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不晒太阳,不下棋 老人竹编“赚零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8 01: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陆金星

在青岛即墨,有个名为刘家官庄的村子,因居民多以编制竹器为副业,也被成为筛子官庄。相传刘家官庄刘姓村民的祖先从云南迁居而来,带来了江北少有的竹编手艺,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刘家官庄竹编行业红火的时候,可以说是家家编、人人编,后来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和金属、塑料材质器具的冲击,从事竹编的人逐渐减少,目前尚在坚守的只有两三家作坊,干活的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刘吉尚就经营着村里一家竹编作坊,村里十多名老人每逢饭后就来到这里工作,竹篾在他们灵活的手指上飞舞着,好像在弹奏着夕阳协奏曲。

农家作坊21年出货超30万件

产自南方的毛竹,在北方的村庄成器,这源于刘家官庄人对老手艺的传承和坚守。作为如今村里从事竹编最年轻的人,刘吉尚已经58岁,2002年他放弃了货运司机工作,从父亲手里接过竹编作坊。“我当年是不愿意干这个竹编的,后来看着父亲慢慢老了,眼巴巴等着我回去接手。”3月6日,刘吉尚像往常一样打开破竹机,开始破竹、去结等工作,家里二层楼的底层就是作坊,几名老人正在忙着编制竹篓。

竹编使用的毛竹产自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刘吉尚在城阳租下货场,用来储存毛竹原材料。一根根7、8米长、直径10多厘米的毛竹,需要经过截竹、破竹、刮节、剥篾子、烤料、编器身等10多道工序,才能变成一件造型精美的竹编制品。

刘吉尚的竹编产品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篮、筛子、竹梯等,接手竹编作坊21年来,经他手出货的竹编产品超过30多万件。

“我们村的竹编,青岛的国棉厂、酒厂都使用过,当时的产量比现在高多了。现在我们的竹编,主要销售到潍坊、烟台等地,本地主要发往城阳批发市场,另外周边的樱桃种植等果园也有需求。这些年,金属、塑料材质的器具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冲击很大。”刘吉尚介绍道。

“目前,在我的作坊干活的老人有10个,今天在这里的有4个,还有一些在家里干,他们把材料拿回去,在家里也一样干,编好了再拿过来,都是记件算钱。”刘吉尚介绍道。

一门手艺拉扯大四个孩子

记者注意到,作坊房间的层高比较高,主要是为了方便搬运竹子;一个铁炉摆放在房间中间,废弃的竹屑在里面燃烧后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三名老人正在不同区域忙着不同工作。刘吉升正在修理竹坯子,手起刀落精准有力。

刘吉升今年80岁,从事竹编近50年,通过这门手艺他拉扯大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闲不住的老人依然坚持重复近半个世纪的工作。如今,刘吉升每月能赚三千多元,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三万元,“手里有闲钱,心里也舒坦,过年过节孙子和孙女的压岁红包都给足了。”

“我们村的老人和别村的不一样,我们不晒太阳、不下棋,靠着饭后干点活,每天能赚百十块钱。闲着也是闲着,这样不仅有了零花钱,还能攒下点钱,遇到孩子们买车、买房还能帮持一下,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刘克振是三名老人中年龄最小的,今年也已经70岁。

刘振理今年81岁,从事竹编近60年,老人眼不花、手不抖,只见竹篾在他的手里飞舞着,他手拿火苗打弯时,火候把握到位。“编竹编全部工序都是人工制作,所以编织起来非常费事。”刘振理说,编织过程中要让根根竹丝编织成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

刘振理每天上午8时上工,临近中午就回家吃饭,下午2时再来,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刘振理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孙女考上大学时他给出了1000元的红包。

期待转型吸引更多人参与

“我其实不怎么会编,都是后来慢慢学的,现在也只是做一些破竹、打结等基础性工作。我接了父亲的班,现在看来没人能接我的班了。我儿子今年26岁,在外面上班,他肯定不愿意接班干竹编,而且现在这些干活的人是越来越老,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刘吉尚无奈道。

刘吉尚介绍,刘家官庄坚守从事竹编的多在七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基本不会了,在他眼中已经形成断档现象。“等这批老手艺人不能干了,筛子官庄也就名存实亡了。”刘吉尚表示,他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只要这些老人们还来这里从事竹编,他的作坊就会一直开下去。

对于手艺“断档”的忧虑,社区刘主任认为,“现在从事竹编的人渐少,主要还是因为赚钱少。事实上,村里一些会竹编手艺的,随时可以回村拾起老本行。”还有基层专家认为,目前像刘家官庄这样的竹编产品还处于实用基础状态,应该向具有高附加值的工艺品方向转型,增加附加值后形成产业升级,也就能让从事者有更高的收入,进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60岁老人靠竹编手艺吸粉百万,成非遗传承人
一个60岁的花甲老人,竟然靠着竹编手艺月入过万,他不仅成为了新余竹编非遗传承人,还被网友称赞是竹编界的鲁班大师,带领全村人一起发家致富,他不仅能用竹编给孙女做书包,用竹编做西瓜,
2023-09-20 10:09:00
竹编60余年,南通八旬竹艺老人有份“守艺”情怀,看看吧
今年80岁的任新杰是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英雄村2组的竹编老艺人,他从小就跟着师傅学习编竹篮、竹筐、竹匾等,从事竹编技艺已有60多年了。一把篾刀,一张方凳,一件垫衣,这就是任新杰全部
2024-03-12 21:07:00
重庆渝北区:竹编中秋月,传承古雅韵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9月11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编 DIY 活动,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活动现场,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节日气息。参与者们怀着对传统
2024-09-11 15:56:00
...,有一位78岁的马大伯,是湖州市级非遗项目“新市马氏竹编技艺”的传承人。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众箩筐、簸箕、篮子等竹编作品中,马大伯用竹子编的“亚运套装”火了,成了古镇里的一道独
2023-08-04 07:39:00
...者 林鹏 王金慧 通讯员 孔维克 孟磊 临沂报道在徐德金的竹编加工厂,几名年逾七旬的老人,分工协作:破竹、打底、编制……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刻满了沧桑,手艺人却是一丝不苟,专注
2025-06-11 12:21:00
竹编画重阳 浓情敬夕阳 石景山区老山东里南社区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东里南社区邀请辖区老年人开展“竹编画重阳 浓情敬夕阳”重阳节手工制作主题活动。活动中,指导老师为居民讲解竹编技艺的历史文化、主要特点以及制作流程,老人们认
2024-10-10 13:57:00
春日暖阳下,记者走进三穗县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看见非遗传承人杨杜娟正坐在办公室门口,有条不紊地编织新作品,一根根竹丝条在指尖灵活跳跃。今年是她返乡创业的第10个年头,“想要把竹
2024-03-09 06:37:00
东营经开区胜利街道:弘扬传统文化 体验非遗之美
...底蕴,让非遗文化在社区“活”起来、“火”起来。非遗竹编画 编织爱国情近日,胜程社区组织开展特色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编出传统工艺魅力,
2024-02-21 13:36:00
郑秀珠:“抗癌明星”重启人生
...菜购药,宣传防疫知识;为传承非遗,她召集以前一起做竹编的姐妹重拾竹编手艺,并协调鸿尾竹编老艺人参加竹编大赛;她召集志同道合的姐妹,帮忙做清明粿、熬拗九粥、包粽子、炸油饼,为参
2024-02-18 07: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提高案款账户识别度 加强执行案款管理我省全国首创“12368”标识执行案款统一编码账户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不久前,平山县人民法院向该县居民尹先生发出一份执行通知书
2025-09-07 07:43:00
重磅!妇科微创专家王延国加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
近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迎来重磅好消息——国内妇科微创领域知名专家、主任医师王延国正式加入,担任医院妇科技术院长,长期全职坐诊
2025-09-06 08:22:00
“院士天团”领衔“国家队”亮相!东亚海洋博览会剧透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9月7日至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5万㎡超大展区、450+企业机构
2025-09-06 08:23:00
话鲁医|姜美全:从医21年近万台手术,“在路上”是最好的状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如若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会是什么?“坚韧,亲和。”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姜美全的答案
2025-09-06 08:23:00
滨城区市立医院提醒您:请查收你的专属健康福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通讯员 赵娜 体检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健康体检,让生活更美好!专业体检,关爱全家!健康无价,体检先行
2025-09-06 08:24:00
河北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算力产业生态已形成廊坊、张家口“双核心”算力集聚区,构建起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
2025-09-06 08:25:00
错峰出游正当时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厦门一些热门景点客流不减市民谢智萍是一名书法老师,忙碌了一个暑假后,她在9月错峰开始了新疆自驾之旅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昨日,记者从湖里区人社局获悉,湖里区人才公寓“雁来公寓”政策升级,新增来湖里区考察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等免费入住对象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今年厦门市秋季课后服务昨起报名,将持续至9月15日。本学期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统一按照4.5个月标准收费
2025-09-06 08:36:00
喜报!2025“数林运营”指数发布:泰安市跻身全国地市前八!
9月2日,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发布“数林运营”指数和《2025中国地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报告》。泰安市在本次评估中表现优异
2025-09-06 08:40:00
合肥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在瑶海启动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随着一辆大型拆旧设备向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明光巷14号1栋D级危房砸下第一锤,合肥市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正式启动
2025-09-06 08:46:0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新型防漏油“神器”安全又环保
近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管理六区注采站副站长卢叶涛在沾38—X80井现场,向员工详细讲解油井井口防漏油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际使用效果
2025-09-06 08:54:00
9月8日凌晨,天幕将演“大戏”等你来!月全食之约,“红月亮”之魅本报讯(记者张安琪)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
2025-09-06 09:54:00
市美术馆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亮相“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作品《边彊人物》在“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展出。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2025-09-06 10:36:00
郓城学子范洪硕:从受助到传光的博士逆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如坤9月2日,中科大准博士范洪硕重返母校郓城一中,为学弟学妹带来一场温暖而励志的讲座
2025-09-06 1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