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把青铜刀 一尊硬陶鬲 从生产工具看商代文明四方交融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6 14:43: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今天(26日)上午,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殷墟博物馆新馆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个基本陈列和4个专题展览、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集中展示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套考古出土文物。商王朝以中原为核心统治区域,经由盘庚迁殷和武丁中兴,积极向四方拓展,发展为占地千里的强大王国。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诗经《玄鸟》篇以文字记载了四方小国向商朝朝拜的盛况。而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的铜马首刀和硬陶鬲,则以自身造型的地域特点,诉说着商文明与四方部族形成文化交流的历史故事。

青铜刀,是殷墟考古发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器物,也是殷商时代人们日常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其中,手柄处有着兽首造型的刀具却并不多见,它们见证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与商代文化的相互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岳占伟:马首刀是非常典型的草原上出土的文物。

除了铜马首刀,骑马所用的弓形器等一些同样具有北方特色的器物也在殷墟被发现,它们随着民族间的交流进入了商朝的都城。

殷墟博物馆新馆中还展出了具有四方特点的陶鬲,来自西方的陶鬲,鬲足丰满圆润,东方陶鬲的鬲足较为匀称,南方陶鬲的鬲足则极其纤细。殷墟出土的这些足型不一的陶鬲,反映着商朝与四方文明的广泛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岳占伟:陶鬲的足非常细,还向外撇着,这种是湖北的一个遗址,叫毛家咀遗址,是他们那个地方的典型器物。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来自四方的陶鬲都能汇聚在殷墟,离不开陶鬲本身的功用。商代的远行路途漫长,作为炊具的陶鬲往往被人们随身携带,从遥远的家乡来到了商王朝的都城。

商文明形成了璀璨的青铜文明,是为四方之极,深刻影响着四方文化的进程。同时,商王朝也不断吸纳多姿多彩的四方文化,东方的陶器、北方的马车,凡此种种四方文明的特点,与商王朝交流、交融,丰富着商文明的内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建一局建设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正式开馆
...浸式数字展。殷墟遗址博物馆展厅一角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尊宝鼎镇中华殷墟遗址博物馆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工程,2021年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
2024-02-28 11:55:00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出土文物,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解密并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
2024-03-01 18:20:00
陕历博重磅新展用青铜器回答“何以中国”
...史博物馆找到了这场宏大叙事的三条线索:彩陶、玉器、青铜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在经过一年半精心筹备后,陕历博“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吉
2025-05-17 13:20:00
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
...火的燎原之路”“融合:江河汇流的文明脉动”“承脉:青铜时代的文脉接力”三大主题单元,汇聚草堰港、东山村、凌家滩、寺墩、良渚、福泉山、西街遗址等众多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呈现江南地
2025-08-13 07:45:00
解码商文明,纪录片《寻古中国·寻商记》今晚开播
...、如何走向繁荣并凝聚四方等历史之谜,并通过深入解读青铜礼制和甲骨文字,揭示商文明密码,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与深远影响。河南郑州商城书院街遗址俯瞰 《寻古中国·寻商记
2025-03-03 15:01:00
...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馆内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有不少文物是首次亮相。总台记者 王涛:殷墟博物馆的新馆颜色呈现青绿色,造型
2024-02-26 17:27:00
中国的青铜器在历史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关于青铜器,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问题:青铜器是什么颜色的?估计,如果曾经去过博物馆,看到过青铜器的人,已经在抢着回答说"青色"或"黑色"。对化学了解更多的人,就会说,青铜是金色的,
2024-09-02 11:50:00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真实身份是谁
...铜像三星堆,只有一个青铜大立人。世界上,也只有这样一尊神人青铜像。独一无二。可见,其身份、地位,无人可及,无人可超越。他,在三星堆文明2000年的历史中,一直是最高的存在。理
2024-09-29 13:55:00
...范化器具称之为“礼器”。近日,一批夏、商、周三代的青铜礼器,正在良渚博物院展出。它们跨越了数千年光阴,静静述说着青铜时代的中原故事,以及中原与南方自古以来的文化情缘。这些来自
2023-07-14 10: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