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8 18:40:00 来源:楠楠教育日记

老人退休之后生活变得孤单,总想着去大城市帮助自己的子女照顾下一代。还有些父母看着孩子刚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催着他们赶紧结婚生娃。原本想着小孙女,小孙子的诞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可是当教育的重任落到每一代人头上的时候,老年人们也开始疲惫了,在大城市还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场景。有网友在一家大型的教培机构门外拍了几张照片。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原来送孩子去教培补课的,已经并不是他们的家长了,而是隔代亲,也就是爷爷奶奶们。

在大城市教育的压力远远要比乡村地区更大。教育更丰富,却更加内卷,家长们也都是有能力才能在大城市落户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再闯出一片天地。可能在农村地区教培从双减之后就已经没有太多声响了,但是在大城市,几家依然有着很大市场份额的教培机构仍然很受家长们欢迎。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等孩子一放学就送去机构,简直成了一些鸡娃父母的家常便饭。可是别忘了父母也有工作,那么接送孩子去补课的重任就落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头上。

很多大城市生活的老人也渐渐的改变了观念,以前是恨不得儿女赶紧把二胎,三胎生完,儿孙满堂,得多欢乐呀,但现在有老人吐槽说一个孙子已经够我受了,看看在培训机构门外坐着的这些老人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为什么了。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在这个时间点,父母还没有下班到家也有可能去忙别的,因此送孩子补课的任务就交给了老年人。一般来说大型机构补课2小时是常态,这个2小时对于门外的老年家长们简直就是煎熬的等待。

老人不擅长玩手机,没有办法像成年的家长那样在手机上消磨时光,也舍不得去附近消费,喝杯奶茶咖啡什么的基本就别想了。于是一般都选择在教室外面干坐。他们不仅每天送隔代的孩子上下学,放学后周末也要来回送教培机构。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老人大多数又早起早睡,这个时间点其实已经到了他们睡觉的点,于是疲惫慢慢的从脸上浮现出来,有些爷爷奶奶已经在座椅上打起盹来了。他画面一转,其实也有不少空洞的中年人,唯一有一个打鸡血的家长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外婆。果然结婚早还是有好处的,在教室里面跟着孩子一起听课。

大家吐槽说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累法,这样一代代的谁也逃不过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当下的家长们并不是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辅导班上这么多未必有用,可能还会把孩子搞得厌学了,但没有办法,大城市经常是迫于从众,和一种互相攀比的压力,孩子万一上了补课班成绩就会变好了呢。

家长有钱有资源,孩子去了总比不去要好,起码多一个尝试。其实回头来看,很多高考状元根本就没怎么补课,但照样还是能考上清华北大。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实施起来又没几个敢于真正的躺平。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可以说为了搞好教育就不可能轻轻松松,如果这个家庭中是妈妈负责教育,爸爸可以躺平。但是重担就落在了单独一个人的身上也并不公平。如果家长都想先把工作搞好,那么这个担子又必然的会落到老年人身上。

这么一想,一些家长释然了,难怪最近父母也不催自己生二胎了,看到在家里妈妈辅导女儿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样子,反而有一些婆婆一个劲儿的劝说,还是别生二胎了吧,你省心,我也省心。

“一个孙子已经够受了”,教培门外坐满疲惫老人,大城市家长感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家回不去,大城市待不下去,晚年生活可想而知?
...。眼看着暗示没有用,儿媳直接挑明了。真不是自己贪图大城市的繁华,儿媳说了老家的种种好处。可是她没有说,自己从56岁,她怀老大开始,来到这个城市,17年照顾两个孩子,做家务,期
2023-01-01 14:08:00
62岁阿姨坦言:在儿子家过一次年,才明白他们过得不如我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投身于忙碌的996工作,为了在这个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他们努力积累财富,不惜付出辛勤努力,只为能在大城市中为自
2024-02-03 18:30:00
俩亲戚:一个儿子定居上海,一个辍学本地打工,晚年生活天差地别
...自己的努力终于买了房,安了家,老姑还是开心不起来。大城市真的太难。本以为的天堂,却是另一个不见底的深渊,本以为是一场美梦,没想到却是梦碎的地方。老姑不止一次叹息,都怪自己没眼
2024-07-04 11:57:00
72岁老人:儿子很孝顺,但我找了一个老人养老,很多人都羡慕
...们那么忙,她怎么好意思找人在家里闹哄哄的玩?再说,大城市也不比小县城,动不动就上别人家,一般人都不会轻易上别人家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个养老问题,让两代人都难住了。0
2023-12-20 10:26:00
你知道吗?买不起房不算啥,因为更烦恼的事情,已在各大城市出现
...成为过去式,反而有一些更棘手、更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各大城市出现,这些事情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对社会发展构成挑战。那么,具体是哪些事情呢?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一、
2024-05-25 09:05:00
万年单身的95后回老家,碰见的小学同学都二胎了
...研,你综合比较了手里的几个offer,决定不回老家,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殊不知这一决定无形中又推迟了你结婚的年龄。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会影响个体的初婚年龄。城市规模每增加1%,
2024-02-16 22:10:00
为什么很多农村老人不愿意去大城市生活?
...出什么问题,自己顾及不到,也害怕老人孤独。而自己在大城市,电器齐全,吃啥用啥都很方便,就想着让父母来城里享享福,自己也能尽尽孝心。但是在子女看来生活便利,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在
2023-01-01 14:19:00
“卷成绩”悄然没落,大城市家长又给二胎换赛道,让人意想不到
...,从而导致就业竞争这条赛道格外拥挤。不过,当下一些大城市的家长似乎回过味来,在二胎的培养和教育上,他们纷纷转变思路,转换赛道。“卷成绩”悄然没落,大城市家长又给二胎换赛道,真
2024-12-17 13:42:00
夫妻退休之后,最好别去农村养老,原因有三个
年轻时, 为了养活自己和让家人生活更好,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后来成家了,在大城市安居乐业,妻子也跟着你在外打拼。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家。等到退休的年纪,很多人可能会想着回老家养老,毕
2024-12-12 20: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周新华)“我们做到了!”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出征2025牛津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2025-11-11 08:02:00
水稻测产“四大高手”浦口同台竞技卫星竞技无人机,“画圈割稻”战遥感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高空,看不见的卫星默默记录着稻田“肤色”变化
2025-11-11 08:03:00
南京涌现一批“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点滴善举汇成河 大爱无声润金陵□通讯员马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那些善意像一束光
2025-11-11 08:03:00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文章指出,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11 07:09:00
在医学领域,孕妇的健康直接关系胎儿的健康与成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前检查项目日益丰富,其中GBS(B族链球菌)筛查成为保障母婴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11-11 07:09:00
“城市特质+群众基础”引力十足——顶级赛事频频落户,南京超“体”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秋日的南京,体育激情与城市活力持续碰撞
2025-11-11 07:29:00
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
我市首例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南京的爱心志愿者杨艳。通讯员 周海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摄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罗玉丽)昨天
2025-11-11 07:29:00
华商网讯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官网于2025年11月7日公布重庆市石柱自治县万宝铅锌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2024年9月30日
2025-11-10 14:20:00
临沂职业学院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临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申报的“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成功获批
2025-11-10 14:35:00
告别“死记硬背”,有道自然拼读&阅读与表达课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新征程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英语学习的词汇量与难度逐步提升,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高效地掌握单词、突破阅读瓶颈,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2025-11-10 14:40:00
天津一高速公路未批先建,致一企业被迫关停损失上亿元,申请赔偿9年未果
图片来源:新黄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绕城高速汉蔡路段一侧,有一座停业多年的大型厂区,由于长期闲置,内部早已荒废破败,杂草丛生
2025-11-10 14:55:00
近日,平安人寿邢台中心支公司完成一笔意外身故理赔,赔付金额达109.14万元。8月,客户吴先生(化名)在家中打扫高处卫生时不幸失足坠落
2025-11-10 15:00:00
《鲁砚谱》一书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届常务副会长蒋洪深先生撰写的《鲁砚谱》一书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制砚爱好者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
2025-11-10 15:10:00
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大名举办
图片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近日,以“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共赢——国际视野下古城墙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市大名县举办
2025-11-10 15:13:00
近期“麻醉鱼”视频引发关注。视频内容为水产商户用“鱼麻药”使活鱼安静,从业者称长途运输用丁香酚等麻醉剂可降低活鱼损耗,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保活保鲜手段
2025-11-10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