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讯 (记者 秦思思 通讯员 冯颖)9月23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龙大轩教授新著《重新认识中华法系》正式发布。新书发布座谈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科普基地举行。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系龙大轩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次系公开正式出版发布。
据了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旨在打造国家级高端学术品牌,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体现相关学科领域最高水准的学术力作。文库每两年评审一次,2022年度共43所高校65项成果入选,西南政法大学是重庆地区唯一入选成果高校。
据《重新认识中华法系》作者龙大轩介绍,该书是综合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法系进行的重新认识,系统论证了中华法系不同发展时段的主要体系结构,对中华法系的研究范式、体制流变、精神特质、时代价值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认识,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理论和观点。
中华法系是以律令为中心的法律系统吗?“诸法合体”是中华法系的形式特征吗?中华法系真是一套不具有确定性的“卡迪式”法律体系吗?谈及写作缘由,龙大轩表示,自20世纪以来,学界关于中华法系的研究不绝于史,相关论著云涌风飞,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仔细爬梳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难免有遗珠之憾、可商之论。他认为法系研究应该注重法律内在的文化基因问题,这是尤为紧要的事。
发布座谈会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那么,是什么样的文化基因使得中华法系变得“长寿”,如何将这样的基因传承到当代法律系统中来?龙大轩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认为,要解答这些学术疑问,“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龙大轩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就上述问题进行反思,在《重新认识中华法系》中形成了一些新观点:中华法系的渊源流变三段论;中华法系以“和合”为总体特征;“仁”为中华法系的文化基因。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院长谭宗泽教授表示,《重新认识中华法系》厘清了中国传统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勾勒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整体风貌与核心要义,展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史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为法律史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