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农技专家服务团队实地指导马铃薯栽培技术。
本报讯(罗瑜羚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寒梅文/图)2023年,宁南县围绕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统筹协调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稳就业的重要民生工作抓牢抓实,强化技能培训、产业导向、调动产业挖掘人才自主性,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作用,多措并举推动农业技能人才优势助力“幸福宁南”高质量发展。
政策服务方面,制定《加快特色优势产业人才聚集若干措施》《关于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集聚地的实施方案》等6个政策,打造更适合“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技能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专业人才的职称评价制度,有力推动专业人才向乡村聚集。
全面建立“4个对口”服务机制,即1名县领导对口联系1名驻村农业技术专家人才、县人才办“人才服务专员”对口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用人单位“人才助理”对口落实后勤保障及帮办服务,乡镇“人才工作者”对口保障驻村办公场地及午休区服务,全方位解决农业技术专家人才实际困难,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地下沉一线,积极主动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需求和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通过主动申请、组织推荐、专家人才库筛查等方式,择优选派70余名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家人才组建18支队伍入驻“驻村共享专家工作站”,开展农林牧技术指导、新型农业知识宣传、惠农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按实际需要、产业发展趋势、群众诉求,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目前,统计入库培育年满16周岁的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等高素质农民121人,选派农业经理人11人到省、州参加调训。
精准助农方面,推行“帮带”培养机制,采用“1+1”“1+N”服务运作模式即“专家人才”对“龙头企业”“农推站”“农民”,按需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一帮一服务龙头企业、农推站创收,一带一提供农民就业岗位。目前,已按需派驻专家26人次,惠及群众390人次、已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共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家、家庭农场3009家,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创收59214.65万元。在移民安置点、蚕桑大村等18个重点区域创新建立“驻村共享专家工作站”,按需派驻专家226人次,惠及群众3.2万人次。
蓄力“内推力”方面,升级运行“宁南——西南大学蚕桑产业发展创新联盟”等6个平台,柔性引进163名专家教授到宁南培训指导产业发展,聚集36名专家(团队)为特色优势产业指导实践提档升级。实施“百行人才大提能”“万名人才兴百村”“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三大工程,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依托乡村振兴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专业合作社骨干、大型农场主、农技员、新型职业农民等高素质乡村人才培训100余场、4000余人次,为“农业乡土人才”成长和新型农村发展,充足电,蓄好力,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5258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