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先充实脑袋 再富裕口袋
□袁剑锋 近日,清徐县柳杜乡成子村组织开展了新一期“农民夜校”课程,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学文博士开设讲座,为村民们讲授关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及时解决了农户蔬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难题。(“并州新闻”客户端4月10日)
农民夜校就是利用农闲、饭后、节假日等时间,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缺什么讲什么,用什么教什么,村民活动室、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等场所,都可以成为教室和讲台,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还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乡村振兴。
专业教学提技能。当前不少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专业技能不高,需要接受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农民夜校要做好规划,统筹资源,明确专人管理,在课程设置和选择上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邀请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创业致富的带头人授课,通过专业性让农民留得住、听得进、用得上。
流动教学接地气。农技知识的实践性非常强,农民夜校应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把课堂搬到农户庭院、田间地头,邀请农业专家根据季节、地域特点现场教学,并立即应用到实践当中。村里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也能走上讲台,传授经验,答疑解惑,贴近性更强。
特色教学满需求。农民夜校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除农技知识外,开设文化、技能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农民日常生活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比如可开设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等培训班,让农民在农闲时期也能用文化充实日常生活;还可设立厨师、绣娘、保姆等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
要用好农民夜校这个大平台,把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乡村中去,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焕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