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1 19: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正月十六日,皇宫中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还未退散,当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收到了一份讣报:废后吴氏去世。这位吴氏当然不是武宗本人的废后,而是其祖父明宪宗朱见深的原配皇后。

对于武宗来说,这算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该如何处理这位废后的丧事呢?对此大太监刘瑾提出一个方案:像普通宫女那样火葬。此言一出,在朝文武大臣无不哗然。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王鏊对此坚决反对,提出应该以后妃礼仪妥善安葬。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那么这位吴氏因何被废?她是如何度过漫长的冷宫生涯?她的身后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从风光大婚到打入冷宫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六日,一生经历了皇太子、皇帝、瓦剌留学生、太上皇帝再到皇帝多重身份的明英宗朱祁镇到了弥留之际。这位毁誉参半的皇帝临终前废止了后妃殉葬,同时要求皇太子朱见深“过百成婚”,也就是在他过世百日之后就可以大婚。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享年38岁。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

百日之后,宪宗生母周太后选定都督同知吴俊长女为皇后,同时让礼部会同翰林院制定皇帝大婚礼仪。然而朱见深心中却藏着一个小秘密,他想让年长他17岁的万氏做皇后,所以一直拖着不肯举行册立皇后大典。

万氏的年纪和周太后一样大,让她做皇后成何体统?包括朱见深嫡母钱太后在内都不能同意皇帝的任性行为。五月二十二日,先帝朱祁镇的亲叔父,宗室元老襄王瞻墡上奏请皇帝即日成婚,不可再行拖延。

甲戌,襄王瞻墡奏:“大行皇帝遗诏内言嗣君以继承为重,婚礼不宜过期。百日外有司请行,毋得固违。诚先帝贻谋,为宗社万万年之计也。臣思四月二十七日己及百日之期。有司虽请行大礼,犹恐皇上哀慕之中未忍举行。愿以遵遗命为孝,以奉宗庙为重。从权卜吉,早册贤淑。协相圣躬,以顺四海臣民之望。臣忝宗室遗老,不容无言。并进玉斝,以备礼筵之用。”—《明宪宗实录卷五》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当年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包括建文帝即位之时都有正妃,只需将她们转正为皇后即可。英宗登基时只有九岁,因此在七年后才成婚。像现在这样先帝驾崩不过半年就要举办新天子的大婚,在明朝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抛开万氏的因素不谈,朝中还是有官员认为不妥,比如南京礼部右侍郎章纶就建议至少等到明年改元之后。章纶当年力谏景泰帝朱祁钰复立被降封沂王的朱见深为皇太子,被因此打入大牢,直到英宗复辟才重获自由,是一位有一说一的耿直之臣。

不过在两宫皇太后、文武群臣和宗室亲王的联合压力之下,宪宗不得不妥协,很快确定了大婚流程:六月初九日奏告天地、宗庙,六月十一日行纳采问名礼,七月初七日行纳吉纳徵告期礼,七月二十一日行发册奉迎礼。

吴氏,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人,都督同知吴俊长女。因被册为皇后,其曾祖父吴贰、祖父吴旺都被赐为昭勇将军、羽林卫指挥使。其实宪宗偏爱从小照顾他长大的万氏这件事,英宗心里跟明镜似得,所以选了吴氏、王氏和柏氏三名出色的女子入宫作为皇太子妃的备选。然而朱祁镇驾崩之前并未圈定最终人选,此举也为日后宪宗操弄废后埋下了隐患。

以册后礼成,诏天下曰:“婚姻正始,人道所重。朕大婚之期,先帝有成命矣。遽焉即吉,诚所未安。兹者亲王、廷臣累辞以请,而圣母慈懿皇太后、皇太后慈训加切,咸以继承之重为言。义既有在,朕敢固违?昭告天地、宗庙,以天顺八七月二十一日册立吴氏为后,正位中宫。以共承宗祀,奉养慈闱。庶惇彝伦,用化成于天下。敷告中外,咸使闻知。”—《明宪宗实录卷七》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一月皇后

吴氏既然能通过层层选秀成为中宫皇后,自然是品貌出众。然而和人们想象中的帝后新婚燕尔,伉俪情深不同,吴氏的皇后称号仅仅维持了一个月。

八月下旬,宫中突然传出旨意: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坏朝廷大婚,下都察院狱鞫之。入狱之后的牛玉很快交代,自己收了吴俊的贿赂,游说两宫太后册立吴氏为皇后,实际上当初英宗皇帝中意的对象是南直隶上元人王氏。

宪宗把这个球踢到文武群臣面前,让他们集体讨论。朱见深从小历经坎坷,心机极为深沉,即位几个月来不动声色间已经对朝政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面对势在必得的皇帝,以宪宗舅公太保、会昌侯孙继宗为首的大臣们给出了一致的结论:“吴氏系先帝所退且有过,决不可共承宗祀”。

朱见深很满意,带着大臣们的意见去找两宫皇太后要求废后。钱太后对宪宗此举大感意外,认为非常不妥。其实当初选吴氏做皇后,周太后也是同意的。然而她和钱太后之间本就有心结,新帝即位后为了两宫太后尊号问题还输了一阵,钱太后被尊为慈懿皇太后,自己却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皇太后头衔。现在既然儿子一心废后,正好趁此机会打击钱太后的威望。于是周太后坚决支持宪宗废黜吴氏,母子二人最终逼得慈懿皇太后不得不点头同意。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连续摆平文武群臣以及两宫太后之后,宪宗几乎是指着吴皇后鼻子大骂一通之后,勒令她交出皇后的金册、金宝并退处别宫。

朕惟皇后所以共承宗祀,表正六宫。非德性淳淑,礼度闲习者不足以当之。尔言动轻浮,礼度粗率,留心曲调,习为邪荡。将何以共承宗祀,表正六宫?其上皇后册、宝,退处别宫。—《明宪宗实录卷八》

废后真相

这一场宫廷风波除了吴皇后被打入冷宫外,还牵连了不少内廷和外朝的大臣。吴废后之父吴俊、哥哥吴雄首当其冲,被发配登州卫戍边,其中吴俊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去世。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发配南京太祖皇帝孝陵种菜,其姻亲三千营总兵官、怀远侯孙镗罢官闲住,侄子太常寺少卿兼侍读牛纶、外甥吏部员外郎杨琮贬为平民。

明朝开国以来,吴氏是第一位被皇帝亲口废黜的皇后。有人可能会质疑明宣宗胡皇后、景泰帝汪皇后不也是废后吗?然而在明朝官方史书之中,胡皇后是“固怀谦退,上表请闲”,汪皇后则是“复以皇后之谦冲,固逊轩龙于有子”。换句话说,两位皇后并非是被皇帝废黜,而是自己要求退位让贤,和吴皇后被宪宗大骂“德不称位”有着根本区别。那么吴皇后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惹得宪宗如此勃然大怒呢?《宪宗实录》中只是给出了一个含糊的说明:

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又谓有恶牛玉之专者欲夺其权,有所承望而然,故罪独归于玉云。—《明宪宗实录卷八》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牛玉是这场风波的牺牲品,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英宗朝最受信任的太监,他在宪宗登基不久就斗倒了原东宫典玺局局丞王纶,如此专擅,自然会被新天子借机收拾。然而对于吴氏,《实录》却不愿意将事实挑明。等到明朝灭亡以后,清朝在修纂《明史》之时,自然没必要再为尊者讳,于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吴氏被废就是和万氏有关。

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

终于破案了,原来是吴皇后婚后不满自己的夫君天天和35岁的老阿姨厮混,这才动用中宫威仪杖责了万氏。说起来吴氏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就已经备选入宫,她难道一点看不出来朱见深和万氏之间的感情吗?在朱见深的心目中,只怕连周太后的地位都比不上万氏。当年朱见深身为废太子,身边除了祖母孝恭章皇后孙氏之外,只有万氏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吴皇后针对万氏出手,显然是践踏了皇帝的底线,说她“言动轻浮,礼度粗率”显然并不算过分。如此心胸,也难以担得起国母的重任。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冷宫生涯

当年十月,王氏被册立为新一任皇后。有了吴氏的教训,这位王皇后非常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万历野获编》对她有一个评价“能委曲下之,故得安于位”。换句话说,就是万阿姨说一,我王皇后决不说二。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朱见深和万阿姨的爱情结晶:皇长子诞生。可惜这位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据说至此之后万贵妃就成为了宫中打胎大队长。以至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皇第三子朱祐樘出生之后,众人担心他的安危,将其偷偷送到吴氏所在的冷宫,由这位废后进行抚育。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宪宗驾崩,朱祐樘即位后感念吴氏当年的恩情,下旨其服膳皆如母后礼。当初吴俊去世之后,宪宗命其次子吴瑛调羽林前卫出任带俸指挥使。眼看新天子对吴氏态度很好,吴瑛也趁机请求升职,并得到了孝宗的允准。

乙卯,羽林前卫带俸指挥使吴瑛奏:“臣系宪庙前皇后吴氏之兄。臣所以授职,乃先世军功所历。未沾外戚恩例,乞赐升职并改注卫分,以图报称。”令升都指挥佥事锦衣卫带俸。—《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大明废后吴氏,成为明宪宗和万贵妃爱情神话中的牺牲品

此前两位退位的皇后胡氏和汪氏,死后都恢复了皇后的身份,一个被谥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另一个则被谥为“贞惠安和景皇后”。而孝宗虽然改善了吴氏的待遇,却并没有为她正名。

结语:经过王鏊、李东阳等大臣的极力争取,武宗最终决定采用“英庙惠妃”的丧葬礼仪吴氏安葬。“英庙”,即武宗的曾祖父明英宗朱祁镇,但这里的“惠妃”是哪一个呢?

英宗后宫中有两位惠妃,一位是其宠妃敬妃刘氏,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去世后加封为惠妃,谥曰贞顺懿恭。英宗去世前还曾特意交代要将惠妃迁葬裕陵。裕陵是英宗的陵寝,鉴于吴氏不可能葬在宪宗的茂陵,这里的惠妃显然不是刘氏。因此这里的惠妃指的是英宗另一位惠妃王氏。

上谕礼部丧礼仿英庙惠妃故事。太常寺以祭仪请,命岁时用素羞别祭于墓所。—《明武宗实录卷四十六》

吴氏17岁成为皇后,在位仅一个月就被废黜,此后又在冷宫中苦熬45年,以62岁的年纪寿终正寝。吴氏“冲冠一怒”断送了自己的皇后身份,可是她真的就比后来的王皇后命苦吗?也不见得。据《罪惟录》的记载,王氏成为皇后之后,皇帝来临幸的次数不超过十次。这样看来,到底是位居中宫还是身处冷宫,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23: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最特别的短命皇后,大婚一个月就被废
...只能在暗无天日的冷宫里度过一生。这位特殊的皇后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妻子吴氏,即“吴废后”。▲冷宫之中的后妃(剧照) 吴氏出生于将门,出生很好,生于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
2023-03-08 11:53:00
这个皇后打了皇帝宠妃而被废掉,后来却享受太后待遇
明宪宗朱见深放着满宫年轻美貌的佳丽不爱,偏偏爱上年长他一二十岁的宫女万贵妃,也难怪,他在其父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后,其叔登基当皇帝,那时年幼的明宪宗日子不好过,是万贵妃(当然还是宫
2023-05-22 08:46:00
明宪宗两任皇后是何方神圣,让万贵妃不能被扶正?她们善终了吗?
明宪宗朱见深心里最稀罕的女人,那肯定是万贵妃。就算万贵妃比他大了17岁,他对万贵妃的情意也丝毫未减,为了她把皇后给废了,还和她有了皇长子,万贵妃去世半年后,他也跟着走了。然而,万
2024-12-09 09:42:00
明宪宗朱见深幼年很坎坷,首先不是嫡出并不受父皇和宫廷的重视和宠爱。正统十四年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后,三岁的朱见深又被卷进皇朝至高权力的斗争中。先是被册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又被废为沂王
2023-02-13 13:52:00
奶妈被册封贵妃后残害皇帝子嗣,却一生受皇帝恩宠
...不免落得一个被刺死的结局,要说最受宠爱的还是明朝的明宪宗朱见深的万贵妃。万贵妃又名万贞儿,最让人困惑的是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十七岁。明宪宗朱见深还是皇子的时候,万贞儿就是服侍他的
2023-03-07 12:04: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专宠万贞儿,以至于这位万贵妃去世的时候,年仅40岁的明宪宗大哭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让世人不解的是,这位拥有专房之宠的万贵妃,她既不年轻,也不貌美,甚至长相还像
2025-04-02 00:09:00
明宪宗为何视婚姻如儿戏,仅过一个月就把皇后废掉了?
1464年七月二十一,十八岁的明宪宗朱见深举行了大婚典礼,迎娶了皇后吴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明宪宗的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个月零一天。到了八月二十二,明宪宗突然下发圣旨,收回吴氏的皇
2023-02-11 21:36:00
万贵妃被《明史》黑得有多惨,一起来看看
前言:得益于一些影视剧、小说的影响,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被刻画成残害皇子、祸乱朝政、专宠后宫的妖妃。当然,影视、小说的改编也是有一定的史料来源的。万贵妃在许多史书中,都不是正面形象
2024-05-16 19:49:00
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吴氏,做皇后仅一个月就蒙冤被废
...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明宪宗爱的万贵妃比他年长17岁,万贵妃的骄横,不但影响了成化一朝的内宫的生活,而且还间接地影响到外廷。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吴
2023-01-05 1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