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李晓燕 通讯员 孙晓艳 日照报道
案例分析
何女士退休后一直希望找一份工作,偶然接触到某“合作造林”公司的销售人员,声称是“响应国家号召,是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投资的新模式”,通过把承包或收购的林地卖给投资人,为投资人托管,林木长成后,双方再进行利益分配,每亩地的净收入可达到六七千元。买的地越多,可以成为销售经理,收益更多。何女士参观了该公司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中的经营场所,了解到购买林木会收到“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印制的林权证”,且投资林业零风险后,毅然拿出接近自己的全部积蓄50万进行投资。
一段时间后,何女士联系不上该公司,根据前期对方给的林场地址独自前往内蒙古考察,发现林地的树只有筷子粗细,并且全是死树,周边杂草丛生,何女士才发现受骗立刻报警。
案例警示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提示您,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以托管造林为名,打着“绿色转型”“乡村振兴”旗号进行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案件,涉及面广、涉案人数多、涉案金额大,影响恶劣。
托管造林公司采用的欺骗手段主要有几种:一是为公司披上合法外衣,极力宣传托管造林是响应中央9号文件,实际中央9号文件并没有此规定;二是以林权证为幌子,骗取投资人的信任;三是夸大林木生长量和林业投资回报率;四是装扮公司形象,赢得投资者好感;五是对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和误导。
参与非法集资,法律不保护,政府不买单。面对托管造林“绿色陷阱”,投资者要擦亮双眼,切勿信任骗子单方面的宣传!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相关公司和项目的背景、风险和收益等信息,避免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