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丹 阳
探索劳动教育新样态 赋能实践活动新内涵
本报讯(袁军辉 吴智辉)为了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教学新途径,日前,江苏省基地劳动教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在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举行。
与会人员参观了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现场观摩了基地教师进行的教学展示、说课、专家点评和经验分享。与会人员对丹阳本着基地学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劳动教育做法给予充分认可,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新样态,将劳动贯穿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切实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
形成“三主一联”劳动教育模式。近年来,丹阳市以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为主阵地,把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超前谋划、率先行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教育局主导、实践基地主抓、各学校为主体、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联动的“三主一联”劳动教育模式,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进行多学科、跨学科渗透,学科知识融入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不断推向纵深,提升实践活动新内涵。
搭建“1+N”劳动教育平台。“1”代表位于丹阳市陵口镇的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N”代表全市学校,“1+N”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着力基地课程、师资、场所等资源支点,拓展劳动实践项目,重点开展除草、种植、收割等体力劳动项目。完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部硬件设施,做好棚内农业文化氛围的布置,提升现代化农业大棚的开发和利用,推进现代化农业大棚和“1+N”劳动平台的联动整合,为全市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平台和服务。
完善“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全市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劳动+课程”途径,依托独特的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自主开发了“科技之光”“人文之蕴”“社会之彩”“生命之华”四大活动课程;通过“劳动+研学”途径,依托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地板制造、汽配生产、钻头打磨、眼镜配制等相关企业联动,开展眼镜制作、奶牛饲养、农果采摘、花卉种植等校外活动,形成涵盖内务整理、家政烹饪、 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手工制作、职业体验等方面的劳动教育内容,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全面开花、蓬勃开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