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5:49:00 来源:戏说三国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史,明朝可以说是其中一个较为闪耀的光芒。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的君主王朝。

元朝末年的统治让黎明百姓十分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元璋带领农民进行起义。在民心的拥护在也最终推翻了大元王朝建立明朝。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但是,这颗闪耀的“星星”并没能耀眼多久,农民起义后的276年,明朝再一次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一次起义也直接导致了明朝的没落。

让后人纳闷的是,明朝建朝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更是严格把控,牢牢把皇权握在手心,为何却会就此没落?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明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与这些制度有着脱不掉的关系的。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回顾历史,我们也一起来看看这两项制度是如何压垮大盛明朝的。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一、开国皇帝重农业

明朝建朝鼻祖朱元璋本就是农民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自身很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王朝的长久、安稳发展是必须依赖农业发展的。

所以在建朝前期都十分关注农民、农业,甚至还会专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农民,保护农业的稳定发展。这些政策也从另一角度上大大限制了贪官的腐败,减少贪官对农民的剥削、压榨。

明朝发展到中期,朝廷文官因发生土木堡之变而顺势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明朝的大体政治发展方向。文官的掌权,废除了《问刑条例》,这个时候的明朝朝政就已经开始出现官员贪腐问题了。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这一条例是朱元璋设立的,主要是针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设立的规定,一旦有官员参与贪腐被查到后就会被处于严厉的处罚。而料事如神的朱元璋在拟定该法规的时候就已经预想到后期会有人想要修改改法规。所以就严令禁止子孙后代更改该法规。

掌权后的文官,不允许任何事物阻挡了自己获取权力、利益的步伐。所以就以该法规的条规极其严厉,不符合常规为理由,将该法规废除了。

限制法规一被废除,这些贪官们就开始蠢蠢欲动,贪污明朝国库收入,对待农民也是极其剥削。这样的情况下,也让明朝底层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二、瞧不起商人、严厉打压商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草根出生的农民,从底层一路往上攀爬,历经坎坷才登上高位的他,见惯了商人的阴险狡诈,打心底特别瞧不起商人。

在朱元璋看来,商人就是无奸不商、专门欺骗农民的血汗钱,通过一些歪门邪道来获取高收入。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对于商人的政策也是非常严厉、苛刻的。

不仅仅是增加商人纳税的基数,在日常生活、经商等方面也是各种限制。朱元璋觉得,商人做生意,要到处乱跑,这么来来回回地跑,会扰乱明朝社会的安稳性。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但是,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对商人的极其打压才导致明朝走向没落的。对商人进行严苛的经济打压、限制商业流动性、增加商业纳税费用等等。

这些都导致原本已经基本稳定的税收出现了各种监管问题。这些政策,更是直接导致明朝的商业贸易进入“寒冬”甚至是停滞不前。

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商人的发展才迎来一个“春天”。明朝的棉花、布料、纺织品在海外市场得到畅销,这也为当地带来大量的经济财富。看到商人带来的利益后,部分官商结合团体力量成为了商业势力发展的代表、靠山。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土地兼并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以江南为例子。从农业发展角度来看,江南地区可谓是一个妥妥的鱼米之乡,但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也被迫改造成为了桑棉生产地。而这也大大降低了明朝的农业发展和粮食产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被迫沦落成流民,也为后期的农民起义埋下祸根。

三、对基层严格控制

为了可以维合整个明朝的稳定局面,巩固皇权,明朝对基层也实现很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要求把商人、农民、流民等等不同身份的人都记录整理出来。

而一旦自己的户籍被登录在册是没办法再进行更改的,户籍变更更是需要出示各种证明。一旦有人违反了相关的法规,轻一点的处罚就是坐牢,最重的处罚就是抄家甚至是斩杀。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但是,这一制度的推行也阻碍了人们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机遇,更是增加了农民对明朝统治者的不满。加上中央与地方的征税分配出现严重失衡情况,这也让户籍部门开始把“魔爪”伸向百姓,想方设法压榨百姓的钱财,这也让百姓对明朝统治心生怨恨。

明朝中后期,崇祯皇帝为了可以开源节流就开始在农业税上耍小聪明。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国库收入中,农业税收就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多,这也让百姓的税收负担过重。万历皇帝后期,多地出现涝灾、旱灾,农业收入大大降低,国库收入更是入不敷出。

明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分析

明朝的兴起在于农民起义,但是它的没落是从“基层农民”开始的。朱元璋建朝初期,初心不忘,十分关注底层的生活,但到了后期,一些只在乎个人利益的官员修改了国家的政策,增加农民赋税。这样的做法损害了底层百姓的利益也直接摧毁了明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称为“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行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就因受到了秦军的镇压而失败。那为什么这样一次大规模的起义最后会以
2023-03-14 21:00:00
古代的山东虽不出皇帝,但孕育了众多皇后与文化名人
...历史统计,山东地区是除去四川安徽两个省份以外,发动农民起义最多的地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参考的正是北宋时期,山东郓城县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宋江在1119年发动反抗官军的起
2023-09-08 20:43:00
分析唐代羌族起义和“神策军”成立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不满情绪愈加高涨,出现了多次大规模民变,其中以羌族起义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二、起义过程羌族起义的发生主要集中于唐朝的陇右地区,地处今天的甘肃、宁夏、青
2023-05-20 05:31:00
宋朝为何未出现超大规模农民起义?
...封建王朝,秦末有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有黄巢起义,元有红巾起义,明末有李自成张献忠,清末有太平天国。这些农民起义直接的推动了一个朝代的灭亡,一个新朝的
2023-10-03 14:22:00
中国古代的起义最重要的是哪几个
...吴广起义:-意义:这是秦朝统一六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尽管起义最终被镇压,但它催化了秦朝的灭亡,为汉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2.新朝末期的赤眉军与绿林军起义:-意义:这两大
2023-09-12 19:09:00
客观分析太平天国被灭的三大原因
...争爆发后约10多年,正直内忧外患时期,客观上为大规模农民起义造成了条件。太平天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民间械斗,由于村之间,客家与土著之间的民间械斗,造成了民间好战,群体响应,较
2023-06-26 11:51:00
秦末农民起义产生了哪些影响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接下来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统治时
2023-10-18 14:56:00
八百多年的周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农民起义?
...达到,而且不管是因为什么灭国,这其中都穿插着大量的农民起义,甚至很多王朝直接灭亡于农民起义。而整个周朝统治时期,从来没有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过,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探讨
2023-04-20 20:28:00
元朝末期农民起义的背景、契机与影响
元朝末期,各地频繁爆发农民起义,元朝的统治不断受到威胁。最终,以朱元璋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政权。至此,历史上第一次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覆灭,建立不到百年的元朝帝
2023-09-16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