再东挺长安和潼关,我个人想成功的机率是很大的1.夷陵之战前刘备的势力是很大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如有张飞;赵云、马超兄弟、魏延、黄忠、句扶、辅臣、傅肜、陈到、赵融、刘邕、孔方、李氏三龙、王嗣、常播、卫继、黄权、廖化、吴班、陈式、沙摩柯、张南、冯习、马良、习祯、姚伷、杨戏等;2.曹魏大将夏候渊战马超,韩遂、灭宋建,消灭了很多大小军阀势力横扫关右,但必定征服没多久根基人心不稳,刘备这个时候北伐时机难得。

但我怕的是,如果刘备真的成功顺利的拿下关陇,在那种敌我不明的情形下,孙权还会和刘备结盟吗?这个时候刘备丟了荆州,而夺下了关陇地区,作为孙权他还会力挺蜀汉吗?会不会和曹魏联合起来伐蜀呢?这个完全可能,如果是你要是刘备,是先灭曹魏,还是东吴,这是最难抉择的事,大家都知道蜀汉大臣都是希望刘备去伐魏的,但魏国综合国力确实强,很难一口吃掉他,但这个时候刘备已有了关陇地区,可今非昔比,巩固几年后再和孙权算账,夺回荆州有赢得可能吗?

《三国演义》对江汉地区做过类似的论述:“与巴蜀相连,则据守三峡,足可困死巴蜀;又凭借长江,汉水之险,堪于北方对峙”,这段话说的很明白了,刘备一怒之下伐吴,不一定是意气用事,只不过失败了,刘备伐吴时机不对,如夺下关陇后再向孙权讨要荆州(谈判议和)换句话就算没有荆州,刘备却得了关陇,可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备没有学曹操,而是在大怒下选择用兵,把自己一生的事业毁于一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刘备的政权是如何发展的?
...亡是尽早的事,这就是失荆州的后果。三国鼎立图二、败夷陵刘备一生最大的败仗就是夷陵之战,他的一世英名就毁在了夷陵,战前赵云劝刘备不要发动战争,说最大的敌人是曹魏,但刘备盛怒之下
2023-08-23 14:53:00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统一天下的绝佳良机。只可惜曹操寿命已到,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就已经去世了。刘备之所以敢发动夷陵之战攻打孙权,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刘备认为曹丕没这个能力统一天下。在刘备发动夷陵
2024-07-15 19:01:00
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让蜀汉陷入万劫不复
夷陵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守转攻的著名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那么夷陵之战为何能够列入三国三大战役,它对蜀汉的影响是什么?战役始末公元219年,东吴偷袭荆州,
2023-05-06 18:22:00
如果庞统没有早逝,刘备能不能一统三国
...统一三国,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荆州的陷落,二是夷陵之战的失败!刘备虽然出身不行,比不过曹操和孙权,但是刘备的心性远超另外两位,无论刘备遭受多大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放弃匡扶汉
2023-06-25 20:49:00
“猇亭之战”为何称“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要改地名?
...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作为蜀吴之间的猇
2023-02-20 19:16:00
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关羽刘备还是孔明?
...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是刘备,因为他在关羽败亡之后发动了夷陵之战,导致蜀汉再一次经历了灭顶之灾,数万身经百战的老兵和将领战死沙场,导致蜀汉有生力量遭到严重打击,让整个政权面临生死存
2023-07-07 10:57:00
...:如果这三位能人有一位留下,是不是就能确保荆州不丢夷陵不败?如果荆州不失夷陵不败,三国历史是不是就要改写了?刘备的“大汉皇叔”是演义小说封的,如果刘备真想当皇叔,那得等一两百
2024-06-01 09:29:00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仅仅是为兄弟报仇那么简单吗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和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以及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一样,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在战争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包括诸葛亮,也不赞成刘备发动这场战役。而且很多人评
2023-04-25 16:32:00
襄樊之战是不是造成三国鼎立的原因
...在于统一天下,统一天下必须要有荆州。可惜曹丕未能在夷陵之战中抓住时机,要知道这可是曹魏统一天下最好的时机之一。但是,三国鼎立却要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正因为周瑜、刘备等人在赤壁
2024-07-15 18: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