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田茂碧 搬迁的“逆袭”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0 09: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进入严冬,寒风变得凛冽。德江县高山镇铁汞坝社区的居民田茂碧佝偻着身体,正在卷闸门下娴熟地编着竹筲箕。看到有人来访,他点头微笑着,颤颤巍巍起身相迎。

“这老哥子虽然听力不太好,腿脚也不利索,但很勤劳上进。”社区干部介绍,因为小时候生病打针,不慎伤到神经,田茂碧的身体落下残疾,但他没向命运低头,学了门竹编手艺傍身。

面容清瘦黝黑,走路一瘸一拐,田茂碧行动起来有些吃力。但周边的乡亲们却未曾小瞧他,因为他凭借着手艺,勤劳实干,很快从贫困户转变为大家敬佩的致富能手。

“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干部们的帮扶,哪会有我现在的好生活哟!”面对大家的称赞,田茂碧总是谦虚回应,“如今只是靠竹编手艺赚点小钱维持生活,尽量不给政府添加负担罢了。”

2016年以前,田茂碧一家3口还住在边远山区,老家房屋简陋,坡陡地薄。后来在帮扶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镇上,住进了新修建的安置房。

“新房舒适敞亮,更重要的是隔街上很近,方便卖竹编产品。”入住新家后,田茂碧重操旧业,从外面买进竹竿分成竹篾,按照竹篾大小编织成簸箕、筲箕、筛子等不同产品,每天都忙碌着。

“手工活,成品周期比较长,大件竹制品要半月才能编成一个。”田茂碧一边双手翻飞一边细心介绍,熟悉的买家会直接上门取货,存货多了就利用赶集天找个摊位让妻子帮着卖,价格从几元到100多元不等,收入还算可观。

告别大山住进新家,田茂碧的妻子何翠兰一直也没闲着。她说,现在挣钱的地方多,有空就会去近处的辣椒、茶叶基地里务工,每天80元,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虽然我们条件有限,但不缺勤劳致富的信心。”何翠兰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他们创造了机遇,想要把日子过得更加有起色,剩下的还得靠自己去奋发争取。

生而平凡,也要追求高远。每个人内心都不乏一份“逆袭”现状的勇气,而田茂碧夫妇也正在用勤劳的双手诠释着平凡人的韧劲儿,努力创造出另一番景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漳:“老篾匠”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贤笑着说,先前,他也曾在外务工。返乡后靠着和妻子做竹编,老两口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据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石门集村做竹篾制品的有300多户之多,做出来的竹篾制品坚实耐用,远近
2024-04-08 16:39:00
乡村老篾匠编出新工艺
...谋生。如今这个坚守50多年的乡村老篾匠,所编织的大件竹篾器具已无人问津。从小头脑灵活的他,考虑到大件卖不脱,他就别出心裁地编织既可以用又可供观赏的小件销售。这一传统工艺的创新
2024-01-16 10:12:00
...,有一位78岁的马大伯,是湖州市级非遗项目“新市马氏竹编技艺”的传承人。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众箩筐、簸箕、篮子等竹编作品中,马大伯用竹子编的“亚运套装”火了,成了古镇里的一道独
2023-08-04 07:39:00
指尖婉流转 竹韵编织梦
...辖区居民群众、少年儿童开展“指尖婉流转竹韵编织梦”竹编画手工活动,共同体验竹编艺术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详细介绍了竹编艺术的历史,竹编以竹为骨、以线为魂,
2025-08-02 18:21:00
...邀进校园的竹编匠人王尚顺和队员们分享了自己与竹编的故事。“那个年代,没有塑料制品,家家户户都需要簸箕、箩筐这些竹篾制品,所以就跟着老师傅学了这门手艺,养活一家老小。”王师傅说
2024-05-22 00:59:00
竹编60余年,南通八旬竹艺老人有份“守艺”情怀,看看吧
今年80岁的任新杰是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英雄村2组的竹编老艺人,他从小就跟着师傅学习编竹篮、竹筐、竹匾等,从事竹编技艺已有60多年了。一把篾刀,一张方凳,一件垫衣,这就是任新杰全部
2024-03-12 21:07:00
成都市植物园“指尖竹艺家”活动即将开启
...过一根根竹篾,走进经纬交错的竹艺世界,体验非遗传统竹编的魅力,共享纵横交织的竹艺美学时光。据成都市植物园科普教员谭琲琳介绍,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6日开幕,届时,这
2024-02-05 10:39:00
...官庄刘姓村民的祖先从云南迁居而来,带来了江北少有的竹编手艺,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刘家官庄竹编行业红火的时候,可以说是家家编、人人编,后来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和金属、塑料材质
2023-03-18 01:17:00
老手艺“编”出好日子
...里招呼着前来吃饭的游客。院子中间摆放的篮子、花瓶等竹编工艺品,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选购。“我14岁就跟着父亲编竹篮。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艰难,我们放学回家,帮父母编篮子
2024-04-26 07: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小叶医探 | “救”在身边!这场“干货满满”的急救课堂,开课啦→
大皖新闻讯 “救”在身边,别让“不会救”成为遗憾!当意外伤害突如其来,掌握基础急救技能,你就能成为守护生命的“第一响应人”
2025-09-08 16:54:00
小叶医探 | 不插管切除肺结节!如今,这项微创技术来到了“家门口”
大皖新闻讯 术前不插尿管,术中无气管插管,术后无留置胸腔引流管……9月8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
2025-09-08 16:51:00
美团骑手服上印“点男模,上美团APP”?美团:假!非官方骑手服
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重庆市民反映,街头出现身穿疑似美团骑手服的人员,背后印有“点男模,上美团APP”字样,引发热议。9月8日
2025-09-08 16:54:00
房县在省“童之趣”杯征文活动中荣获佳绩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王丽君)近日,由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二十二届“童之趣”杯“悦心灵、悦素养
2025-09-08 15:53:00
临沂圣陶高中学子在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斩获殊荣
鲁网9月8日讯近日,第22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临沂圣陶高级中学4名学子凭借深厚的文学积淀
2025-09-08 16:37:00
乘智而上、逐绿而进 重庆市工业绿效码2.0版本正式上线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正逐步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实现“双碳”战略带来了新机遇。当算力遇见减碳
2025-09-08 13:41:00
合肥八旬老人走失树林后获救
大皖新闻讯 “找到了!”“不怕不怕!找到了!”空中传来的好消息,让地面正焦急搜寻的合肥公安民警和救援人员精神一振,大家迅速冲向树林深处
2025-09-08 13:24:00
主人去世后狗守在家中不愿离开 重庆一社居委回应:“老人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的说法不属实
大皖新闻讯 70多岁的主人离世后,狗守在主人的家中不愿离去,瘦成皮包骨头、皮肤溃烂,最终被动物救助机构收养,并被取名为“忠忠”
2025-09-08 13:24:00
中国移动“三个一”服务暖心高效 三分钟化解用户难题
日前,在中国移动苏州太仓新华东路服务厅的意见簿上,一则特殊的“感谢信”引起关注。一位来自河南信阳的务工人员写下了自己从焦虑无助到满意安心的服务体验转变
2025-09-08 12:42:00
专车温暖学子返校路 ——“回家啦”
9月6日,为保障学生安全、便捷返校,校(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推出“暖心专车接站”服务,安排车辆循环往返于地铁站和宿舍区之间
2025-09-08 12:26:00
“百万票选”军训服买家秀来了!多名学生晒图“好看 爱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原雪9月6日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多名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大一新生纷纷在网上晒出军训上身图
2025-09-08 09:04:00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