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1 10:39:00 来源:新鲜旅行事呀

黄河铁牛是唐朝时期为了稳固蒲津渡浮桥而铸造的四只巨大的铁牛,每只重达70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铁质文物。它们曾经沉睡在黄河底下几百年,直到1989年才被考古人员发现并打捞上岸。然而,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些珍贵的国宝并没有被送入博物馆或者进行专业的保护,而是就这样露天摆放在原地,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这是为什么呢?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黄河铁牛的历史

黄河铁牛的故事要从唐朝说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交流广泛,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国。唐玄宗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唐朝的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唐玄宗不仅重视政治经济的发展,也重视水利交通的建设,他曾经下令修建了许多桥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蒲津渡浮桥。

蒲津渡是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位于山西永济市,是连接陕西和山西的交通要道。蒲津渡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后来历代都在此修建过桥梁,但是由于黄河水势湍急,桥梁经常被冲毁,所以只能采用浮桥的形式,即用船只连接起来,再铺上木板,形成一条可以通行的桥梁。但是浮桥也有缺点,就是不够稳固,容易被水流冲散,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法来固定浮桥,使之不至于随波逐流。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唐玄宗为了稳固蒲津渡浮桥,下令在浮桥的两端各铸造四只铁牛,用铁链将铁牛与浮桥相连,利用铁牛的重量来抵抗水流的冲击,使浮桥不至于被冲走。这就是黄河铁牛的由来。这些铁牛每只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30吨,加上底座,可达70吨。

它们的造型栩栩如生,身上的花纹清晰可见,尾部还有一根横轴,上面有各种纹饰,如连珠、菱花、卷草、莲花等。这些铁牛的铸造工艺非常高超,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黄河铁牛的发现

黄河铁牛虽然铸造于唐朝,但是并没有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沉入了黄河的深处,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89年,一场意外的发现,让这些沉睡了千年的铁牛重新浮出水面,引起了轰动。

1989年,为了推进工程建设,专家们在黄河上进行了一次水文勘测,无意中发现了蒲津渡遗址,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渡口,曾经是唐朝修建的蒲津渡浮桥的所在地。专家们对这个遗址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发现了一些石堤、台阶等遗迹,证明了这里曾经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勘察的过程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异常的磁场信号,经过探测,发现了四只巨大的铁牛,以及四个铁人、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等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唐朝时期为了稳固浮桥而铸造的,其中铁牛就是我们所说的黄河铁牛。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专家们对这些文物的发现感到非常惊喜,这些文物不仅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见证,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见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专家们决定将这些文物打捞上岸,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打捞的过程并不容易,由于这些文物的重量太大,而且沉在水底已久,周围的泥沙已经将它们牢牢地包裹住,要想将它们完整地提升出水,需要用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流的影响和文物的安全。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失败,专家们终于在1990年成功地将四只铁牛打捞上岸,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也是一次考古学的奇迹。

黄河铁牛的保护

黄河铁牛被打捞上岸后,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珍贵的国宝应该如何保护呢?是送入博物馆,还是留在原地?是进行专业的修复,还是保持原貌?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专家们,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关系到黄河铁牛的未来,也关系到我国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水平。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专家们为此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将黄河铁牛留在原地,不进行任何的修复和保护,而是就这样露天摆放,任凭风吹雨打。专家们认为,黄河铁牛是一种特殊的文物,它们不是一般的艺术品,而是一种工程设施,是为了稳固浮桥而铸造的。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的形象和工艺,更在于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它们是与黄河相伴的,是与浮桥相连的,是与历史相通的。

如果将它们从原地移走,送入博物馆,或者进行专业的修复,就会破坏它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就会割断它们与黄河、与浮桥、与历史的联系,就会失去它们的灵魂和生命。因此,专家们认为,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让它们留在原地,保持原貌,让它们继续与黄河相依,与浮桥相托,与历史相映。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真不敢动

专家们还认为,黄河铁牛是一种坚强的文物,它们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没有被水流冲走,没有被泥沙掩埋,没有被锈蚀腐蚀,没有被人为破坏。不需要任何的外界干预,不需要任何的人工修复。因此,专家们认为,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让它们自然存在,不进行任何的干扰,继续展示它们的坚韧和美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70吨“黄河铁牛”捞出,为何露天放置不保护
《黄河铁牛》曾言:“乌蹄拉直蒲津渡,黄水托高秦晋贤。”自古以来,黄河便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淌间,中华民族得以稳定发展,滚滚黄河中,亦有无数秘密存在。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
2024-02-26 17:14:00
黄河铁牛捞出来,却露天放置不管33年?专家:这也是一种保护!
...残缺破损,而今我国历史最久、重量最重的珍贵文物黄河铁牛,还在长年累月的经受雨雪风霜的侵蚀。如此珍贵的文物,发掘出来却又不给予应有的保护,任其自生自灭,相关工作部门到底在干什么
2024-03-29 16:40:00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应有的妥善保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件文物就是黄河铁牛,属于唐朝时期,其重量竟高达七十吨。按理说,像这样的珍贵文物应该受到极致的珍惜和呵护,可是专家们却表示无法妥善保护,任其
2025-05-15 21:08:00
黄河铁牛经历1300年为何依旧完好无损
...离永济市15公里的山西古渡口——蒲津渡发掘出土了四尊铁牛。这四尊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各重约30吨左右,加上底盘和铁柱,每尊铁牛可重达70吨。同时这四
2023-05-14 14:14:00
黄河30吨重铁牛,历时千年却光亮如鲜,原理很简单
...人在河里面放置一些真喝的神兽。而在黄河中发现的四只铁牛就是这种形式,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四个铁牛,每个重大三十吨。每一个铁牛都是采用生铁制造的,不仅经过千年时间后了,没有出现
2025-04-28 22:28: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铁牛入水护佑五百年安澜
...了它一生的使命。这就是山西省永济市黄河岸边的“黄河铁牛”。据《唐书志》记载,开元时期,“于蒲津关两河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及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亦四,夹岸维舟,河梁用成。”
2025-04-11 09:14:00
...博士生到专家医疗队组长■韩治中 左胜男时隔多年,梅铁牛再次回到高原,变化最大的是名字前面的头衔——以前是博士毕业生梅铁牛,现在是高原专家医疗队组长梅铁牛。带领医疗队队员踏上边
2024-01-05 05:05:00
一条街道的变迁,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从铁牛街到铁牛广场:一条街道的变迁,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绵州记忆”特色商业街区在铁牛广场开街以来,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的青睐 编者按>>>一条
2023-02-04 08:25:00
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铁牛岭村:驻村第一书记引领青春力量 返乡创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鲁网6月17日讯在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铁牛岭村,一场由驻村第一书记李文新主导的“青春返乡”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位2023年到任的驻村第一书记,用一年半时间成功吸引5名青年人
2025-06-17 16: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绝绝子”“芭比Q了”“你个双肩包”“你个老六”“你好唐人”“你个双肩包”“yyds”……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交流中习惯使用网梗
2025-11-05 07:56:00
华商网讯 11月4日,温州技师学院就“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一事,公开发布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称,针对近日网络上流传“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的相关视频
2025-11-05 07:25:00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成了无数人熬夜加班、提神醒脑的“续命神器”,但如果把这“神器”当水喝,它可能变成把人送进重症监护室(ICU)的“毒药”
2025-11-05 07:26:00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
2025-11-05 07:26: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1月4日公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
2025-11-05 07:26:00
发布会上看河北 | 跳动的数字 满满的信心
11月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专场来了这场发布会聚焦 “十四五”时期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成果每一组跳动的数字都带给我们满满的信心记 者丨方
2025-11-05 07:29:00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