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9:1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三更灯火五更鸡”,唐代颜真卿在勉励青少年刻苦学习的诗句里,提到了古代夜晚最重要的计时方式,打更。打更是中国特有的古代计时方式。三百六十五行,唯有打更人是最为特殊的。

打更人一般只会在黑夜降临以后开始走街串巷,古代很少有娱乐活动,因此夜晚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休息的时间。古代人按部就班的过着简单的生活,为什么到了夜里也不能好好睡觉呢?

打更对于古代而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又为什么非要在深夜里打更,难不成古代人不喜欢安静的睡觉吗?并不是这样的,古人的智慧远远比我们想的要厉害,打更里蕴含的智慧更是令人折服。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古代的夜晚

相比起现代夜晚的灯红酒绿,古代的夜晚就相对无聊的多。古代虽然有照明工具,但是大多穷苦百姓是用不起的。蜡烛这种如今随处可见的东西,在古代也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把它点到天明。

所以说古代人的夜晚一般只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就是蒙上被子睡大觉。这一种也是最多古代人所选择的,他们白天在地里干活,到了晚上自然要好好休息,等待五更天以后继续起来工作。

第二种就是那些穷苦人家的读书郎挑灯夜读。“寒窗十载无人知,一朝闻名天下传”,对于古代人而言,能够实现阶级变化的唯有科举一条路,于是夜晚里也会有很多读书人在挑灯夜读。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所以古代穷苦人家其实是用得起蜡烛的,只是不舍得用这么贵重的东西罢了,但是为了孩子之后能够飞黄腾达也会咬着牙买了。当然除此之外那些文人墨客,也会邀请三五好友一起在夜晚聚会。

他们会一起谈天说地,共同享月,古代的生活虽然压抑,但是这些文人墨客似乎总有办法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排解往日的压力,也算得上是一种夜生活的体现。

这第三种选择一般都是穷人碰不到的,那就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去逛花柳之地。夜晚的青楼总是会亮着灯来吸引那些贵客,他们在里面与舞姬喝酒玩乐,纵情享受权力带给自己的好处。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夜晚除去那些有钱人家以外,也就只有花柳之地会灯火通明。纨绔子弟们在里面寻欢作乐,也就成为了古代人夜生活中的第三个选择。那么既然如此,又为什么需要打更人来打更呢?

打更的出现

打更人是如何出现的呢?查阅资料得知早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就已经出现有打更人这一特殊的职业了。也就是说它的出现时间会更加早,具体的诞生时间我们已经无法知晓。

但是三百六十五行工作,每一行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打更人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吓退鬼神,所以这个职业一般只会给那些对时间极为敏感,且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的人来担任。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当然有的时候,朝廷会让一些老人来担任这个活。打更人对于时间的把控要十分精准,也就是说当有人问起他这是几更天的时候,他要能准确说出,错了时辰则会被当场卸任。

古代较为信奉鬼神之说,黑夜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百鬼夜行之际。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中气十足的人来吓退他们,让这些鬼神不要靠近普通百姓的家中,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安慰能够好好睡觉。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驱鬼方式出现了,打更这样一个普通的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普通老百姓,却成为了古代老百姓生活里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更声来确定时间,起床干活。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通常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打更人手持铜灯棒槌和锣鼓,一声一声的更响在夜晚响起。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的,现实里的打更人敲更时间和频率是有严格规定的。

例如一更天的时候是很重的敲一下,然后再敲一下,嘴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五更天的时候是很重的敲一下,然后再敲五下,这个时候口号就变成了“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那么这些打更人又是如何判断时间的呢?其实一般会看天上的星辰移动,判断如今是几时。还有的人会通过水滴的方式来判断,最简单的就是燃一炷香,然后根据香的燃烧情况来看。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只有掌握这些技能,他们才能够很好的报时,用现代的话来说,打更人就是最早的“闹钟”,提醒着人们日落而息,日起而耕。那么除此之外,打更人还有哪些作用呢?

打更的作用

前面提到打更人可以帮助人们更快的判断时间,这是它的作用之一。它另外两个最重要的作用,要从打更时喊的口号里来了解。

第一个口号喊的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其实也是因为古代的房子多是用木头所做,很容易就会被点燃。而那些白天打工的读书人,晚上要熬夜苦读,就会点燃蜡烛来照明。

“忆昔壬午杭火时,焚户四万七千奇”。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蜡烛这个东西点过的人都知道它的烛光是十分昏暗,人在这种情况下看书看久了就会产生重影感,一不小心就会撞倒蜡烛。而桌子上大多是读书人的书籍纸张,很容易就会燃起大火。

打更则很好的提醒了这些读书人不要疲惫要小心,不要把自己家里点燃了。一更天的时候,正是人们最为困倦的时候。所以打个人才会喊出“小心火烛”这样的话语,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

第二个作用就是二更天喊出的“关门关窗,小心防盗”。古代有一些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因为做贼心虚,一点点响动就能把他吓跑。

“何处难忘酒,南洲盗贼多。”

中国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这个时候猛然听见了打更人的更声,这些小偷就会被吓得落荒而逃,从而也保护了老百姓的财产安全。同时,打更人喊出这句话,也是在提醒那些粗心大意的人家赶紧关门关窗,避免财产损失。

总结

打更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在如今已经销声匿迹。不仅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更是因为如今社会秩序稳定,已经不再需要人去警醒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偷窃者了。但是不得不说,打更这个职业对于古代人而言十分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人晚上熬夜是为了什么
...的人在干什么呢?可以说现代人主要熬夜是为了娱乐,而古代人主要熬夜是为了工作。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小家庭都会熬夜,男子在积极的耕作,女子进行织布,可以说古代的税收是非常的重的,
2023-05-17 11:45:00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呢
...事”或者我们常听到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另外,古代人大多迷信,相信打更人每天晚上提着灯笼打更敲锣,还有驱鬼的作用,所以打更人也是成为了古代少数一年都没有休假的工作。
2023-05-20 14:36:00
揭秘:古代无闹钟,人们如何准时起床?
...的方法对很多人都非常有用。但是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就是古代人没有“闹钟”,他们靠什么方法按时起床呢?英国的最特殊!那么他们究竟用什么方法让自己起床呢?下面就让小编一起来带大家看看
2024-04-20 12:30:00
古代打更人是如何计时的?古代计时方法是什么?
...的。那么打更人是靠什么去计算时间呢?这就不得不夸赞古代人的智慧,他们为了计算时间,发明了不少的工具,例如:漏刻,沙漏,燃香,日晷等等。据中国殷商甲骨文记载,殷商时期他们就已经
2023-05-14 10:49:00
古代的“鸡人”是一种什么职业?
倘若说起古代人的晚上生活的话,人们都会觉得十分无趣,因为古人们晚上基本不出门,更何谈夜生活。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保证了古人们的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当然,说起古人的晚上,人们想到的不
2022-12-17 16:46:00
古人深夜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
...话。打更是古代的一种职业,相当于真人闹钟,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手表手机,人们不知道时间,于是为了能准时的知道时间,就必须要有打更人进行整点报时。可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报时的话,古人
2023-02-02 14:22:00
打更人的历史究竟从何时开始的
...问了,打更人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这个其实很有讲究,古代人计时,一般用漏壶,一般也会标有刻度,加满水之后通过水位变化,来观测时辰的变化。当然古代人也会用点燃一炷香的方式,来计算
2024-04-27 09:47:00
更夫会不会影响到古人的睡眠呢
...,或者是“打更的”。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古代人晚上睡觉遭得住这种敲锣声么?毕竟睡觉的时候被吵醒会很烦躁,而且打更还不是一次两次,一夜之间会有5次,也就是“五更”。试
2023-05-20 15:11:00
古人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文化习俗却一代代流传下来,还职业化出现了更夫,你说古代人是不是很有智慧?一,古代晚上打更的原因1,预报时间,古代没有钟表,人们白天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角度,以及东升西落的高低变
2024-07-01 2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