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班浑身较劲 你需要收收心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10 11:29: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上班浑身较劲 你需要收收心

心心念念的春节假期在开心和忙碌中宣告结束。重回工作岗位的你是否觉得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痛、厌食、失眠等症状,总之是一上班就浑身较着劲。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聊聊如何击退“节后综合征”!

调整作息 有序生活

应对“节后综合征”,首先要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恢复规律的生物钟。争取夜间11点前睡觉,尽量不睡懒觉。如果睡眠不佳,可以尝试热水泡脚,或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听一段舒缓的音乐,但是不要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尽量保持卧室安静、室内黑暗。

在白天,可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但睡前2至4小时内最好避免锻炼,以防影响睡眠。中午可以小憩20至30分钟,有助于提高情绪,减少白天的困倦。

规律运动 缓解压力

对于久坐一族而言,进行规律的、适度的身体活动对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都非常有效,不仅可以愉悦精神,还能增强体魄、恢复体力。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建议,在新的一年,可以将重点放在建立运动习惯和固定运动频次上。

从有氧运动开始,有氧运动除了可以调动机体的代谢,还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储备,调动机体的运动欲望,有利于健身习惯和周期的养成。

养成运动习惯后,身体的协调性增强,可以加入有规律的抗阻运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抓住空闲的机会,进行健步走、爬楼梯等活动。

饮食清淡 三餐固定

节日期间难免大鱼大肉无节制,吃饭时间也常常没有规律,这可能导致肠胃负担过重,出现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因此,专家建议节后不妨开始逐渐调整饮食习惯,尽量少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同时,进食做到三餐固定,细嚼慢咽,还可以适当减少进餐量,并应注意保证足量饮水。

调节情绪 平和心绪

情绪调节很重要。可以通过开窗通风、听音乐,或阅读书籍缓解压力,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心情舒畅。

节后工作和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表,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敲黑板

出现这些症状 警惕“节后综合征”

所谓“节后综合征”,一般是在较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表现。在心理上,可能会有失落、焦虑、忧郁、暴躁等情绪,容易感到疲乏,容易失眠,学习和工作变得效率低下;在生理上,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食欲不振、腹泻等表现。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解释说,出现“节后综合征”,是因为在放假期间,既往生活、工作、学习的固定节奏和规律被打破了。当假期结束,我们要重新建立这个节奏,就可能出现一个不适应的“混乱期”。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洁责任编辑:韩保林(EN08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干,这种现象反映的正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词语——“节后综合征”。为此,我们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节后综合征”一般指人们在放假后,特别是长假后出现的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异常表
2023-02-24 03:18:00
远离节后综合征有“良方”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远离节后综合征。 新华社发(王鹏作)本报记者 张家祯春节假期,很多人熬夜、暴饮暴食,睡眠、饮食规律被打乱。假期结束后,部分人觉得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胃口变差,
2024-02-28 05:01:00
节后综合征困扰 要“满血复活”快看这里
...无力,而且没胃口、消化不良,别怀疑,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假期结束后突然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身体和心理难以适应而产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不过,也不用太害怕,
2024-02-21 00:01:00
...症状。医生表示,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其实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怪。如何快速调整状态,恢复满满元气,昨日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返岗后全身酸痛乏力运动专家送上“健身处方”“假期结束
2023-01-31 09:17:00
女人过了50岁后,建议常吃5种“天然雌激素”食物,更显年轻
...虽然每个女性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更年期逐渐接近尾声时,女性的身体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时候,女性的卵巢功能已经
2024-02-06 21:46:00
春节假期刚过,重返工作很不适应?四招帮您缓解“节后综合征”
...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述的不适——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想象一下,经过长时间的放松和享乐,突然之间你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这种转变无疑是充满挑战的
2024-03-11 10:16:00
茶饭不思,身心俱疲?4大“节后综合征”来袭,你“中招”了吗?
...的小小失落,而是一种被广泛经历却鲜少被正视的“节后综合征”。从食欲不振到情绪波动,这些看似零散的症状背后,是我们身心状态的直接反馈。本文将深入探讨四大节后综合征的成因与应对策
2024-02-27 12:51:00
更年期总伴随着身体疼痛,常见问题有3类,不妨了解下
...定量,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现浑身疼痛但是自己又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部位疼痛,这属于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浑身的肌肉疼
2022-12-18 14:40:00
一到秋天,就有“悲秋综合征”?专家:秋季“情绪病”高发,可多晒太阳多运动
...情绪低落、烦躁、倦怠。最近,在社交网络平台,#悲秋综合征#也成为热门词条。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10月23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中级心理治疗师梁润对此
2023-10-24 11: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秋天猛吃油腻?您的胃可能不答应
秋天到,胃口好?火锅、烤肉、炖肉……“贴秋膘”虽爽,但小心您的肠胃“拉警报”!九月忽冷忽热,肠胃功能本就脆弱,暴饮暴食易引发以下问题
2025-09-09 10:58:00
进入秋季,干燥的空气让很多人感觉口鼻发干、喉咙不适,这时来一碗热乎乎的雪梨汤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从医学角度看,雪梨汤确实是适合秋日的健康饮品
2025-09-09 10:59:0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体重管理 为家庭健康“秤”出美好未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今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25-09-09 10:25:00
情绪坐过山车 当心肠胃先遭殃
张阿姨又坐在了消化内科的诊室里。3个月来,腹胀、没胃口总缠绕着她,胃镜肠镜做了个遍,报告单上却只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几个字
2025-09-08 11:23:00
警惕美丽陷阱 揪出首饰盒里的金属刺客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2025-09-08 11:23:00
北京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服务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已全面启动2025年新入学初一年级在校女生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2025-09-08 11:23:00
2025年护肝片排行榜公布,临床依据全解析
在都市快节奏地加班、熬夜、应酬背后,肝脏首当其冲承受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负担。如何判断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在本文“2025年十大护肝片排名”中
2025-09-08 11:49:00
糖尿病逆转治疗3个月,瘦了近30公斤,“毕业典礼”上他笑了
为系统总结减重管理中心阶段性成果,巩固减重疗效并科学预防反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糖胖病逆转中心于2025年9月5日
2025-09-08 11:51:00
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引入心理咨询服务:为企业注入“心”动力
在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十余名员工正闭目静坐,跟随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进行正念冥想练习。这不是一次特殊的团建活动
2025-09-08 11:53:00
名医面对面:破解睡眠密码,是时候睡个好觉了
受访嘉宾: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副院长宿长军教授 访谈现场日常生活中,有人睡不着,有人睡不醒,还有人睡醒了依然疲惫
2025-09-08 11:55:00
年轻乳腺癌:被忽视的“粉红危机”
在大众的认知中,普遍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才会有的疾病,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这种疾病在女性群体里的发生率大幅增加,还出现了低龄化现象
2025-09-08 12:26:00
揭秘结直肠癌的预警信号与防癌攻略
在众多癌症中,结直肠癌是一种看似低调,实则高发且致命的疾病。它通常起源于结肠或直肠内壁的息肉,经过多年甚至十几年的缓慢演变
2025-09-08 12:27:00
稳定保健茶价格体系 碧生源保障运营商合理权益
在当前多渠道营销模式广泛普及的市场环境中,保健茶行业面临着价格体系波动的挑战。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养生保健茶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5-09-08 14:17: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靖占元:健脾祛湿,赶走体内湿气!
入秋后,气候从暑热转向凉燥,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整个漫长的夏季,人们为了解暑,可能过多食用了生冷
2025-09-08 14:25:00
深圳永福医院:肾功和尿常规是什么?
肾功能和尿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功能和排泄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一些肾脏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5-09-08 14: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