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三个姓氏,不用说免贵也可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24 17: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提及一句话,请问您贵姓?一般人这个时候会客气地回答“免贵姓……”,我们把这视为谦卑,但是仔细想想,姓氏不分贵贱,为什么要说免贵呢?

要说姓氏的贵贱,还是要从我国古代说起,现在很少有人区分姓和氏,不过在古代商周时期,礼而为上,讲究尊卑贵贱。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礼法的先河,所以达官贵人和老百姓还是有区别的,哪怕是姓氏。

今天,回答别人问贵姓,说免贵姓某,只是表示客气,一种礼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国姓,唐宋以后还有两种姓不能说免贵,那就是“张”姓和“孔”姓。

先说第一个天姓:张。

为什么是张呢?据说是因为玉皇大帝姓张。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玉皇大天尊”、“老天爷”,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主宰。

关于玉皇大帝未成仙时的俗家名字,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叫张坚,有的说叫张百忍、张友人。但不管叫什么,都是姓张。

所以,姓张的人在别人问你贵姓时,不能说免贵,因为张是天姓,说天不尊贵就等于对天地不敬,而古人很迷信,害怕受到上天的惩罚。

不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玉帝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天地的主宰的。他的主宰地位,是在宋真宗时期开始的。

由宋真宗为道教高上皇帝加尊号,尊其为特殊的天神,是天道众神之领袖。所以,宋朝以前可以说免贵。

第二个便是圣姓,即孔姓。这个姓的出处一目了然,和孔老夫子有关系。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山东曲阜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孔子的荫庇,他的后人一直享受着至高的礼遇。孔子的直系子孙都会受到册封。册封孔子后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衍圣公在明清时期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其居住的衍圣公府(即如今的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邸。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

从汉代开始,统治者都把尊孔看成统治思想的手段,所以,孔姓在历史上是十分尊贵的姓氏。

孔子是最讲究礼数的,古代也十分讲究礼数,你如果说免贵,那就是对孔圣人的不敬,相当于侮辱了所有古代人民的至上先师,在古代社会是十分失礼的表现。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国姓,即所在朝代皇帝的姓氏。

在封建社会,某个姓氏一旦成为皇帝的姓氏,立即身价百倍,被尊为国姓。

能和皇帝同姓是一种荣誉,整个家族都能沾光!

当年,刘备无权无势无兵,最终能建立楚汉政权,姓刘才是金字招牌。

再如,《百家姓》里为何赵姓名列榜首?那是因为该书出现在宋朝,而宋朝的皇帝姓赵。

所以,和皇帝一个姓是很尊贵的,如果有人问你,千万不能说免贵。敢说皇帝的姓不尊贵,在古代是容易招来杀身之祸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姓作为特殊的政治奖品,常被官家用来赐赠与异姓功臣、异族头领。

虽然说更改祖传姓氏,常常被讥讽为“数典忘祖”,但有幸被赐国姓,却是求之不得的政治荣誉。

恩赐国姓,那是“高层”看得起你,政治上信任你,才让你和他成为“一家子”。

那么,皇帝为何要实施国姓“扩军”呢?马上打天下,凭三尺剑武力夺大位,自然是抱团结伙人多势众力量大;坐稳宝座,也需众多同姓心腹作为股肱屏藩中央。家天下重血缘,重血缘则亲同姓,包括新纳入圈子的荣誉同姓。

其实,同姓未必就同心,权力赌场,父子兄弟尚且反目成仇,何况“荣誉同姓”呢!

不过,赐国姓毕竟可用以笼络人心,于是作为传统的换姓节目就一直保留,历代不绝。

综合以上,这几个姓,如果回答“免贵”,很可能闯祸,因为冒犯了神明、圣人和皇帝。

当然,封建社会早已经是过去时,“国姓”自然不复存在,张姓代表的玉皇大帝,也只是文人笔下而已,和现在的张姓并无实质上的联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别人问“您贵姓”时,大家一般都说“免贵”,哪3个姓不用说
...一种礼貌的表现。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有三个姓氏是可以不用说免贵姓的,这三个姓氏到底是哪个呢?张这个姓氏在中国很常见,是中国的一个大姓,人口数量排名第三,起源于姬姓,始祖为张挥。
2024-05-26 14:49:00
中国古代最厉害的四大姓氏,李姓暂居第四,看有没有你的?
...西都在不断地被更加强盛的东西取代,不断的推陈出新。姓氏是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直源远流长的,但是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我国的姓氏也很有乐趣,和历史意义。说到大姓,大家想到的都是赵王李
2024-11-20 14:19:00
史上古老六大姓至今已有千年,有你的姓吗?
...般要回答“万贵,你姓X”之类的,但是如果你姓赵,就不用说“万贵”两个字,因为赵姓真的很“贵”,所以有无需回避。不过,赵姓虽然尊贵,却一直没有流传下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姓有六
2023-02-20 22:18:00
中国4大稀有姓氏,这些姓氏代表了什么
...有的以国家为姓,而有的则把之前的氏变为姓。就这样,姓氏开始慢慢形成了。由于皇帝是最高的掌权人,所以皇帝的姓氏是至高无上的。像百家姓中的第一位赵姓就是由于赵姓是宋朝的国姓,但是
2023-05-19 16:51:00
姜子牙姓氏由来揭秘,后代为何有三个姓?
...地方又成为了秦国的地盘儿,到了战国后期,礼乐沦丧,姓氏也就不分家了,往往姓和氏混着用,男人既可以用姓,也可以用氏,久而久之,丘就成为了一个姓。不过,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丘字并不
2023-05-17 11:37:00
中国最富贵的六大姓氏,从古自今名人辈出
姓氏,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自古以来,许多家族大姓都有家谱记载,中国国土面积广大,百人口数量大,其中又有许多民族,这么多百姓,自然姓氏也是有许多的,古时就有《百家姓》传世。
2023-04-17 08:49:00
张、王为何从来没有出过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明进程也非常的快速,我们国家的姓氏数量众多,在古代,同姓之人还会有自己的宗族,国人对于血脉宗族看得非常重,这一批人犹如一个大家庭一般,在古代甚至还有株连这
2024-06-12 13:51:00
盘点在中国历史上却从未衰败过的三个姓氏
中国历史悠长,衍生出了许多璀璨的文化。其中,姓氏作为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符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据《中国姓氏纪编》的统计,中国共有5730个姓氏,其中一部分的姓氏,已经被历
2023-01-14 11:47:00
为什么夏、商、周、秦的国姓后世很少有人用了
...国,同姓人相遇,喜欢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不过,从姓氏学角度来看,这句话当不得真。中国的许多姓氏尤其是大姓来源复杂,即使同姓,也未必是一个老祖宗。譬如孙姓,最负盛名的一支孙姓
2023-05-10 21: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