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作家王跃文谈《家山》:关于家乡的故事像潮水扑面而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4 18:2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40岁以后,关于故乡的那些故事,就像潮水一般向我扑面而来。我必须面对,为什么?因为情感。”10月16日,“文学里的家与国——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对谈”举行。《家山》作者王跃文、作家阿来、作家叶舟围绕《家山》的文学写作与文学思考展开对谈。王跃文谈及创作新作《家山》时的心情表示,《家山》写了100多个人物,塑造30几个面目清晰各有特点的形象,自己经常写着写着眼圈就红了。

作家王跃文谈《家山》:关于家乡的故事像潮水扑面而来

王跃文说,《家山》写的是1927年到1949年的乡村生活,想写一部中国乡村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乡村繁衍史、时代变迁史。小说中,沙湾首户佑德公去县里打听儿子劭夫在军队的消息,不意遭逢县知事被杀事件,劭夫避祸回乡休假,与村上同道兴办乡村小学,抽壮丁、大洪水、征赋纳税、乐输抗捐、生老病死,桩桩件件演绎一方乡土的民风民情民心……

王跃文表示,《家山》其实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山湾村的烟火日常,暗线则是一段革命历史叙事。革命历史题材不是正面作为小说主体去描写的,但小说里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沙湾每一天的日常,其实都和时代与革命息息相关。沙湾的儿女们,包括佑德公的儿子、女儿、女婿等,都参加了革命,都是共产党员,都付出了重大的牺牲。

《家山》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沙湾的风土人情,描写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于此之间蕴含了一方水土的文化传统和生命哲学。王跃文谈到,《家山》对于沙湾的四季风物、风土人情、鸡鸣狗叫,都有细致的描写,“我写小说的时候总想知道这个人物长什么样,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出场的时候是上午还是下午”。王跃文希望小说给读者呈现一个“五光十色、万籁有声”的“全息环境”。

作家王跃文谈《家山》:关于家乡的故事像潮水扑面而来

“40岁以后,关于故乡的那些故事,就像潮水一般向我扑面而来。”王跃文这样描述他写作《家山》这部小说的原因,“我必须面对,为什么?因为情感。”年过花甲,回望家乡,有一种“不得不表达的情感”促使他写下了《家山》这本书。王跃文表示,这也许跟他的成长有关,自己是一个农村人,从小生活贫穷饥饿,就想往外走,往远方走,但走出家乡到了中年再回望家乡,对家乡过去故事的认知、了解,对故乡的深层次思考,说到底都是一个“情”字。

王跃文谈到,《家山》最早的创作动机源自一本家族的族谱。族谱中的许多人物被小时候的他视作寻常,却于中年之后在记忆中熠熠闪光。“我感觉这些人是那个时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就想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

写到小说中的悲伤之处、高兴之处,王跃文都会以泪洗面。根据史料记载,王跃文在《家山》里塑造了佑德公这样一位乡贤,在他和地下党员的策划下,将村里的红军家属转移到深山避难。红军家属下山时,乡亲们感慨“受苦了,受苦了”,写到这里,王跃文泪流满面。流下泪水的那一刻,王跃文明白,朴素真实的人间情怀能够打动自己,一定也能够打动读者。

阿来谈到,《家山》是一个有野心的题目,王跃文想要借此处理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重要题材——家国关系。大历史书写大人物,而大量的普通老百姓同样也在历史当中。

叶舟认为,从《国画》到《漫水》到《家山》,是一个“所有的儿子终归要回到家乡”的故事,是一条漫长的精神返乡之路。叶舟用诗性的语言串联起在场三位作家的作品所共享的“宿命”:无论是阿来的《尘埃落定》《机村史诗》《从梭磨河出发》,还是王跃文的《漫水》《家山》,亦或是叶舟本人的《凉州十八拍》,这或许就是一代儿子的宿命,“你再怎么骄傲,那样的浪迹天涯,那样的不怕跌跌绊绊,那样的功成名就,又能怎么样呢?总归还是要回到家山,总归还是要尘埃落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条沉潜的现实主义之路:王跃文谈长篇小说创作25周年
...博览会在山东济南隆重开幕。作为湖南展团的重点活动,王跃文长篇小说创作25周年分享会暨全国巡回签售启动仪式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
2024-07-26 15:54:00
...指导,英国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王跃文作品《家山》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伦敦布里克斯顿(Brixton)图书馆举行,发布会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汉学家以及媒体人
2025-03-24 11:23:00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作家王跃文做客武汉书展分享“小说里的世相人心”长江日报讯(记者胡蝶)4月10日下午,在第二届武汉书展主展场武汉中心书城,著名作家王跃文与读者见面,分享“小说里的
2024-04-11 04:18:00
书博会活动云集:大家的书,大家来读
... 地点: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湖南省展区1999年,王跃文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国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阅读风潮。到今天,他已经有很多畅销并且长销的代表作,比如《国画》
2024-07-26 15:54:00
“湘”约泉城!“湖南出版”亮相第32届全国书博会
...,紧扣本届书博会的主题,让馥郁书“湘”浸润泉城。在王跃文长篇小说创作25周年分享会上,著名作家王跃文与嘉宾展开对话,分享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畅谈现实主义写作的永恒魅力。记者从
2024-07-28 14:42:00
2024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四大亮点精彩纷呈
...读书籍。读者和陈慧瑛(左)合影。主办方邀请著名作家王跃文现场分享并签名售书。(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王怡然 图/主办方 提供(除署名外
2024-10-21 08:21:00
《湘行漫记》开播,首期讲述橘子洲头毛泽东雕塑的故事
...还有许多。据悉,未来的节目中,创作出《家山》的作家王跃文、将湘楚文化带到全世界的作家韩少功、用了十年时间拯救湘东候鸟的艺术家冯放等,都将一一在节目中亮相,讲述文艺作品背后的故
2023-12-15 17:06:00
...会上,著名作家、学者梁晓声、曹文轩、陈晋、荣新江、王跃文、韩毓海、李洱、白茶等嘉宾莅临现场与读者交流,分享对创作、阅读和人生的感悟,点燃阅读的火苗。此外,市民读者通过参与读者
2024-07-31 07:19:00
第四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在江苏淮安揭晓
...,常规题材4部:叶舟《凉州十八拍》、东西《回响》、王跃文《家山》、关仁山《白洋淀上》,特殊题材1部:庞贝《乌江引》;以及淮安题材和淮安籍作家作品2部:韩青辰《中国少年》、季玉
2023-07-24 16: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