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作家王跃文做客武汉书展
分享“小说里的世相人心”
长江日报讯(记者胡蝶)4月10日下午,在第二届武汉书展主展场武汉中心书城,著名作家王跃文与读者见面,分享“小说里的世相人心”。
王跃文从198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有很多畅销并且长销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国画》《大清相国》《家山》等。他既着墨乡村变迁,又落笔政治文化;既还原历史人物,又创作现实故事。他曾获鲁迅文学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分享会上人气满满,有的读者从外地赶来,有的读者请假赶来,与心中的文学偶像面对面。有读者好奇地问王跃文:“为什么您的创作会在政治文化、历史、乡村之间‘转场’?”王跃文说,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叫“漫水”的村子,熟悉那里的人和那里的风俗、风情、风物。他少年时代离开故乡,离泥土越来越遥远,最初写的小说都是同故乡无关的故事。中年以后,似乎是突然之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逼得他胸口发慌,他便开始写一些与乡村有关的小说。
“我发现自己写乡村小说完全是另一种状态,语言、节奏、色调、情绪都是自己以前的写作中没出现过的。我也并不是刻意为之,只因乡村生活决定了小说的文字‘面目’。”起初,王跃文为自己的乡村叙事而沉醉,却并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沉醉。直到写了中篇小说《漫水》,他才渐渐明了自己写作兴趣变化的根源——熟悉的乡村正在“教”他重新认识生活。“作家创作作品时,作品也在重塑作家。任何人都有一个从‘出走’到‘回归’的过程。”
王跃文告诉读者,仅仅从思想主旨即价值方面诠释文学作品“是相当狭隘的”。文学欣赏是全过程综合审美,很多时候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