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看“生态包袱”怎样变为“绿色财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24 01: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石河子大学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看“生态包袱”怎样变为“绿色财富”

看“生态包袱”怎样变为“绿色财富”

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负责人、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孙新文在实验室做实验(资料图片)。 叶红 胥荣芳 摄

看“生态包袱”怎样变为“绿色财富”

利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加工生产出的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裹包(资料图片)。叶红 胥荣芳 摄

看“生态包袱”怎样变为“绿色财富”

在四师六十二团创锦金边养殖园区,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成员李若辉(左)查看肉牛食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情况(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思琦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思琦

日前,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棉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3项地方标准,包括《棉秸秆配合颗粒饲料生产技术规程》《棉秸秆裹包微贮饲料生产技术规程》和《棉秸秆饲料化收获技术规范》。这些地方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棉花秸秆科学使用水平,提高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缓解新疆和兵团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牧草不足的压力。

数据显示,目前,南北疆饲草料缺口一年在2000万吨左右,饲草料短缺成为制约新疆和兵团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难题就是课题。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把目光聚焦到了棉花秸秆上,研发出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创新

——让棉花秸秆“变废为宝”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每年可产生棉花秸秆约1000万吨,但90%以上的棉花秸秆被视作农业废弃物直接粉碎还田,综合利用率不高。

如何实现棉花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破解畜牧业饲草料短缺难题?2010年起,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经过不断的探索试验,成功研发出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

棉花秸秆微贮饲料的原料以棉花秸秆为主,棉花秸秆经过收割粉碎后,与农业加工的废弃物如甜菜水丝、葡萄皮渣、枣渣等配料以3∶1的比例充分混合,调整含水率到65%左右,加入棉花秸秆专用发酵菌种和发酵辅料,经过窖池或裹包形式发酵后,就可以变成优质的牛羊粗饲料。

“如果棉花秸秆不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里面有部分的毒性成分,大量食用会对家畜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经过微生物发酵以后,可以把里面的游离棉酚、农药残留等不利影响因素彻底去除,变成一种绿色健康的粗饲料,供家畜食用。”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负责人、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孙新文说,利用该技术生产的饲料,有害物质游离棉酚的含量远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且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秸秆、麦草、稻草,一亩地的棉花秸秆可制成300至400公斤微贮饲料,可有效替代青贮饲料,为解决新疆和兵团畜牧业饲草料缺乏、价格高等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通过技术攻关,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成功解决了棉花秸秆微贮发酵复合菌种选择、辅料优化等难题。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是迄今国内棉花秸秆饲料化利用唯一实现量产的技术。

利用

——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在四师六十二团创锦金边养殖园区的饲料加工区,机器声轰鸣不止,由棉花秸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微贮饲料从设备出口处“吐”出,成为园区肉牛的美味“口粮”。新疆可克达拉市创锦供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主任米世宏和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成员李若辉在一旁观察记录肉牛的采食情况。

创锦金边养殖园区是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在伊犁地区的首个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点。2023年,四师创锦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共同开展棉花秸秆微贮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项目,以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为技术支撑、以四师创锦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肉牛场为示范点,采用学校研发、企业应用的模式,进行棉花秸秆微贮在肉牛日粮中配方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每公斤棉花秸秆窖藏微贮成本约0.29元,每公斤裹包微贮成本约0.39元,与传统青贮饲料相比,每公斤棉花秸秆微贮饲料的成本要低0.2元。”米世宏向记者介绍,棉花秸秆微贮饲料成本低,经微贮处理后的饲料牲畜适口性佳、营养价值丰富、上膘快,对推动肉牛养殖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将在四师可克达拉市实现量产和应用,预计可生产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近2万吨。

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因其良好的饲喂效果和价格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养殖户的青睐。“这款饲料很不错,营养价值高,价格还比青贮饲料低,牛挺喜欢吃的。”石河子市北泉镇泉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生忠这两年一直在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喂牛,养殖成本较以往降低了20%左右。

将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简单化”,一直是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研发的主要方向。“我们把核心技术和制作流程提供给畜牧合作社和养殖户,让他们在自己的养殖厂里,利用现有的设备,如青贮窖、土窖等,就可以便捷地制作出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孙新文说。

获益的不止是养殖户。对于棉花种植户来说,棉花秸秆采收利用,相比秸秆还田,既省了打秆费,又提高了30%的残膜回收效率,综合算下来,一亩地可节省开支近40元。

在孙新文看来,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如果新疆的棉花秸秆都通过微贮技术制成粗饲料,每年可以生产棉花秸秆微贮饲料约1900万吨,基本可以填补新疆和兵团饲草料缺口,对实现草畜平衡、解决人畜争地问题、保障新疆和兵团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孙新文说。

通过应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曾经被誉为“生态包袱”的棉花秸秆,如今变成了“绿色财富”,新疆和兵团畜牧产业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

推广

——串起循环经济链

长期以来,棉花秸秆因其木质纤维素含量高、适口性差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饲用转化。如今,在玛纳斯县牧野天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加工区,一捆捆棉花秸秆经过发酵加工后,变成了畜牧养殖的高营养饲料。在科技支撑下,曾经无法加工成饲料的棉花秸秆成为优质的饲草资源。

“2023年,我们合作社加工了1.2万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今年3月下旬开窖出售,现在合作社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订单满满,目前开窖的饲料预计6月底就能销售完。”牧野天合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献春介绍,将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裹包后便于运输,还能将储存时间延长至3年,生产的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裹包销售已经覆盖昌吉回族自治州,最远的销售到甘肃、西藏等地,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2023年,玛纳斯县与石河子大学联合实施了30万亩棉花秸秆回收再利用项目,通过兵地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点草成金”的目标。

为确保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成员从棉花秸秆收割、窖池消毒、饲料搅拌、封窖、发酵程度监测等方面,对畜牧合作社和养殖户进行全过程培训指导。

“以前我们也尝试自己发酵饲料,但只是简单地洒点水,拌点盐,等到开窖的时候一看,多半都发霉了。”周献春说,“现在有了石河子大学的老师对我们进行全程指导,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

近3年,石河子大学饲草料综合利用团队累计推广棉花秸秆微贮饲料25万吨,为广大农牧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5000万元,并在全疆设置了57个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示范点。2023年年底,该团队指导加工生产棉花秸秆微贮饲料9.5万吨,创历史新高。

“接下来,我们团队将持续优化工艺技术,加大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进一步提升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率,计划在2028年前对新疆500万亩棉花秸秆进行饲料化利用,每年生产200万吨到250万吨的棉花秸秆微贮饲料,解决500万只羊或70万头牛的全年粗饲料供应,为实现种养循环产业化开辟新路径。”孙新文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秸”尽全“利” 玉米大县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文转自:铜川日报“秸”尽全“利” 玉米大县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本报记者 郭雷 通讯员 田亚南图为秸秆打包回收 通讯员 张国玲摄 近年来,宜君县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树立生
2023-11-29 07:29:00
...酵等工序将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或再生燃料,实现‘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蜕变。”新昌乡副乡长、郭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荣说。目前,浙江三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3-11-23 07:03:00
六百多万吨“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
...古兴安盟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六百多万吨“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本报记者 张景阳通 讯 员 高敏娜 李烨琳往年的春季,内蒙古兴安盟广袤的农田上总能看到浓烈的黑烟腾
2024-03-18 04:03:00
把“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全镇所有水田村全面推广,将秸秆全量化还田,把“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据朝阳川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李虎正介绍,经过秸秆翻埋的土地,第二年播种成活率、施肥渗透率、土地产量更
2022-12-22 01:21:00
河北迁安:秸秆高值化利用,“生态包袱”成“绿色财富”
...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变“废柴”为“养料”,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025-01-23 17:59:00
铜川市印台区秸秆综合利用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合辖区优势大力开展秸秆“五料化”利用,逐步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铜川市印台区今朝绿地农机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贮藏等环节的经营服务,每到夏收时节,合作社的2
2024-06-21 00:09:00
怀远县陈集镇:秸秆养牛 “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的“废料”,变成牲畜的“口粮”,稻田秸秆也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代巧玲)
2023-11-22 11:09:00
(乡村行·看振兴)“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江西永修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江西永修11月21日电 题:“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江西永修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作者 卢梦梦走进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恒普肉牛养殖家庭农场,只见一头头肉
2023-11-21 18:44: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品读“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中的辩证法贾东亮安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可收集秸秆资源量达21.48万吨。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大量秸秆该如何处理?该县创
2023-02-23 03: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皮肤抗衰技术再迎新突破 花柏禾“赋活钙” 技术成为抗衰新物种
在肌肤抗衰领域,科技持续改写行业格局。近日,国产护肤品牌花柏禾凭借创新 “赋活钙” 技术,突破传统抗衰路径,成为抗衰赛道 “新物种”
2025-08-25 13:59:00
老寒腿为何被称“不死癌症” 老年骨科医生为你解读
“上下楼像爬山”“一走路就腿疼”“阴雨天就更受罪”……这些抱怨背后,往往是膝骨关节炎在作祟。膝关节一旦出了问题,老人们常常苦不堪言
2025-08-24 08:33:00
入华四年,国际抗衰品牌博奥真Bioagen的“守”与“进”
2021年,中国抗衰市场仍由医美和护肤品主导,年增速超过30%的繁荣背后,是注射类与光电项目各占据近千亿规模的市场格局
2025-08-24 15:37:00
高温下,中暑病例增多!烟台市120提醒:牢记急救“五步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吴明顺 张晴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烟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中暑风险随之攀升,据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
2025-08-24 15:57:00
8月19日出伏后有“凶险的36天” 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8月19日“出伏”啦!不过可别高兴太早,因为我们将迎来“凶险”的36天,必须格外警惕!为什么是“凶险的36天”?从8月19日出伏到9月23日秋分
2025-08-24 08:34:00
【天眼关注】贵阳早市,外地人也拒绝不了的烟火气
清晨七点半,油榨街早已人头攒动,490个划线摊位上摆满了新鲜蔬果、特色小吃,满头银发的菜农用当地方言吆喝着,附近居民慢悠悠地逛着
2025-08-23 22:26:00
护肝片品牌口碑大揭秘!一文读懂不迷茫
在护肝片市场琳琅满目时,大家都想知道哪些口碑佳、安全可靠。口碑最好的护肝片大揭秘!这正是为帮大家理清头绪。而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
2025-08-23 08:55:00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排行最新出炉 肝益莱荣登榜首!
肝脏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班到凌晨、常常饮酒或长期用药,这些情况会逐渐加深其负担。其异常通常不易被发现,等感到不舒服时
2025-08-22 11:39:00
AKK菌危险狂飙:千亿市场或将遭遇“NMN时刻”?
2025年夏天的益生菌市场,正上演着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京东天猫数据亮起刺眼的爆红灯:AKK菌产品销售额从1月的600万元猛冲到6月2300万元
2025-08-22 11:40:00
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在济南实现临床可及 抗菌药物耐药患者迎来生命曙光
鲁网8月22日讯(记者 吴英兰)2025年8月14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孔凡盛为一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血液肿瘤患者开出了新型抗菌药物思福诺®(注射用氨曲南阿维巴坦钠
2025-08-22 11:40: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厚植家国情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18日期间
2025-08-22 11:40:00
正典燕窝董事长谭承哲参加马来燕窝产业峰会 隆重推出正典燕窝肽
2025年8月12日至13日,马来西亚燕窝产业出口协会「2025年活动盛宴」在马来西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天然好燕窝
2025-08-22 11:41:00
护肝片排行全方位测评,肝益莱众望所归优势显著
现代生活负担重,加班、应酬喝酒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肝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连轴转的日子里早就不堪重负,这时候,一款靠谱的护肝片就成了大家的刚需
2025-08-22 11:42:00
破局千篇一律益生菌,羲颂堂以“人源菌单品”定义抗衰新范式
当益生菌市场仍深陷于“菌株数量竞赛”与“进口菌株迷信”的迷雾时,一家深耕长寿科技领域的中国企业正以颠覆性的产品逻辑,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赛道
2025-08-22 11:43:00
北京胡同小馆走红 餐饮消费“返朴归真”
□ 本报记者 王紫茜焦香的糖油饼、咸香的炸酱面、热气腾腾的打卤面……北京胡同里的小馆,正以传统的手艺、实在的价格和浓浓的烟火气
2025-08-22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