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豫健”二十四节气•小寒丨“小寒”不寒 暖胃食谱已送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5 19:16: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结晶,不仅是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典藏”,也是保持健康体魄的秘宝。《“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大河网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推出“豫健二十四节气”主题策划,针对不同人群给出专业指导,擦亮河南中医药“金名片”。

大河网讯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天气转寒的时候,除了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疾病好发之外,胃痛、胃痞、泛酸等脾胃病也是寒冷天气的好发病。

刚上班没多久的小范就经常胃不舒服,不想吃早饭,吃点甜食还总是感觉泛酸。1月4日,记者就小范最近的症状采访到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仲景学院)讲师、中医学博士赵迪克,请他为大家解答如何在小寒节气打好保“胃”战。

小寒不寒 要因人施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寒为阴邪,容易伤及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影响脾胃气机,气机不畅,就容易产生胀满的症状,不通则痛,所以胃胀胃痛在寒冷季节比较多见。”赵迪克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外感之后,很多退热药、感冒药使用不当,尤其使用过量时容易伤胃,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或者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饮食不慎,就容易诱发胃病。

据了解,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

“豫健”二十四节气•小寒丨“小寒”不寒 暖胃食谱已送达

赵迪克表示,现在许多人开始注重平时养生,却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赵迪克告诉记者,数九寒天适当进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

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赵迪克提醒大家在进补时不要被 “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小寒吃三宝 赛过神仙老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赵迪克解释,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那要吃什么来温补呢?老人们常说“小寒吃三宝,赛过神仙老”,那么,这里的“三宝”究竟是指什么呢?赵迪克表示,在这寒冷的季节,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口感的美味,更是对身体的呵护。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糯米、羊肉以及山药来进补养生,糯米营养价值高,羊肉有温补的作用,山药可以补养脾肺肾。

“豫健”二十四节气•小寒丨“小寒”不寒 暖胃食谱已送达

赵迪克补充道,因为小寒时节天气寒冷,所以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有温养阳气、抵御外寒的作用,对于虚寒体质的人群尤其适用。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生活环境和古人也有不同,所以温补也要适当,尤其是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或者经常容易上火身热烦躁的人群就要更加注意,可以在食用糯米时用猪油或椰子油进行炒制,微微发黄即可,这样做出来的饭更加容易消化。

“脾胃虚寒之人,常表现为胃泛痛,食后加重,喜暖喜按,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赵迪克告诉记者,这类人群平时饮食宜温,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饮前胃痛可在饥饿时稍进糕点,以缓解疼痛。此时可以煮些山药羊肉粥,达到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作用,具体操作可以用羊肉25g,鲜山药200g,粳米250g,加水适量煮粥食之。

小寒腊八粥 益气又养胃

在民间,小寒时节素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其实,这是古人针对小寒时节人们滋补过多而吃些粥品,以养脾胃的措施,这不枉为小寒时节的保胃方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物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

“豫健”二十四节气•小寒丨“小寒”不寒 暖胃食谱已送达

“平时我们也可以熬点粥吃。糯米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寒冬时熬点糯米粥也是养脾胃的好方法。但糯米黏滞,不易消化,吃多了很可能会引起胸腹胀满,尤其是老人、儿童不宜多吃。”赵迪克提醒大家,脾胃较弱的人群在吃腊八粥时可以将豆类尽量做得软烂一些,将糯米换成大米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脾胃不好、经常泛酸的人群,平时吃饭要“精挑细选”,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冬天天气本身就比较寒冷,而一些生冷食物的寒性就更大了。尤其是喝冰啤酒,很容易让寒气在体内形成湿邪,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火锅、烤羊肉串这些食物虽是热的,却也可损伤脾胃。因为这些辛辣的食物“火气”太大,易耗伤胃阴。(赵檬 董蕾 实习生 范弘烨)

编辑:陈梦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冬至前后,全年阳气最弱的时候,吃对这个阳气食材,告别手脚冰凉
...,特别是在冬至这个阴阳转换的分界点。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寒冷季节的正式开始。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冬至
2023-12-21 13:59:00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1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民间有谚语:“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形容的便是小寒节气时天气很是寒冷。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
2023-01-05 09:32:00
小寒:养生重在补肾防寒 记得吃这些食物
本文转自:人民网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五个节气。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是谓“小寒”。民间谚语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
2025-01-03 17:19:00
秋分养生吃什么?“4菜4果”最补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秋分,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即为“半”,一指昼夜时间均等,二指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时
2024-09-20 14:24:00
“吃3样,忌3样”的老传统,以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秋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的分水岭。在这一天,阳光正好,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等,正是大自然交替的时候。人们认为秋分是一个养生的好时机,因此有着“吃3样,忌3样”的老传
2023-10-24 20:4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郑军主任|辅食添加,步步有‘坑’?—— 中医教你避开‘雷区’,让宝宝轻松度过‘转奶期’
...。添加辅食时,如果不考虑宝宝的体质,盲目跟从他人的食谱,也可能导致脾胃不适。根据中医理论,不同月龄的宝宝适合不同的辅食。以下是一些中医推荐的辅食食谱,供家长参考。6个月宝宝:
2024-09-06 14:43:00
降雨增多易湿邪困脾 雨水时节试试一汤两粥
眼下已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因为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而取名为雨水。浙江省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徐慧连表示,雨水节气后,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
2024-02-23 09:53:00
秋天多吃一些豆类食材,不仅可以去秋燥,还有养脾胃的功效
...钙、铁、钾),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和提高免疫力。推荐食谱:黄豆拌芹菜 准备食材:黄豆、芹菜、胡萝卜、葱、姜、八角、香叶、盐、生抽、香油。具体做法:1.将黄豆提前用清水泡软,这
2023-10-23 21:36:00
秋补“第一名”,一健脾胃,二防秋燥,三强免疫,中老年更要多吃
...山药对于增强免疫力、调节肠胃功能也有显著效果。推荐食谱:山药红枣丸子食材:山药 300克,红枣 适量,糯米粉 50克,白糖 适量,鸡蛋 1个。具体做法:1. 山药洗净去皮,切
2024-09-23 14: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