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学会主动学习、热爱运动、乐于劳动
五育并举让孩子受益终身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滠口小学校长潘慧玲和学生们在一起。
校长名片:
潘慧玲,武汉市高效课堂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黄陂区优秀教师,黄陂区学科带头人。
□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滠口小学校长 潘慧玲
如何真正落实五育并举、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时代给每位教育者的一道思考题。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认为坚持五育并举是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发源地,学会主动学习、热爱运动、乐于劳动,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 各科老师不布置
纸质家庭作业
“减负增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我认为,核心在于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我们学校里,孩子们没有家庭作业。我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在校时间让孩子完成作业,及时指导,不布置纸质家庭作业。学校实行年级学科组长负责制,带领本学科教师“钻研教材”与“研究学情”齐驱并进,利用在校课后服务时间实行走班教学,有效开展学生辅导活动。我们关注学生因家庭、自身等形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在“我参与 我进步 我快乐”的氛围中激发终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使每个孩子都取得不同的进步,这也是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
“你最喜欢上哪个老师的课?”“你的作业多不多、难不难?”……每天中午在食堂就餐,我都会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了解各班学习情况,听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每学期,我还会在学校家委群里随机访谈家长代表、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只有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真正地能让“减负增效”在我校落实。
在我们的坚持下,学校各科中心教研组扎实开展活动,着手特色作业设计,我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黄陂区先进教研组,同时被推荐参加武汉市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先进教研组评选。
■ 课间,老师把孩子
“赶”出教室
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孩子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坚强的意志。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能为孩子健康、快乐的人生夯实基础。
我特别重视校园的“阳光活动”。有一次,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两名学生因为体力不支被老师搀扶到办公室休息,这一幕让我感到很心疼、很担忧。于是,第二周的全体教师会上,我要求学校体育教师设计好每周一至周五的“阳光活动”,让学生每天都能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秋季还要开启晨跑活动。课间十分钟,老师必须把孩子“赶”出教室,引导孩子“动起来”。
现在,我们学校成立了足球队、篮球队,年组小型跳绳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学校还是“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每月,每位体育教师会在本年级学生中组织开展一次小型体育活动,学生参与率100%。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努力把热爱运动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
■ 对家长进校园
替孩子做清洁说“不”
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让学生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都与劳动有直接关系。
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时,我站在校门口,发现几个家长带着拖把准备进校园帮孩子做清洁,我急忙阻拦。可家长说:“我们是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孩子太小不会劳动,我们自发来顶替孩子做卫生。”我立即在一年级教师群中提醒,强调“禁止让家长顶替孩子入校劳动”。随后,我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重申,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老师要引导孩子从小积极参加劳动,结合劳技课让孩子学会劳动技能,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锻炼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结合学校与家庭的不同情境,我校制定了学校、家庭劳动清单。三至六年级学生自带餐盒就餐,就餐完毕自己在学校清洗餐盘。每天的教室清洁活动和每周一次的“爱我班级”劳动活动中,孩子们自带清洁工具洗洗刷刷,每周晒出“劳动场景”,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苦与乐。
我校也是“5L+劳动实验校”,部分孩子在劳技制作方面体现出“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那一幅幅劳技作品也是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也必将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坚定,更加热爱生活。
■ 用心呵护陪伴孩子
阳光成长
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除了身体健康,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灵。小学校园就应该是一个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拥有快乐童年的大家庭。我每天都会在孩子们身边转一转,观察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玩什么、烦恼什么、听什么歌、看什么动画片。每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议上,“分享我的呵护小故事”也是固定的一个环节,从一个个育人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用爱心陪伴着孩子阳光成长。
有一天,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哭着走进我的办公室,我问他怎么了,他却不说话。我轻声细语地告诉男孩,不要害怕、不要有顾虑,“校长妈妈一定会帮助你”。于是,男孩说出了他的委屈——他和同学闹了矛盾,心情很差,不想学习,甚至吃饭睡觉都提不起劲来。我和他交谈了很久,安慰他,还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深入沟通。我让孩子保存了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心里话随时通过短信传递给我。
后来,男孩与同学和好如初,心情和学习状态都很不错,我感到非常欣慰。其实,和同学闹矛盾这样的小事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一件让他感到“沮丧”“绝望”的大事,老师和家长要细致耐心地关注孩子,“蹲下来”给他们帮助,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育人责任重大。未来,我会和同行者一起探索,在“五育并举”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