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微醺方知韵味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6 06: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微醺方知韵味长

——探寻非遗武宣客家黄酒酿制技艺

□ 特约摄影记者 陈冬梅 文/图

微醺方知韵味长

刘达方向刘天书传授闻酒辨酒技巧。

微醺方知韵味长

酿酒师傅淋水闷粮。

微醺方知韵味长

利用石磨榨酒。

微醺方知韵味长

煎酒杀菌。

微醺方知韵味长

用黄泥封坛保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一首诗,几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冬饮黄酒”的温暖图画。眼下已是深冬,黄酒进入冬酿忙碌时节。

1月20日迎来大寒节气,笔者来到武宣县东乡镇金岗村,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巷道开进绿树浓荫、鹅卵石墙的农家院落。车门打开,一股浓郁的黄酒香味扑鼻而来,让人闻之欲醉。正在忙碌的酿酒师傅刘天书说,这种味道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老酒”香味。

非遗技艺源远流长

“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是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在大院右边的酿造车间里,笔者看到了酿酒的第一道工序——蒸米。在一个近1米高的柴火灶边,一口宽约1.2米的大铁锅上罩着一个大木桶,灶膛里红色火苗正热情地舔着锅底。酿酒师傅刘天紫揭开木桶上的盖子,淋水闷粮,一股白蒙蒙的蒸汽升腾而起。

武宣县客家黄酒分布在金岗村一带酿制,其历史可追溯近千年。相传,东乡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金榜屯、李树岗村(屯)、波斗屯很久以前就有家酿酒业,年节有以酒待客的传统习俗。波豆屯有兄弟进士谢洪、谢泽,高中进士后,家人拿出家酿陈酒宴请宾客,打开酒坛即香气扑鼻,色浓味醇,入口圆润、饱满,微带甜味,众人齐声称赞:“好酒、好酒!”

后来,金岗村的家酿酒历经几百年传承,至1841年,东乡客家刘氏祖于道光辛丑年(1841年)从广东梅州迁到李树岗屯,世代深受客家文化熏陶,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谨遵家训,客家黄酒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物之一。后世人刘德琼与杭州黄氏黄彩照联姻,使两广客家黄酒文化与浙派黄酒文化交融,1938年共同传承并创新客家黄酒文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氏家族创办金岗酒厂,投入大集体生产,由刘德琼之子刘达方(刘天书的父亲)负责技术传承与生产运营,从此开始了武宣乐乡客家黄酒新的里程碑。

1996年至2007年,刘达方将酿酒技艺传授于家族成员刘天恩、刘天紫、刘天令、刘天书,此后不断开发出各类风味的客家黄酒。2023年10月,武宣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入选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七旬酒司闻香辨酒

说起酿酒,73岁的刘达方也有一连串故事。以前物质匮乏,吃不饱饭,也没有粮食酿酒,但当地群众种植有不少木薯,东乡盛产龙眼、枇杷等水果,附近的双髻山生长着中药材金刚藤头。于是,木薯、枇杷、龙眼和金刚藤成了酿酒的原料。自刘达方记事起,全家人都会酿酒,他从小就传承老一辈人的酿酒技艺,闻着浓厚的酒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渐掌握整套酿造工艺流程。

“最初酿的都是杂粮酒。”聊起酿酒生涯,刘达方只记得自己初中毕业就开始进入村里的集体酿酒专业合作社金岗酒厂。当时,李树岗村有4个生产队,劳力800—1000人,每个生产队出2个劳力从事酿酒工,每天记的工分和其他农工一样。“米酒由东乡供销社专门请人酿造,群众不能酿,也没有粮食来酿。”刘达方介绍,生产队平均一年酿杂粮酒3至5万斤,全部由群众肩挑到东乡给供销社统一销售。东乡供销社仓库大院有四五十个800~1000斤的大酒缸专门用来装酒。村里有女性坐月子,要到生产大队开证明,才能到供销社买2斤米酒滋补,杂粮酒则供群众年节待客饮用。

据《武宣县志》(1995年版)记载:民国年间,酒类主要由杂货店综合经营,也有肩挑小贩下村叫卖。1952年,酒类由烟酒专卖公司专营,1959年至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酿酒原料粮短缺,县副食品加工厂改产木薯酒、野生淀粉酒、糖泡酒共800余吨供应市场,年销量为270吨。1964年,粮食生产逐渐恢复发展,市场酒类逐渐增多。1972年,国营公司销售酒1047吨,1975年比1972年增销54.82%。1984年后,农民生活有很大改善,酒销量增大,农村逐渐恢复了一些酿酒专业户,自产自销,国营公司米酒销量较前减少,1987年仅为1980年的54.65%。

据刘达方介绍,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和酒厂的另外7名师傅承包酒厂,经营了3年,后来各自或分散合作成立酒厂,他注册成立了河马酒厂。1984年,李树岗村约有6家酒厂。

自主经营后,刘达方和老伴每天半夜1点便起床挑水、淘米、蒸饭、酿酒,天亮就要用单车驮到街上去卖,有时还要翻过双髻山到桂平的紫荆镇售卖,价钱最低的时候每斤批发0.18元、零售0.42元,每天要卖完100多斤酒,否则无法完成一个月2000多元的定税任务。

“水、粮、曲是酿好酒的关键,酒发酵得好不好,闻一闻就知道了。”刘达方一生从事酿酒事业,他却不嗜酒不喝酒,辨别酒发酵的好与坏,他只需走进酒房闻一闻。水是酒的灵魂源泉,水的质量直接影响酒的口感和品质;粮食是酿酒的基础原料,优质的粮食是酿酒成功的基石;曲是酒的灵魂,曲的种类和配比决定了酒的风味和口感,不同的酿酒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曲种。因此,除辛苦酿酒和做好销售外,他还要抽出时间到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采购优质的酒曲。

青年工匠陶醉其中

“客家黄酒主要以东乡镇秋收晚稻糯米为原料。”刘天紫给蒸锅里的米饭淋水后,一边往灶膛里加柴一边说,金岗村东南可见连绵山脉,北靠全县最高峰尾地福山,东依双鬓山,双鬓河自东北向西绕村而过,村民所生产的晚糯香甜软糯,绿色无污染且营养丰富,泡米和蒸饭用的也是山泉水(井水),水源清澈纯净且pH值适中,为酿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黄酒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陈酿,才能充分展现出独特的风味和质感。”在酒厂门外,刘天恩将几团黄泥丢到塑料桶里搅拌成浆,准备将刚经过高温杀菌的几坛黄酒封坛陈酿。他说,陈酿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都会影响陈酿效果,东乡的气候条件较好,四季温润,能够确保酒达到最佳的陈酿效果。

“技是酿酒师技艺和经验的集结,是酿酒关键的一环。”笔者随刘天书来到一排鹅卵石旧居(陈酒房),十几个酒缸整齐排列,揭开一个落满厚厚灰尘的大盖子,只见坛内红褐色酒液清澈见底,一股细微的陈香掠过鼻孔、沁入心脾。小抿一口,细腻醇厚,没有白酒的辛辣和果酒的甜腻,满腔清甜爽口。

据介绍,武宣客家黄酒酿制的传统工序为筛米—浸泡—蒸饭—摊冷—拌曲—入缸发酵—榨酒—过滤澄清—煎酒杀菌—封坛陈酿。碾好的糯米先用山泉水(井水)浸泡8至10小时,淘洗沥干上锅蒸至外硬内软、疏松不糊,均匀熟透后出锅打散,摊晾至28℃以下入缸,再将黄酒药曲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入缸发酵180天即可出酒。榨酒时把经过前期发酵的酒饭装入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等重物。榨出酒液后,放入锅内蒸,加热杀菌,锅内温度升到85℃即可。最后,将滤液装进坛子,用牛皮纸(竹壳、荷叶)把坛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壳与黄土和成稀泥将坛口封严,把坛子放到适宜的地方,6个多月后即可开坛饮用。此工艺能保持粮食原料和草药曲的香味,经过微生物发酵贮存的黄酒,富含大量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每一道工艺,都凝结黄酒酿造师们精益求精的精神、炉火纯青的技艺。刚酿出的成品酒主要为成熟黄酒琥珀黄,陈年黄酒呈红褐色,酒体饱满,色泽莹润,口感柔滑,香甜馥郁。温黄酒还可驱寒保暖,当地女性坐月子常备黄酒焖鸡,可补气血、强身体、美容颜。

黄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是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据史料记载,每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及百姓生活水平不同,黄酒的发展情况也并不相同。战国时期,酒已成为民间商品。汉朝时期,汉武帝开启了我国酒类专卖制度。到东汉时期,民间酿酒工艺趋于规范。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第七卷第六十四至六十七章,四章共计1万余字,详细介绍了10多种制曲方法和40多种酿酒方法,是记述造曲酿酒的第一人。宋代酿造技术进入成熟阶段,江浙一带的酿酒技艺尤其领先。元明清时期,由于蒸馏技术的提高,烧酒珍品不断涌现,但产量最大、名酒最多的仍是黄酒。

“黄酒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古时候是诗情画意,战乱时是豪情万丈,和平年代是丰收喜悦。”对于武宣客家黄酒的传承,刘天书颇有感触。关于客家黄酒,在客家地区也流行多种传说,传颂较广的版本是一个源自“五胡乱华”年代的故事。据说,正当客家人大举南迁之时,一群妇女翻山越岭,饿晕在荒山野岭,一位长老突然出现,燃起了她们的希望。长老递给她们一杯红褐色透明液体,喝下后,妇女们顿时疲累全消。末了,长老还告诉她们客家黄酒的制作方法。此后,客家妇女定居南粤安居乐业,把客家黄酒技术代代流传下来。后来,黄酒成了达官贵人的御用饮品。

一粒粒糯米,化为一坛坛美酒;一坛坛美酒,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华儿女,也以酒礼影响着世道人心。过去缺衣少食,酒是奢侈品。而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常生活中摆筵席宴宾客,当地人称之为“做酒”,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满月要做“满月酒”,周岁要做“周岁酒”,老人寿辰要做“生日酒”,子女毕业要做“毕业酒”,婚嫁要做“暖轿酒”“完婚酒”,工匠拜师要做“拜师酒”“出师酒”。这些都体现了百姓一年到头劳作的丰收喜悦,寓意生活甜甜美美,日子红红火火。

历经岁月洗礼,武宣客家黄酒传承着祖辈古老的精湛技艺,沿袭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历史的厚重和酿酒师的匠心。近年来,武宣县深入推进农业“特”“优”高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为客家黄酒产业成链施足了“底肥”,让客家黄酒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产品深受百姓赞誉,远销华南、西南、东南等地。2023年9月,武宣客家黄酒传承人之一的刘天令凭借黄酒发酵工艺类型,获认定为市级乡村工匠。

温一壶黄酒,琥珀色的浆液缓缓倾出,淌满白瓷碗;呷一口入喉,甘美自唇齿流遍全身,胃腹生起暖意,一天的疲乏消解,人也活络起来。

酿者有意,饮者有情。冬寒温黄酒,谁人共举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可能是一份假期微醺指南
...(ID: DUCHENGJIPLUS )见到丘海燕时,她正在描绘一个庞大的黄酒帝国。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有数千年的历史,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只不过,这
2023-04-30 20:25:00
...肉、咸菜炒大肠、咸菜牛肉汤等。浙江湖州:小雪节气 黄酒进入“冬酿”繁忙期小雪节气,黄酒也进入“冬酿”繁忙期,在南方地区,从工厂到寻常百姓家,大家都忙碌起来,酿制新一年的黄酒。
2024-11-22 20:30:00
端午节必吃的客家三宝,铁头手把手教你新吃法,喷香下饭好吃过瘾
端午节,这个充满传统韵味和民族情感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屈原的日子,更是一个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共享美食的佳节。在众多的端午美食中,客家三宝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
2024-06-18 14:13:00
食在三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手捧金樽到三明
...中原的杜康、江南的醪糟、川黔的白酒......而福建则是以黄酒闻名。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源于中国,且仅中国有之。与葡萄酒、啤酒并为三大酿造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
2023-04-28 12:19:00
冬至醉心 第二届“世界黄酒日”在上海举行
...香味之美,为听众全面揭示了黄酒文化的深厚魅力与独特韵味。穿越宋朝,共饮一杯黄酒的诗意时光在第二届“世界黄酒日”活动中,酒文化学者王红波以《穿越宋朝喝一杯》为主题,带领到场的观
2024-12-30 15:56:00
天华山下黄酒飘香
...酒的优良条件。这里家家酿酒,少则数坛,多则上百坛,黄酒酿造,代代相承。漫步翠竹林立的内良乡白井村,废弃酒缸变身微景观,引人注目。十几家黄酒作坊坐落在山间,阵阵酒香扑鼻而来。“
2024-02-09 04:05:00
匠心酿黄酒 非遗有传承
...们用传统工艺蒸饭。 研发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保证黄酒的质量和丰富性。技术人员正在检查麦曲情况,麦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酒的香气和口感。倒入酒曲后翻动糯米,将酒曲搅拌均匀。
2023-04-24 07:47:00
“让湖南有个响当当的黄酒品牌”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让湖南有个响当当的黄酒品牌”——记“湘派黄酒”创始人蒋知庭□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周慧把蒸熟的糯米饭摊凉拌好酒曲,在糖化培菌后倒入纯粮白酒落缸
2024-06-08 01:00:00
...到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南村村。这个被誉为绍兴“手工黄酒第一村”的小村子里,酒香阵阵。“酒香越音家”共富工坊的工人进进出出,忙着春榨和封坛。这意味着,自甲辰龙年冬至开始的冬酿季
2025-03-04 10: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一针何以见效?中医非遗技法这样“快”治现代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项源于传统中医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飞针,正以其“轻、快
2025-08-27 22:16:00
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假的!
坊间流传“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的说法,在门诊,不少医生经常会遇到“不敢吃”的肿瘤患者:一边经受着各种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一边吃着“兔子餐”
2025-08-26 11:12:00
过油不及 餐桌控油指南来啦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
2025-08-26 11:12:00
厨房里的液体黄金 八种健康食用油大揭秘
脂肪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的功能包括帮助细胞生长、保护器官和促进吸收营养。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
2025-08-26 11:12:00
解锁新方式:上海圆梦纪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革新心理咨询
从“病耻感”到“科学维护”:社会认知悄然蜕变,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引擎。“心理健康被视为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6 11: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喷嚏、鼻痒、堵得慌?中药调理有妙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6 11:43:00
深化交流谋发展 医商协作谱新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赴本地机构考察交流
为深化跨领域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眼健康,2025年7月3日,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杨洪兵率医院骨干团队一行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之旅
2025-08-26 13:20:00
usmile笑容加《一支小牙刷》公益行动走进河源,携手医疗力量关爱乡村“一老一小”
2025年8月21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卫生院迎来了一场温暖而特别的健康行动——“口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一老一小”活动顺利举行
2025-08-26 13:21:00
假体 vs 自体软骨:该如何选择?厦门美莱隆鼻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镜子前反复端详自己的侧脸,鼻梁的弧度是否总让你意难平?隆鼻作为改善面部轮廓的热门项目,却在“假体”与“自体软骨”的选择题前
2025-08-26 13:22:00
二胎宝妈腹壁重塑新生!周智院长以杏林3.0腹壁重塑技艺缔造“动态美学腰腹”
2025年8月25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腹壁成型手术正在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年轻宝妈李女士(化名)
2025-08-26 13:22:00
济南大明湖添新景:“战痘方舟”成打卡热门
近日,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名为“战痘方舟”的巨型艺术装置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热点。该装置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汐莱朵打造
2025-08-26 13:23: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颌面手术中的平衡美学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颌面轮廓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求美者的选择。作为一项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它不仅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025-08-26 13:23:00
春芝堂:以文化为根 以科技为翼 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领域26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家民族企业既坚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5-08-26 13:23:00
莱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反复咳嗽、夜间反酸?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反复咳嗽、憋喘,以为是支气管哮喘?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当作慢性咽炎治疗?深夜被酸水呛醒、突发胸闷憋气
2025-08-26 14:37: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蔡学萌: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面瘫经验探析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8-26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