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学习时长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投入,往往被期望能够促进成绩的提升。但学习时间是否越长越好?相同的学习时间,能否带来相同的学习效果?不同类型学生,学习时长堆砌带来的效应是否一致? 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业成绩间的关系并非单调递增,当学习时长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学业成绩不再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提升。由上图可知,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当学生每周英语学习时间在8小时内时,随着学习时长的增加,英语成绩不断提升;但当每周英语学习时间超过8小时后,随着学习时长的增加,英语成绩不再稳步提升,开始出现波动。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当学生每周数学学习时间在10小时内时,随着学习时长的增加,数学成绩不断提升;但当学生每周数学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后,随着学习时长的增加,数学成绩反而在下降。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学习时间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时长的堆砌,或多或少都能带来知识的增长。但实际上,过度强调学习时长会束缚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成为“时间的囚徒”。 事实上,学习时长是成绩提升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高效的学习最终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品质,如何高质量利用时间比学习时长的简单堆砌更加重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约翰·卡罗尔提出了著名的学校学习模型,认为学生学习效果是一个由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学生能力、教学质量共同决定的函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