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林 雍
2月9日,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麦芽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段细黑正在熬制麦芽糖。灯光下,只见他反复搅动,去除麦芽糖中的水分。锅中的糖色逐渐由浅变深,拉勺挑动下,麦芽糖变成万缕千丝。
制糖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好的糖,随便扯出一丝,香甜可口,柔糯如脂,一经冷却,硬若冰块。”段细黑说,每年春节前后,是他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段细黑就开始做麦芽糖。“忙的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熬糖用的糯谷都堆到了房梁那么高,九江吴城、都昌等地的顾客排着队前来购买。”段细黑告诉记者,一年中,做糖的时间只有小半年,一般中秋节后才开始准备。
几十年过去,曾经只有逢年过节才吃得上的麦芽糖,逐渐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为了留住这份甜甜的年味,段细黑和老伴把制作麦芽糖的技艺传承下来,这家小店也成了联圩镇唯一一家手工制糖店。
发大麦、浸糯米、打浆滤渣、出糖……麦芽糖制作的过程,段细黑烂熟于心。在秉承古法工艺的基础上,段细黑也紧跟时代变化,将麦芽糖与苞米、花生、芝麻等混合,开发出不同风味的产品。每年都来买糖的市民段显骏说:“来这里买糖感觉很亲切,混合苞米的新品,吃起来甜丝丝的,酥脆爽口,这才是过年的味道。”
“很多都是年轻的回头客,他们爱吃传统小吃,找回小时候的味道。我的生意一年好过一年,日子也是越过越甜。”段细黑说,小店每年要卖出2万公斤糖,一年收入7万余元。春节过后,他准备扩大经营规模,争取把收入再往上提一提,将制糖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