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感慨元朝覆灭时,为什么有那么多汉人为蒙古人殉国?实际上说准确一点,应该是汉人的地主和士大夫们殉国的特别多。
在《元史》当中,粗略统计一下,在元顺帝的后期,为元朝自杀死难的进士就有42人,要知道整个元朝对于科举是很消极的,前后只进行过16次的考试,收录的人数也是相当有限,这42人几乎快要把元顺帝至正年间的进士都给算进去了。
不止是自杀,这些人在帮助元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那也是非常卖力气,表现的远远要比明朝灭亡的时候积极多了。《元史》当中就多次记载,当地的士绅们英勇异常,亲自领着家里的人跑到前线去和农民军死磕,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给当时的农民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亡。话说当年南宋灭亡的时候,也没见到这帮人有这么大的反应。从这可以看得出,在元末的历史时间点,坚决维护元王朝是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们共同的想法,甚至这些人是抱着和大元朝共存亡去的。
元顺帝跑到草原上的时候,还有一大群汉人拖家带口跟着一起跑到了草原上去找自己的主子,这些人也跟着元顺帝在草原上东奔西逃,直到捕鱼尔海之战被蓝玉一次性打包之后,才算是逐渐的消停下来。
这些汉人知识分子这么维护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说实在的就是因为他们都被忽必烈给宠坏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就表示说“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个“宽”被很多人给理解成了宽松,可实际上这个宽是那种不管底层人死活的宽。元王朝的统治者们毕竟水平有限,虽然国家的疆域很辽阔,但是基层管理上就是一个放羊的态度。元朝执行的是包税制,税收的事儿是完全交给了当地的士大夫、士绅们,这些人只要给朝廷交过税,那么他们在地方上甭管怎么祸害人,元朝廷的是不管的,这样的“宽”,小人肯定会喜欢了。
元末的很多儒臣们对于新建的明王朝也是非常的不待见,以至于在修《元史》的时候把朱元璋给写成了贼,这要是放到清朝,那估计早就送上九族大礼包了,就连孔府的衍圣公也是一样瞧不起朱元璋,明太祖刚开始叫他来,他还不去,反而对草原上的元廷是挤眉弄眼,最后是朱元璋发飙了,这才赶紧跑到了南京去。
对比一下,明朝垮台的时候,这些人和刚入关的满人们也是一个态度,无论是北方的地主们,还是南明的大臣,都把农民军当成主要的敌人,甚至还觉得清朝是帮自己来剿匪的。顾城先生在《南明史》当中就提出,明末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最后这个矛盾失控,演变成了民族矛盾。而这一点,放到元末那些整日自称圣人门徒的士大夫身上,也是一个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