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提起南宋临安的太学生,不但是赵构直皱眉头,更令权臣秦桧为之胆战心寒。
一群穷学生,居然会让天子、百官头疼?
原因无它,这些既非官且非民的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关心政事,“虽宰相台谏,亦直攻之。”北宋年间的太学已经有“无官御史台、有发头陀寺”之称,被太学生盯上的宰执重臣,十有八九会因此而断送了锦绣前程。更有甚者,一些太学生敢于“与人主抗衡”,叫板皇权。
刻苦攻读的南宋太学生
太学生居然会令权贵“畏之如虎狼”,说出来没有人相信,其始作俑者是宋高宗赵构。
岳飞死于“风波亭”冤狱之后,赵构赐他的宅子也成了“凶宅”。绍兴十二年(1142年),赵构颁发圣谕,空置的岳飞府邸改建为太学院。
史载,赵构当初为岳飞营建府第,岳飞推辞道:“敌未灭,何以家为?”
赵构无语……
良久,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
岳飞慷慨陈词:“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精忠岳飞
岳飞言犹在耳,人已然含冤而死。空余了御赐的府邸孤独耸立,岂非有碍观瞻?圣明天子重视,专项资金到位。工程立项之后很快上马。
这一年,恰逢绍兴和议正式生效。金王朝按照和约规定送还了赵构生母韦氏,同时送还了宋徽宗梓宫。
赵构以为,“绍祚中兴”的盛世来临了,他不但借此良机上演了一场欢迎“皇太后回銮”的“孝道”大戏,而且将太学的建设视为纪念宋室中兴的献礼工程。
宋高宗赵构
很快,新太学在岳飞府邸旧址的基础上扩建竣工。
赵构对于太学的重视并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文章之上,政务闲暇之余,赵构亲自动手为太学编写了教材。
编写教材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赵构关心教育果真落在了实处?
其实,赵构是希望借助太学生这股政治力量制衡秦桧的相权。
说出来雷倒众生!
——绍兴和议中,女真人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不许以无罪去首相”。此举,等于剥夺了赵构对秦桧的罢免权,确保了相权的不可动摇性。
秦桧与赵构
为了可以偏安一隅,即便是对南宋内政的粗暴干涉,所有的屈辱赵构都认了。绍兴议和以后,直到秦桧去世,赵构的皇帝做的一点也不轻松。
世人只知宋高宗赵构卑鄙无耻下流,为了坚定不移的执行对金妥协国策而不惜杀害岳飞等事。其实,南宋九帝当中,无论是帝王心术、政治手腕之圆滑老练,赵构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在巩固政权、家天下的权术手段的运用上,赵构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绍兴和议签订之前,赵构曾明确无误告诉左右近臣:“人主之权,在乎独断。”相信这种话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感而发、意有所指的!
女真人的和议附加条件赵构虽然不能随意破坏,但坐视秦桧在朝中独大,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急于修建太学,希望借助太学生的力量来达到制衡相权,正是赵构重视教育的初衷!
赵构看重的是太学生的生源,太学生不是来自北方沦陷区,就是来自后方的平民子弟。太学最初的定额为上舍生三十名,内舍生一百,外舍生五百七十名。太学还没有竣工时候,招生工作就已经在进行了。(赵构迫不及待啊!)
可能因为宣传不力或者人们认识不足的原因,当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足额完成。这些新招收的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全是些心系天下的热血青年,心底都有“靖康耻、犹未雪”的恢复情结。刚加入太学之时,这些愤青天不怕、地不怕、一听到有害于收复失地的消息,就义愤填膺。一说起北伐之事,就两眼放光、热血沸腾。
一切正如赵构所料,这些太学生的出现,在死气沉沉的临安城中注入了新鲜活力。秦桧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然而太学生偏偏就不买他的账。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化的结果。
赵构本来想用太学生这种政治力量牵制秦桧,哪知道这些学生却会错了意,直接批评起了圣明天子。一个叫张伯麟的太学生,大声疾呼——夫差,尔忘越王杀尔父乎?
张伯麟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公然批评宋高宗偏安和议的对金政策。还没有等赵构发话,秦桧就在第一时间派人逮捕了张伯麟,“杖脊刺配吉阳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