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出伏这样养生 别让疾病钻了空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6 03: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出伏这样养生 别让疾病钻了空子

俗话说:“三伏出,暑气消”。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日子结束了,即将开启凉爽金秋,不过市民千万不能大意。

8月24日,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小心疾病侵扰,出伏后,更应该注重养生。因为出伏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也会随之调整,此时免疫力相对薄弱。加之“一夏无病三分虚”,人体经过一整个夏天的消耗后,正气未复,易被病邪所侵,很多人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另一方面,出伏到秋分(8月20日到9月23日)的这35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受影响最明显的是心脑血管,中风、心梗、脑梗的发生率也比较高,提高养生防病的意识非常重要。

出伏后要防“三病”

防“秋老虎”咬人。“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出伏以后短期回热的35℃以上的天气,发生在每年8月底至9月之间。“秋老虎”出没时,通常让人感到酷热难忍,此时气温高,人体水分流失大,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早晚温差大,易增加脑出血、心梗等疾病的发作风险。建议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防“秋燥”伤人。出伏之后,夏季开始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防“秋乏”找人。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浑身懒洋洋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想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等。

养生记住这六点

吃得“润一点”。可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等。适宜的食谱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莲子汤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心情“好一点”。应保持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情绪大起大落,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平时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散步、旅游等。

喝得“多一点”。秋季干燥,平时除了多喝白开水,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之外,还可以多喝点茶如荷叶茶、玫瑰花茶等,有理气生津、平稳血压、舒肝解郁的功效。

睡得“早一点”。出伏后易“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

穿得“暖一点”。虽然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加一件长袖薄衣,减少早晚温差对身体的刺激。此外,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要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较丰富的地方,特别是颈部,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收缩,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

通风“勤一点”。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因此,要注意勤通风。遇到晴朗天,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养生远离六个滋补误区

不能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后,根据体质对症调理。

不能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建议做好荤素搭配,营养一定要均衡。

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不能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有助改善高血压;多吃萝卜有助于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等。

不能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不能越贵越补。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伏后如何养生
...仍会处在炎炎夏日当中,不会马上凉爽,大家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所谓“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时间回热到35℃以上的天气,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候特征是早晚清
2023-08-21 00:06: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温馨提醒:处暑时节注意养生,谨防“秋老虎”侵扰
...吁市民尤其是家长关注处暑时节的健康防护,有效应对“秋老虎”带来的不适,确保家人身体健康。顺应自然,调整作息进入处暑后,烟台地区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日照时间减少,人体易产生代谢紊
2024-08-29 16:01:00
今日立秋!秋老虎来袭,贡方堂中医:养生应防暑除湿,养护脾胃~
...入秋。节气中的立秋,仍在伏天,这时的暑热被戏称为“秋老虎”。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立秋时节不仅延续了夏天的“热”,而且兼具秋天的“燥”,因此既要注意防暑,也要学会润
2024-08-07 17:54:00
出伏养生学着点儿
...淡,少油腻,注意增酸少辛,合理饮食。忽视防暑降温难抵“秋老虎”虽然告别了“三伏”,但不会马上凉爽,还要当心“秋老虎”发威。这个时期仍应避免长时间日晒,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口罩
2023-08-22 01:54:00
末伏养生,茶香中的健康之道
...后,天气依旧炎热,但秋意渐浓。此时,人们容易受到“秋老虎”的影响,感到身体疲惫、食欲不振。同时,由于温差增大,身体的调节功能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末伏喝茶的健康益处补充水分和电
2024-08-16 13:42:00
慎防疾病“秋后算账”
...春天经常会有“倒春寒”,即便立秋之后,也可能出现“秋老虎”。 所以,养生应循序渐进,顺势而为。古人认为,人体有五个最主要的脏器,即五脏——肝心脾肺肾,而它们又各自对应五行中
2023-08-17 11:59:00
秋老虎太猛了,请一定要收好这份养生汤方,滋润!安神!去火!
余热未消,秋燥当令,“秋老虎”持续发威,一款既健康又有营养的家常养生靓汤助你应对,咱们得多花上一点心思赶跑它!最近先生工作特别忙,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休息两天,一大早就调侃说:今年虎
2024-04-14 06:14:00
今日水素:立秋时节的科学养生指南看这篇就够了
...了解一下吧。立秋时节,天气逐渐由炎热转为凉爽,但“秋老虎”仍可能带来高温,昼夜温差也开始加大。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收敛。睡眠时,要注意
2024-08-02 14:14:00
...食:宜清补,忌辛辣入秋后天气渐渐转为早晚凉爽,但“秋老虎”的威力还是很大,所以进补宜“清补”,适当吃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从小便排出;另一
2022-12-14 21: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方便面的成份及热量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棕榈油、调味酱和脱水蔬菜叶等,方便面因其美味、方便,从一诞生就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方便面是没有什么营养的 面食都是由小麦制作的
2025-04-02 21:18:00
苦瓜减肥的副作用
苦瓜减肥的速度不会很块的,由于食用苦瓜而减少了三餐的摄入,再加上苦瓜本身的减肥效果,才是加快减肥速度正确原因,不过,不要把苦瓜当做心理安慰
2025-04-02 22:25:00
守护生命起点,共筑幸福未来 婚前孕前保健门诊开启科学优生新篇章
在生命孕育的旅程中,科学的婚前孕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的基石,是对家庭幸福的长远承诺,更是奠定未来母婴健康的关键节点。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
2025-04-03 03:03: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清退范围:既往在医院存有门诊预交金的患者
2025-04-03 03:04:00
医生提醒:体检不做这5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王大爷今年68岁,因为体检的事和家人闹了不小矛盾,按说这个年纪定期体检也是好事,但他却觉得这个年纪检不检查什么的,“无知者无畏”
2025-04-03 03:45:00
探访减肥训练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喊你“体重管理”!科学减重助力全民健康——探访减肥训练营张闻迪  廖睿灵学员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减肥训练营里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
2025-04-03 05:33:00
“减脂课”,开设更要开好(纵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桑  翔阳春好风景,减脂正当时。最近,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多所高校开设“减脂课”一事引发热议。因教学效果显著
2025-04-03 05:55:00
黑青稞闯出特色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万 李日前,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叶巴社区举行开耕仪式,种下黑青稞种子,也种下新一年丰收致富的希望
2025-04-03 05:55:00
小镇上藏着一座农业“芯片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日报记者  任紫鑫  张红霞在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春风拂过连片油菜田。四川油菜创新团队专家丁磊蹲在田埂上
2025-04-03 05:55:00
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服务窗·读懂食品添加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欣悦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
2025-04-03 05:56:00
“我的使命是和患者在一起”(履职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程 龙周一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实验室组会,周二、周四在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经常七八个小时,周三
2025-04-03 0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
2025-04-03 06:13:00
对话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外专家: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医学未来?
(来源 / pixabay)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科技加速迭代,医学领域随之迎来格局重构。手术机器人的诞生极大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2025-04-03 06:59:00
黄葛树丨刘燕子: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
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文/刘燕子小时候,关于春天的怀想,最清晰的就是清明菜粑了。几场春雨,被寒风吹紧的泥土变得松软。每一片田土
2025-04-03 07:01:00
科学饮食助力抗癌之路
韦佳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部外科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免疫力降低等副作用
2025-04-03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