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父子打拼做石材装修 不幸先后确诊矽肺 双肺移植后他们重获新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06 08:01:00 来源:杭州网

“耶!”9月12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病区门口,57岁的老林和他的主刀医生韩威力主任拍了一张特别的“纪念照”。这一瞬间,凝聚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感动。

父子同做石材装修

30岁的儿子先倒下了

老林,安徽人,早年来到上海打拼,主业是石材室内装修。他的儿子小林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亲一起从事这份看似平凡却异常辛苦的工作。每天十几个小时,身处粉尘弥漫的工作环境中,父子俩不曾戴过防护口罩,习以为常地忍受着这些看不见的“杀手”。

时间一天天过去,生活看似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直到2021年5月,年仅30岁的小林倒下了。原本健康的他逐渐感到身体不适,起初只是轻微咳嗽和气短,后来发展到吃饭、走路都困难重重,最终连呼吸都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一次次的治疗无果,身体虚弱到只剩98斤,离不开氧气机的他几乎被逼到了生命的边缘。

被诊断为“矽肺”

肺移植是唯一救命希望

家人慌了,老林慌了。带着一丝希望,老林辗转各地求医,最后得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诊断——“矽肺”(尘肺病的一种),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严重职业病。此时的小林,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双肺移植。

在嘉善某医院,经过评估,矽肺导致小林肺部纤维化,使得呼吸功能逐渐衰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林出现憋闷、气喘等症状,需要每天吸氧才能缓解一些。

小林入院时状态很差,已经下不了床、无法走路,只能半躺或坐着睡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对于他来说,换肺是他生存的唯一希望。

“你们赶快去杭州的浙大一院,找韩威力主任做评估。”嘉善当地医院的医生建议。

心急如焚的老林带着小林的全部检查资料直奔杭州,找到浙大一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主任韩威力主任医师。

“经过系统评估,目前的情况,内科药物与一般外科手术已无法处理,只能靠肺移植来挽救生命。但你儿子的情况已经非常差,即便是做肺移植手术,可能只有30%的希望。”韩威力如实告知老林。

“哪怕只有10%的希望,倾家荡产也要拼一把。”老林斩钉截铁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很快,120救护车保驾护航,小林转至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由于病情危重,在之江院区,医护人员为小林用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一边和生命赛跑,一边等待爱心馈赠。

2021年10月,心有大爱的逝者捐献出双肺,经国家卫健委COTRS系统分配,与小林配型成功,小林被送进了手术室,成功进行了双肺移植。

下了手术台后,小林扛过了围手术期感染关、排异关等,关关凶险。浙大一院肺移植及普胸外科凭借几百例肺移植术后管理帮助他成功闯关。小林转入普通病房后,浙大一院康复医学科专家还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方案,像布置家庭作业一样为他开出运动处方。

事实证明,肺移植的选择没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小林不仅能自由走动,还能畅快呼吸新鲜空气。

避不开的“魔咒”

双肺移植迎来重生

儿子手术后一年,老林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和儿子之前发病的症状几乎一模一样:胸闷憋气,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歇歇。

有了儿子的“前车之鉴”,老林很快找到韩威力主任进行评估,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但“矽肺,尽快肺移植”的结果还是给了老林当头一棒。

老林知道越早做手术预后越好,但当初为了给小林看病,已耗尽了家里所有积蓄,他必须去筹自己的手术费。

装修的活是不能干了,老林决定趁着身体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时,继续打工攒治疗费。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直到2024年初,老林的每一口呼吸已离不开吸氧。“脸色青一块紫一块,坐着不舒服,躺着也难受,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吃饭也没胃口。”

怀揣打工攒的钱,又跟亲朋好友借了些,老林再次找到韩威力主任。

2024年7月20日,国家卫健委COTRS系统分配,老林配型成功获得了供肺。韩威力及其团队结合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为老林行双肺移植手术。打开胸的那一刹,韩威力眼眶也不禁有些湿润——这斑驳不堪的黑肺背后,是无声无息却又从未停息的“中国式父爱”。

浙大一院作为浙江省终末期肺病专业诊治中心,是浙江省首批获得肺移植专业资质的医院,肺移植围术期的生存率和远期疗效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术后,医院的医护团队日夜守护,及时调整诊疗策略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针对老林的特殊情况,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术后管理方案,帮助他快速康复,恢复呼吸自由。

在医院各科的通力合作下,肺移植术后常见的移植肺失功、急性排斥反应、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吻合口瘘等常见并发症均未在老林身上出现。

术后,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老林快速恢复,8月8日顺利出院。9月12日,出院后第一次复查,老林声如洪钟,走路带风,中气十足。

话语间,老林掏出手机,给韩威力看他们父子二人的合影:“儿子胖了二三十斤了,现在给人家当司机,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我自己各方面感觉也很不错。”

专家呼吁

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决定移植

在这场父子与命运的抗争中,肺移植手术给了他们重生的机会。然而,矽肺带来的伤害却不容忽视。韩威力呼吁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减少粉尘的吸入,在粉尘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上防尘口罩或防尘面具,以此来预防矽肺的发生。

韩威力同时表示:矽肺等尘肺病是常见的职业病,尤其在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的工人中,发病率极高。这类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旦发展,肺部不可逆的纤维化将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唯一的治愈手段就是肺移植。

哪些肺部疾病适合做肺移植?一般来说,如果慢性肺部疾病经过积极内科治疗仍无法控制疾病进展,两年内死亡的风险超过50%,就建议患者做肺移植。目前来说,最常见肺移植病种主要包括:

1.慢性阻塞性肺病;

2.间质性肺病,尤其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这类患者一旦确立诊断,我们就建议患者前来咨询肺移植;

3.弥漫性支气管扩张;

4.尘肺;

5.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肺动脉高压;

6.其他还包括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罕见病。

韩威力主任提醒: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病唯一治疗方法,但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决定移植。如果您的肺部疾病已经明显影响到生活质量,呼吸功能明显下降、行动困难,需及时来专科就诊评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赣携手 矽肺患者在江西顺利“焕新”双肺重获新生
...手术后1个月,他终于可以正式出院。汪先生曾经是一名矽肺患者,他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变质”的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终结他的生命。3月2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2024-04-29 17:11:00
小叶医探|为终末期肺病患者点亮“新生”,安徽肺移植数量破百!
...目前,肺移植主要适用于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矽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囊性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终末期治疗。柯立提醒,尘肺、矽肺的发病多和工作、生活环境
2024-12-29 15:56:00
...严格的配型,小明的肝脏、肾脏被分配给了3位急需器官移植的患儿。2月8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肝移植和肾移植团队,获取了1枚肝脏和2枚肾脏,在多个科室的全力配合下,手术从当晚一直持
2024-02-23 00:25:00
山一大一附院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双侧肺移植手术
...最美好的年纪,然而刚过30岁的小杨却饱受职业病——“矽肺”的痛苦折磨。近年来,他的病情迅速进展,近半年已经气喘到生活无法自理,“人生的活动半径取决于氧气管的长度”,近3个月更
2023-12-19 18:59:00
我市59岁退伍老兵完成器官捐献
...021年,儿子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医生说,如果不做肾脏移植,等他的手臂搭满支架就无法再做血透,生命可能终止。在这样的情况下,父子俩有了一次事关生死的长谈,相约在去世后捐献器官
2023-07-12 00:44:00
帮助23人重获新生!青大附院助4名器官捐献者续写大爱篇章
...官捐献者,用特殊的方式续写生命的篇章。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医护团队为一场场生命接力保驾护航,帮助23人获得新生,也挽救了23个家庭。清明节当天,年仅45岁的秦先生不幸因病去世
2024-04-09 11:13:00
...强强在当地医院做了葛西手术,但症状并没得到改善。肝移植是医治强强的唯一方案。在瑞金医院腹部器官移植中心,强强的父母找到了史燕军主任,一套亲体间活体肝移植救治方案摆上桌面,即由
2023-02-01 05:47:00
...公斤体重的她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份来自新生儿的“馈赠”,让她顺利康复,重获新生。今年3月开始,周阿姨经常感觉头晕,还出现浑身乏力等不适症状,她以为自
2023-08-20 09:07:00
趁早做个肺移植评估 也许他还有机会
...化最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尘肺(包括矽肺、硅肺等),囊性肺病(LAM病,囊性纤维化等),骨髓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导致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肺血管疾病(原发性肺
2025-03-17 10: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京津冀(涞源)风筝艺术节在保定市涞源县启幕。五彩斑斓的特色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蔚为壮观。活动现场还有“阵式”风筝表演、风筝文化主题展陈和DIY体验,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风筝文化盛宴
2025-09-21 08:06:00
假如有一天,父母生病或受了委屈,而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及时在场,怎么办?失独、丁克老人无儿无女在养老院受到欺凌,怎么办
2025-09-21 08: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刘韵婕)昨日上午,一名外籍船员在船上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身受重伤。厦门边检总站东渡边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君宁)昨日,以“携手健康 共创美好”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台湾海峡连发两次地震,厦门震感明显。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第一次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9月20日6时56分
2025-09-21 09: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为逃避停车费,车主林某竟私下制作一张别人车辆的车牌,进出小区时“贴”在自己车牌上
2025-09-21 09:01:00
江北新区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十大首创成果发布 35个项目签约落地南报网讯(通讯员徐迪慧记者李都)诺奖得主发表精彩演讲
2025-09-21 10:25:00
以城市之名,促开放创新——写在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召开之际(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9月的南京,桂香渐浓,商机涌动。一场承载着城市开放创新梦想、延续30余年的经贸盛会将如约而至
2025-09-21 10:25:00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9月19日,2025南京国际艺术季在南京四方艺术湖区美术馆正式启幕。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9年创立
2025-09-21 10:26:00
裁员的HR,自己“当场崩溃”了
作者:赵淑荷HR杨影后来经常想起那个红着眼睛的程序员。那是她经历的第三次大规模裁员。历经前两次磨炼,杨影以为自己已经变得“铁石心肠”
2025-09-21 15:26:00
走出大山,为了更好地归来|“这五年,他们过得怎么样”系列报道之五
五年前,无数乡村奋斗者的身影散落在远方的土地上,他们憧憬美好生活,从连绵的群山中走出。五年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2025-09-21 12:04:00
河北新闻网讯 当前保险市场日趋繁荣,规范营销、做好适当性管理,以及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均与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沧州中心支公司特此提示
2025-09-21 12:46:00
多国冶金及材料领域青年专家齐聚唐山开展学术交流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9月20日上午,2025年国际冶金过程青年学者研讨会暨2025年中日韩钢铁材料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启幕
2025-09-21 14:19:00
指尖塑非遗,面塑绽新光——广平镇双庙魏小学面塑校本课程纪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马晓茹为落实东昌府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破年“五个一”行动中“掌握一项艺术特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9-21 14:30:00
四川友谊医院: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全周期高品质医疗服务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除以往的治疗方法外,介入治疗技术在肿瘤癌症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09-21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