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应以现有技术水平作为判断标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3 02: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王若冰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过错的认定——

应以现有技术水平作为判断标准

应以现有技术水平作为判断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若冰在《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5期上发表题为《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中服务提供者过错的认定——以“现有技术水平”为标准》的文章中指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亿万的庞大数据为参数,具有更出色的生成能力,其用途极为广泛,且具有难以估量的应用价值。但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能产生大量的虚假信息,还可能构成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害,并由此引发侵权的法律风险。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出发,应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致害的侵权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过错的认定,应当以现有技术水平作为判断标准。

所谓以“现有技术水平”认定服务提供者过错的标准,一方面,应当以其作为认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对损害的发生是否具有过错。过错的判断就是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按照损害发生时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知和预防相应损害的发生,但服务提供者没有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避免损害的发生时,则应当认定其存在过错。另一方面,在损害扩大的情形,认定服务提供者是否具有过错,如果按照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无法避免相关损害事故的扩大,则其可以主张因不具有过错而不构成侵权责任,自然也就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在实践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过错的认定也涉及模型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适当等特殊的技术问题,这也需要结合当前的运算科学能力和操作技术水平来进行判断。具体来说,需要从时间维度、行业维度和地域维度三个层面判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的过错。

在按照现有技术标准认定服务提供者的过错时,应当考虑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在输入信息的真实性、输出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服务提供者违反个人信息安全保证义务等方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否尽到了采取了必要措施的义务,是否尽到了预防和防范的义务,从而认定其是否具有过错。同时,考虑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的特殊性,应当对服务提供者变通适用通知规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信息茧房、算法霸权等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何更好监管人工智能算法,监管手段和能力如何相应提升,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现状与问题(一)已出台的算法管理
2024-02-27 01:04:00
对话|申晓雨:国内在ChatGPT等AI治理上以“软法”为主,后续强制规范可能增加
...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从2017年起就颁布了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2023-02-23 15:00:00
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全流程安全管理打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核心阅读伴随标识管理与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机制逐步实现有机衔接,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合规有望成为相
2025-03-21 03:16:00
...注的未成年人游戏退费问题,该标准明确: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过错方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
2024-05-31 14:14: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苏香菊刘伟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引发的事故日益增多。在事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但无法确定责任主体时,人工智能保险能够兼顾受害人救济和智能技
2024-06-25 03:37:00
...自:人民法院报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和普遍应用的今天,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不少挑战。司法审判不仅面临不易理解的技术发展,还要将存在一定滞后性的
2024-01-04 06:06:00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
2025-03-14 18:17:00
...体现了法律精神。如“征求意见稿”指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过错方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
2024-05-30 07:19:00
特斯联机器人:园区是机器人无法逾越的大山吗
...产收益率对比 来源:《2022中国产业园区年度报告》基于人工智能、5G技术和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时期,传统园区加速向“智慧园区”转型,园区经济形态步
2023-07-24 17: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