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19: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只不过袁崇焕之死极具有悲剧美学意义,有人从道德角度谴责崇祯,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无论袁崇焕死还是不死,宿命到了,明朝都是要灭亡的。只不过是灭亡于谁之手的问题。问题是这个宿命是什么?简单回答就两个字:人口。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

中国所有的王朝,最大的敌人有三:内部诸侯、游牧民族以及人口。还有一个次要一点的原因:昏君而不是暴君,这实际上还是诸侯之乱。而腐败问题从来不是最重要的,滥杀无辜忠良也不是最重要的。亡国的原因只有上面三条,什么忠良、文人等,全是狗屁。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原本就是应该的。而杀所谓忠良的朝代,早期,往往都民富国强,如汉高祖、汉武帝、秦始皇也一样;晚期,不杀忠良的,一样亡国。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

中原帝国亡国的原因,就上面三样。早期,主要是诸侯之乱,因为当时要抗击游牧民族,地方容易获得军政大权,成为独立王国,结果就像东汉末年,以及安禄山之乱等。等先在宋朝通过弱兵来强化中央集权,游牧民族就冒头了。元朝带来了行省制度更是强化了中央集权,这不,明朝直到灭亡之后,诸侯都没有翻身,结果给后金钻了个空子。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

问题是,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呢。这和忠良没有关系,而是和人口有关系。人口多了,就有一个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明朝其实是对农民最好的朝代,因为它抑制兼并,让农民获得更多更均匀的土地,但农民也因此越来越多,最后都活不下去。就有所谓的农民起义——人口灾难的总爆发。诸位看官,冷静一点,跟什么阶级斗争毫无关系,其作用只是要消灭人口而已。

请注意,农民起义,在西方是没有的。它们没有宏观的人口问题。但是,中原的每个王朝,都是在游牧民族、诸侯以及人口的围堵下完成自己周期,这是很确切的。

袁崇焕生还是死,其实和明朝亡还是存,之间没有关系。不客气的讲,所谓忠良,只不过是好的雇员而已。而治理中原这个巨大的资产,需要的是目光和理念,有这些,雇员好也得好,不好也得好。杀忠良跟解雇几个雇员有什么差别?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明朝的灭亡和袁崇焕之死毫无关系

秦朝,杀商鞅、杀白起、杀韩非子、杀吕不韦,忠良杀了一大堆,不一样统一全国。汉武帝,杀人如麻,可是呢,我们今天不还是叫做汉族吗?所有朝代,到它宿命到的时候,谁也阻挡不了,即使有陆秀夫陪葬,也是没用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角度的资讯:
明朝后期为何会彻底失去对局势的控制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其辉煌与衰落都引人深思。尤其是明朝后期,朝廷对局势的控制力逐渐减弱,直至彻底失去控制,这一历史现象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本
2024-11-16 19:52:00
万历三大征究竟该不该打
万历三大征,即明朝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和宁夏之役,是明朝在万历皇帝朱翊钧统治期间对外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这三大战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关于它们是否应该打的问题至今仍被
2024-12-08 20:04:00
分析明朝三峡口之战的胜利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常态。其中,三峡口之战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关于这场战役,历史记载显示,明朝取得了胜利。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明朝军事、政治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
2024-10-21 20:55:00
盘点导致明朝灭亡的四大罪人
明朝末期,国运衰微,内忧外患不断。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出现了四位罪人,他们的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1.魏忠贤:宦官专权,祸国殃民魏忠贤,明朝末期著名的宦官,人称“九千岁”。他利
2024-07-07 22:04:00
明朝东林党究竟是好是坏?他们真的毁了明朝吗
明朝东林党,作为明朝晚期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其影响力和争议性一直为历史学界所关注。有人认为他们是明朝的忠诚捍卫者,有人则认为他们是明朝覆灭的罪魁祸首。那么,明朝东林党究竟是好是坏
2024-11-23 19:53:00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史,明朝可以说是其中一个较为闪耀的光芒。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的君主王朝。元朝末年的统治让黎明百姓十分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带领农民
2024-01-08 15:49:00
徐达与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谁更厉害呢
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和常遇春,两位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共同为明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谁更厉害呢?这需要从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来分析。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徐达和常遇春
2024-11-13 19:03:00
朱元璋问刘伯温明朝多少年?刘伯温怎么回答的
...起伏。关于推背图的传说在民间一直非常流行,以至于,明朝也出现了一个袁天罡式的人物。作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刘伯温成为了百姓眼中的明代袁天罡。人们相信刘伯温可以预知未来,于是,便
2023-07-23 20:49:00
为什么说明朝,是华夏汉族的拯救者
从华夏汉族的角度说,明朝的贡献非常大!!!如果没有明朝的存在,从元朝到清朝长达几百年的时间,蒙古人和满人轮番统治中国,汉人的民族意识将彻底消失。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从南向北攻
2024-09-02 1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