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12: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因”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彻底爆发,这场军事政变迅速让大唐由盛转衰。河朔三镇除安禄山之外,其余节度使均起兵谋逆。他们嘴里说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杨玉环这对奸臣佞贼。可天下大乱之后,四海诸侯并起,其本质还是想推翻李家王朝。在此危难之际,郭子仪挽狂澜于既倒倒,扶大厦之将倾,用了近9年时间平定叛乱。

可悲可叹,彼时的大唐饿殍遍野,家家户户门前挂白幡。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唐玄宗与宰相杨国忠、宠妃杨玉环,以及一干禁军从长安慌不择路的准备逃向巴蜀。行至马嵬坡时,天策军大将军陈玄礼纵容属下斩杀奸相杨国忠,还逼迫唐玄宗缢死了杨贵妃。不过安史之乱结束后,陈玄礼跟随唐玄宗回到长安,居然还得到一等公爵封赏,且得以善终而亡。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那么,杨玉环难道不是唐玄宗最爱的宠妾吗?一个小小的禁军统领陈玄礼纵容属下杀死杨国忠,又逼死杨玉环,为何还能得到善终?其实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乃唐玄宗没有将陈玄礼就地正法的重要细节。

“后果”

将时间拨回千年前的唐朝,公元756年,东都洛阳沦陷,眼看着安禄山带着数十万雄兵直逼京师长安。唐玄宗带着内阁、宠妃杨玉环、太子李亨,意欲从陕西省兴平市一路向巴蜀逃窜。行进至马嵬坡时,陈玄礼与太子李亨,宦官李辅国商议——必须要将杨国忠、杨玉环这对兄妹俩就地正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随后士兵冲将上去,把杨国忠乱刀砍死,陈玄礼继而再三请求(胁迫)唐玄宗诛杀杨玉环。结果大家也都清楚了,马嵬坡前杨玉环香消玉殒,唐玄宗也是无可奈何。

太子李亨至此与唐玄宗李隆基分道扬镳,年逾古稀的李隆基带着高力士、陈玄礼,一路向西北进发。公元757年,唐玄宗结束了为期近两年的逃亡生活,由成都返回长安。居住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的兴庆宫。

据《旧唐书》所载,回到长安之后,唐玄宗日夜思念杨玉环,他多次希望高力士、李辅国,将杨玉环的遗柩从马嵬坡运往长安,以缓解日思夜想之情,却遭到这两位宦官的拒绝。可是,那位一手杀死宰相杨国忠,又逼死宠妃杨玉环的罪魁元凶陈玄礼却依然活蹦乱跳。唐玄宗之所以对这个“仇人”既往不究,无非也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李隆基识大局

李隆基并非是不明事理之人,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彻底剿灭韦后。荣登大宝之后,李隆基设计除掉日渐膨胀的太平公主,无论对内对外,唐玄宗于我国历史上并不算太过昏庸的帝王。然而大家想想:陈玄礼为何要迫使唐玄宗缢死杨贵妃,这一切难道真是陈玄礼一人所为,还是背后另有主使?

原因并不复杂,杨国忠作为天下头号大奸臣,上至百官下至黎民都清楚,安史之乱乃是杨国忠一手促成。杨国忠和杨玉环在当时情境下是非死不可,陈玄礼只不过当了个“传话者”,其幕后主使则是太子李亨。

不少名人大家早已经将安史之乱的细节研究得无比透彻,他们觉得李亨想效仿唐玄宗青年时期的壮举,来一场翻版的唐隆之变。除掉杨国忠等于削去唐玄宗一臂,缢死杨玉环便能彻底击溃这位古稀老人最后心理防线。君不见,杨国忠、杨玉环殒命归天之后,太子李亨立马跑到朔方灵武即位。唐玄宗清楚,想要杨国忠、杨玉环命的人并不是陈玄礼,太子李亨才是其幕后主使。陈玄礼不过是一介武夫,也并非世家门阀之后,这点唐玄宗还是拎得清。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陈玄礼乃李隆基的“救命稻草”

陈玄礼虽官职不显赫,可陈玄礼乃是天策大将军,天策军就是唐玄宗的“私人保镖”,唐玄宗还要倚仗陈玄礼一路庇护,才能安全逃往巴蜀成都。回到长安,朝堂之上早已改换门庭,且李隆基早身边也只有陈玄礼手中这二三百人天策军。

至少唐玄宗活着时,他还要倚仗陈玄礼手中这批人以防万一。风云诡谲的长安,可不是那么好混下去,陈玄礼就是唐玄宗身边为数不多的助力。

杨国忠、杨玉环之死,与唐玄宗也有脱不开的干系。

奸相杨国忠数十年如一日鱼肉百姓,骄奢淫逸,李隆基不可能不清楚。然而唐玄宗需要杨国忠顶在最前方,吸引大家的火力。究其根本,唐玄宗也并非善茬,从50岁之后李隆基便乐不思蜀,每日不想上朝,养了一帮子歌舞伎,寻欢作乐。唐玄宗需要像杨国忠这样的奸相,不仅可以平衡朝堂之争,还可以将杨国忠当成最坚实的挡箭牌。加之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也要负60%以上的责任。当安史之乱彻底来临之际,唐玄宗也必须要拿出雷霆手腕。挡了这么多箭,挨了这么多刀的杨国忠终于没有利用价值了。

性命攸关之际,即使是宠妃杨玉环也没有什么不可舍弃的。与其说陈玄礼是逼迫唐玄宗杀掉杨氏兄妹,倒不如说唐玄宗被这二人推波助澜完成了此事。

“总结”

以下是《旧唐书》两段截取。

嗜饮博,数丐贷于人,无行检,不为姻族齿。年三十从蜀军,以屯优当迁,节度使张宥恶其人,笞屈之,然卒以优为新都尉。罢去,益困,蜀大豪鲜于仲通颇资给之。久之,调扶风尉,不得志。”

刑部尚书颜真卿上疏,以为:“...昔林甫虽擅权,群臣有不谘宰相辄奏事者,则托以他事阴中伤之,犹不敢明令百司奏事皆先白宰相也。陛下傥不早寤,渐成孤立,后虽悔之,亦无及矣!”载闻而恨之,奏真卿诽谤;乙未,贬峡州别驾。

笔者虽未有从史料中找到杨国忠和唐玄宗不和的记载,这两段《旧唐书》的节选已经明确告诉后人:唐玄宗非常清楚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立即追究杨国忠的罪过。唐玄宗正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国忠、杨玉环成为李隆基最为结实的挡箭牌。将他们二人推出去,便能让唐玄宗与安史之乱摆脱干系。

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为什么能活到善终?

综合以上几点,唐玄宗没有必要对忠心耿耿的陈玄礼痛下杀手。一来,回到长安之后,陈玄礼是唐玄宗身边为数不多的既战力。二来陈玄礼顶多算是个帮凶,真正想要杨国忠、杨玉环性命的则是太子李亨,还有其他一干宦官。可是,死掉两个挡箭牌对唐玄宗又有何大影响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4:13: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隆基和李亨之间有什么恩怨
...、提倡文教的一代明君李隆基,而开元之治晚期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却失去了当年的智勇与英睿。年过五旬之后,他误信佞臣奸党、生活奢靡腐化,导致了朝政疲敝、臣子反叛、武将弑妃、亲信被
2023-07-03 22:18:00
杨贵妃为何会惨死马嵬坡?杨玉环的悲剧,其实就是李隆基造成的
...世民用贞观之治创建而来的坚实基础。而作为后世子孙的唐玄宗李隆基,更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大唐荣耀之世开启至最高境界,成为了抛物线的最顶端。那时候的大唐,是多少国度为之崇拜的
2024-10-22 19:03:00
唐玄宗与杨玉环:爱与权力的交织
公元737年,失去宠妃武惠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听说儿子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心中动了歪心思,可杨玉环毕竟是他的儿媳,李隆基也无法厚着脸皮向儿子讨要,但没过多久,李隆基就想出了一个
2023-09-21 20:00:00
李隆基的悲喜人生:开创盛世与晚景凄凉
历史书中的唐玄宗李隆基容貌俊美、精于六艺,在自己的壮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整个唐王朝走向鼎盛,我们却很少知道,晚年的李隆基在经历了臣子发动安史之乱、将领逼迫赐死爱妃、被亲生儿子
2023-11-11 07:46:00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此落下帷幕,而强盛的唐朝也由此由盛转衰。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也在马嵬坡上香消玉殒,命丧黄泉。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唐玄宗
2023-05-31 14:31:00
太子李亨为什么要篡位呢?
...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看似李亨篡位很不道德,但参照唐玄宗对前任太子、几个儿子的态度,李亨这样做估计没有人会指责他。李亨,风流的才华皇帝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李亨的生母和李隆基是
2023-06-27 11:37:00
唐玄宗:盛世的缔造者与瓦解者
...了顶峰又快速的衰败,任何人都无法再扭转乾坤。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今天我们就翻阅历史,去看一下这位千古一帝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
2023-09-05 21:45:00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并非安禄山,而是李隆基
...导致了中原地区再无染指西域的可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更是被拉下“神坛”,从以前高高在上的“圣人”,到被人嫌弃,甚至亲生儿子也对他冷漠无情。以至于后世不少人认为,李隆
2023-06-05 10:31:00
揭秘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互不信任的父子,最终相杀
...以致于民间会有“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例如最近以唐玄宗朝天宝三载为背景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我们可以很显然的看到唐玄宗李隆基对太子李亨充满着防备,不仅对其有着诸多限制
2024-03-11 15: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