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人如何过端阳,而为何不在端午节,也要吃粽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5: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端午将至,各地有关五月端阳的节日活动也都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各异,过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但吃粽子、划龙舟大抵是免不了的,特别是前者,在许多民俗节日只剩聚会吃喝的今天,送礼时,饭桌上也是少不了粽子的。

“粽子”二字几乎成为端午的代名词,在年轻人口耳相传里,端午节甚至也被戏称为“粽子节”。

而粽子本身也是南北各异,大抵上北方好甜口,以豆沙红枣为主,南方好咸口,蛋黄肉粽渐成青睐。

今日却来聊聊历史,看看宋朝人如何过端阳,而为何不在端午节,也要吃粽子?

两宋是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的一座高峰,市民生活也极大丰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歌舞杂耍通宵达旦,实际上是取消了宵禁,往往夜市刚毕,早市又开。

端午这样的传统大节在宋代自是十分热闹的,游船吃粽是免不了的,彼时宋人做粽子,已爱往里加瓜果蜜饯,诸如时令的梅李桃杏,切丝用糖腌渍,风味甚佳。

大名鼎鼎的文豪兼吃货苏轼苏东坡就曾有诗,单表这蜜饯粽子: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桃李梅橘等寻常水果民间皆食,但要说到今日一家常水果,彼时可就只有宫廷皇城,达官贵人家才可食用了。

此果便是西瓜,虽然西瓜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宋以前,西瓜多是种植于西域地区,吃个西瓜是真还得“西出阳关”。

辽金宋并峙时节,西瓜种植渐入中原,但就是到了元代,西瓜也还是属于宫廷宴会上的珍品。每逢端午,各衙门如中政院等都要进献西瓜给宫中,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吃,宋人的端午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五月多逢蛇虫出没,因而端午时节家家撒雄黄粉,饮雄黄酒。

门前屋后也多挂辟邪,趋毒之物,如艾草、紫苏、菖蒲等,此风一直流传下来,时至今日逢端午前后,家家门前也多放艾草。

家中若有孩子的,宋人还会给其穿上特制的“五毒肚兜”,配五色丝线,寓意大抵相同,无非趋毒纳福,寄托百姓美好期望。

期望是时时都要有的,我们无法于此上苛责古人盲目迷信。就像我们同样不能苛责,每逢高考季,那些为了孩子成绩而做出种种非比寻常举动的家长们,像吃猪蹄,穿旗袍,举粽子等等,都是表达美好祝愿罢了。

其实何止今时考生家长,就是古人也是如此。

宋代太学生参加完考试是可以直接做官的,因此大考前,头天晚上就用蓼草煮大枣和板栗,“枣栗蓼”,意思是“早离了”,寓意早日离开太学,官拜朝门也。

吃粽子的寓意当然也是少不了的,北宋时考进士,到了进场前,考生都要吃一种叫竹筒粽的食物,其粽细长,一如笔管,而以“笔粽”寓意“必中”。

这时候,就是不在五月五日端午节,粽子也是必要吃的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解端午传统文化习俗,探寻端午节的传统之美
...,香气四溢,驱走夏日的蚊虫,带来一季的安宁。 🌾包粽子,传温情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用嫩绿的粽叶包裹着糯米和各种馅料,经过巧妙的包裹和蒸煮,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一家人
2024-06-08 11:54:00
端午三吃四忌,一年顺顺利利,是哪“三吃,四忌”,早看早知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除了这些习俗,端午节还有一些与食物相关的传统,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三吃四忌”。那么,这“三吃四忌”究竟是
2024-05-15 06:36:00
十堰郧西:端午民俗展现传统魅力
...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村民刘文芳正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孩子讲起端午节的由来。郧西人包粽子分甜、咸两种口味,两竹的粽子形状是立体四面四角形,用糯米搭配腊肉丁、蜜枣等佐料
2024-06-12 15:07:00
端午节怎样吃粽子和咸鸭蛋不伤身?营养专家支招
重庆南岸区金山社区居民包粽子。资料图6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吃粽子、吃咸鸭蛋、饮雄黄酒……在传承这些端午习俗时,怎样才能做才健康不伤身体?21日,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沙
2023-06-21 23:37:00
端午氛围感拉满!赛龙舟、粽子、香包都有了新花样
...彩纷呈、全方位的龙舟文化盛宴。四川成都:糯香四溢 粽子一条街热闹繁忙吃粽子是端午习俗之一。临近端午,四川成都有着40多年历史的“粽子一条街”糯香四溢。除了备受好评的传统鲜肉粽
2025-05-27 15:35:00
户插蒲艾 额涂雄黄
...馈遗,竞渡于海滨……”端午节插菖蒲、艾草及榕枝,吃粽子、涂雄黄酒、赛龙舟、水上掠(闽南话,捕捉)鸭、系“长命缕”、戴香包等成为闽南人共享的节日元素。而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的故事最
2024-06-11 07:15:00
端午节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南宁各大博物馆等你来
...西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科普专家,围绕端午节挂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三个传统习俗来分析其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并体验艾条和香囊制作。6月10日,该馆品牌教育活动“舌尖上的博物馆”也将
2024-06-08 13:01:00
端午节的小知识:粽子又称角黍?为何要饮雄黄酒?
...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又是一年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欢欢喜喜过大节。为什么此时要悬挂艾草、佩戴香囊?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
2024-06-09 08:54:00
端午节与中医药:传统习俗中的健康智慧
...发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期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粽子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健胃消食的作用
2024-06-07 11: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