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去年春节,初二照例全家聚餐,爷爷奶奶去世后,这是老规矩了,延续了很多年。
可近几年,人越来越少。大姑身体虚弱,二叔卧病在床,老姑两口子又去了上海,老叔前年也走了,我一度以为没人来了。怕老爹老妈伤心,一大早我就拽着老公拎着东西回娘家了。
没想到,老婶一家子全都来了!
老婶,儿子儿媳妇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孙女,客厅里热闹非凡,俩孩子围着屋子嬉戏,老婶陪我妈在厨房忙活,弟弟弟妹打下手,我老爸一手搓着核桃一边美滋滋看春晚回放。
进门的瞬间,我立刻被感染了,自从女儿出国读研,家里已经好久不这么热闹了。
老婶哈哈的大笑声不时从厨房响起,她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老婶没工作,也没有退休金,她1980年嫁给老叔,因为我爸答应帮她转成城市户口,介绍人说,男方条件一般,但架不住家庭好啊,婆婆有工作,大哥大嫂通情达理,而且还能给你迁户口。
老婶动心了,那时候城市户口吃香,她嫁过来后,一直跟着老叔过苦日子,老叔身子骨弱,工资也低,全靠她蹬着小三轮四处买水果,被城管追,凌晨三点就爬起来进货,无论酷暑寒冬她都得在外边,风吹日晒。
她不怕吃苦,她最愁的是儿子不爱学习,她和叔叔都没没文化,儿子成绩也不行,从小学就是倒数。她也给孩子请了家教报了补习班可是儿子依旧学不会,也不想学,可看看其他兄弟姐妹的孩子,一个个都考上了大专,中专,大学,尤其老姑家的儿子,考上本科后,还获得了交换生的名额,去英国读了大学。
(为了方便理解,老姑家儿子称二表弟)
而表弟只能在我爸的帮助下,当了兵,本想他在部队奔个前程也好,可是他没考上军校,也没提干,四年兵役服完,回了老家。当时,老婶每次家庭聚会都羡慕的看着老姑,她儿子有出息啊,英国留学回来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刚上班月薪就大几千,比我爸高一倍,着实让人羡慕。
那几年,老姑走路都带风,到哪都昂首挺胸,直到儿子谈了对象准备买房才傻了眼。当年,上海一套房子比现在便宜太多了,可也要小200万,老姑姑父为了供儿子已经掏空了家底,哪有钱啊。
老姑和姑父想卖了保定的房给儿子凑首付,可保定的房价哪能和上海的比,就算卖了也买不起。老两口的退休金挺稳定,可管不了什么用,解决不了儿子在上海的窘迫和拮据。
看着儿子住在地下室,省吃俭用的攒钱,拼命的加班,凌晨还在熬夜,老姑心酸落泪。直到很多年后,二表弟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买了房,安了家,老姑还是开心不起来。
大城市真的太难。
本以为的天堂,却是另一个不见底的深渊,本以为是一场美梦,没想到却是梦碎的地方。老姑不止一次叹息,都怪自己没眼光,见识浅薄,总觉得进了大城市生活就好了,总觉得儿子努力几年也就好了,可是,房价越来越贵,尽管儿子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子,可他十几年一直都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即便双方父母掏空了积蓄,儿子掏空了腰包,只买到这套几十平米的老破小,学区房,儿子压力太大了。
不仅仅是房贷的压力,孙子高昂的教育费用更是吓人。

越是大城市,家长们越重视教育,从小就拼了命的卷孩子,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培训班,网课,一节课俩小时,一个月就要好几千,各种夏令营,活动更是贵到离谱,好一点的都要上万!
为了孩子以后的前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儿子儿媳妇拼尽了全力,教育投资不管多贵,眉头都不皱一下,信用卡咔咔一顿狂刷。
全家都挤在六十多平的小两室里,听着月薪好几万,身上却永远穿着一两百的衬衣,一条西裤洗的毛边了还舍不得换,皮鞋一双恨不得穿几年,因为压力大,常年出差加班,不到四十就秃顶了,大腹便便,满脸油光,灰头土脸。
老姑心疼儿子,可她没办法,她已经把所有的退休金都补贴了家用,可她和老公所有的收入加起来,只够在上海孙子补习半个月。
她尽力了。这几年,她每逢孙子暑假去夏令营的时候,总要回保定过俩月,她说只有回了自己的家,回了保定,才发现生活是多么的轻松,钱才像钱不是纸。
以前都是老婶看着老姑一脸

的羡慕,现在换老姑看着老婶眼冒金星。
老叔生前只是个普通的工人,积蓄并不多,老婶做了二十多年小买卖,老了风湿严重干不动了,可她闲不住,就在附近超市找了一个理货员的工作。工资2400。
大杂院拆迁,老婶在我妈的帮助下,买了两套房,一套三室一厅给儿子,一套一室一厅自个住。儿子复员后靠着在部队学会的汽车维修进了本市的一家汽车企业,后来进了维修部门,工作轻松,月薪六千,儿媳妇是护士,普通的小医院,一个月也五六千。听着不多,可没有房贷,车也是单位员工的福利车,十来万的七人座,又大又宽敞。
俩孙女还小,可是很听话,一个五年级一个二年级,都花不了多少钱,保定前几年早就取消了课外班,老大一直学跳舞,一个月千把块。一家人,老婶的工资就足够开销,儿媳妇每个月还补贴一千。
老婶日子过得很舒心,天天上几小时的班,帮儿媳妇接送一下孩子,其余时间都自己过,闲暇之余打打麻将,跳个广场舞,过得潇洒自在。她手里攥着点存款,儿媳妇也给她买了医疗保险,她心里挺踏实。
虽然一家人收入并不高,过的也是普通的生活,可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没有高额的教育支出,他们没有什么压力,生活的很幸福。
老婶说,这样的生活她特别知足,至于孙女以后考大学,毕业后也不想让她去大城市,就在保定找个工作挺好,而且俩孩子学习成绩都一般,没所谓,有个学上,小姑娘学个护理,剪发什么的也行,留在身边,一家人乐呵就行了。我们不指望孩子飞黄腾达,多有出息。
老婶的话,深深刺痛了老姑的心。
儿子拥有了上海户口,成了上海人。可她却从儿子身上看不出成功二字!毕竟,儿子的好多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都在二线城市住着大房子,开着几十万的车,就看老婶家儿子吧,两口子月薪不过一万出头,生活的却比儿子幸福多了。
可儿子呢,奋斗二十年,还是蜗居在几十平的小房子里,天天加班加点,还得担心被裁员,这几年能保住工作就很不错了,毕竟有不少同事都失业了,为了生计甚至去送外班,跑滴滴。
大城市是很繁华,可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承受更多的艰难,真不如小城市生活得开心自在。
老姑也快七十岁了,身体也开始出毛病了,可她还在节衣缩食的过日子,尽管在大上海大都市,方圆活动范围也就一公里。
她说,她现在挺后悔让表弟去英国了,不如就国内读完大学考个公务员,留在保定,多好啊。
我爸劝她,各有各的好,大城市眼界开阔,机会多,孩子更有发展前途。

我姑叹了口气,但愿吧,我已经想好了,孙子一上高中我就回保定,在保定养老,孩子大了,再挤着不方便。
我还能照顾自己,回保定还能攒几年钱,给孙子凑学费,给儿子凑钱换大房子。
小房子房贷要还完了,儿子琢磨着再买一套,孙子以后要成家,没房可不行。
房贷,背负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一生,到底何时才是尽头!
我问过老姑,如果还能选择,还会让儿子留在上海发展?还是留在老家?
老姑说,我一定会选择后者,可儿子,估计还会选择上海。
因为那里凝结了孩子的梦想,他为之奋斗了二十年的地方。
生活总会好的。不论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只要孩子喜欢,当妈的就得支持他。
听了老姑的话,我格外心酸,我闺女今年七月份也要研究生毕业了,她也面临着回家还是去大城市发展的选择。
我们娘俩沟通过很多次,各有各的意见,孩子肯定想去大城市,我却希望她回来考公,稳定的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的生活。
可我不想干涉她的自由。也说服不了。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选择。

一家人不管身在何处,生活的艰难还是舒适,只要努力了,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处境的?你们都是怎么选择的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