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0: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历代身为朝廷重臣之人,若非朝代更替或触怒皇帝,往往晚年都能告老还乡,含饴弄孙,清闲度日;抑或才能出众不可或缺,被皇帝要求继续辅政,直至寿终正寝;再不济也能得个善终。可北魏时期出身名门的张彝,曾任安西将军、秦州刺史,为孝文帝改革出谋划策,一直被皇室所信任,晚年却被人冲入宅中殴打致死,连其长子也未能幸免,实乃世所罕见。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让我们看一看张彝的生平,答案便会水落石出。

一、出身名门

张彝的出身可谓不凡。他出身清河东武城张氏,这一氏族的始祖其实大家并不陌生,初中课本上的《湖心亭看雪》这一名篇的作者、泰山太守张岱,便是清河东武城张氏的始祖。而如果再往上追溯,还会看到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张良,是的,就是西汉的开国勋臣张良。张彝是张良的后人,也是张岱的第五代孙子。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张良

当然,以上只是张彝著名的先人,其实清河东武城张氏之所以为北魏时期望族,主要还是靠他的曾祖父张幸的打拼。

五胡十六国时期,张幸于乱世招纳流民,屯田、建立武装以抵御“五胡”,张氏部曲发展到了数万户的规模。拓跋部统一北方之后,张幸率部归服,于是被任命为平远将军、青州刺史,受封为平陆侯,并且该爵位为可世袭的爵位。作为张幸的曾孙,张彝自然继承了曾祖父的爵位,成为了平陆侯。

二、品性优良

名门望族大都重视家风,崇尚经史传家。而作为新一代平陆侯,张彝也不负众望,自幼便聪慧过人,通晓经史,少年时便因为才学而有了一丝名气。但熟读经史的他并没有传统士人的那股书生气,他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对于自己看不上的人更是“视而蔑之”。

入朝为官之后,张彝更是如鱼得水,与当朝才子卢渊、李安民等人高谈阔论、针砭时弊,连出入朝堂都是趾高气扬,没有一点规矩。当时执政的冯太后看不惯张彝不守规矩,却又因为爱惜他的才华而不忍罢用,让宰臣教育他,但毫无效果,张彝依然潇洒自如。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冯太后

虽然举止上不拘小节,但在政事方面张彝却从不马虎,态度十分认真。李延寿在《北史》中写道“(张彝)善于督察,每有所巡检,彝常充其选,清慎严猛,所至人皆畏服”,可见其对于政事的谨慎重视。

除此之外,张彝还十分孝顺。由于张彝的父亲早亡,张彝与母亲相依为命,早晚侍奉母亲。母亲去世的时候,张彝正跟随孝文帝南征,收到消息后当即卸任归家,“送葬自平城达家,千里步从,不乘车马,颜貌瘦瘠”,千里步行送葬,可见张彝的孝顺,世人都称赞他。

三、斐然政绩

孝文帝亲政后,张彝历任主客令、太中大夫和黄门侍郎,与其他一批汉人官吏一起帮助孝文帝制定了朝仪和礼乐制度,并且为孝文帝谋划了迁都洛阳的计划,还因此“进爵为侯”。除此之外,张彝还参与了帮助孝文帝进行移风易俗的一系列汉化改革活动,加速了拓跋部在文化上的汉化进程,随后一路升迁,先后任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兼门下侍中,进入了统治集团的核心。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孝文帝

前文也提到,张彝擅长于巡查,于是经常被委派去巡查地方。在巡查陕东、河南等十二州的过程中,张彝查办了不少大案,惩处了一批贪官污吏,端正了社会风气,声明远播,被称为“张青天”,还因此被拔擢为尚书。

宣武帝时,张彝官至正尚书,兼正侍中,受孝文帝遗诏辅佐宣武帝,成为了宰相。

宣武帝亲政后,张彝被任命为安西将军与秦州刺史,掌管各民族聚居的重要之地。在任期间,他整顿军队纪律,强化了当地治安,当时“羌夏畏伏,惮其威整”,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推动了当地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且他还采取了更为先进的劳改的方式,把有罪之人的肉体刑罚改成了土木徭役,让他们建造兴皇寺。因为治理卓有成效,张彝还获得了“良牧”的称号。

离任秦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张彝仍然心系朝廷,总结了历代帝王治乱兴衰的经验,写成《历帝图》献给宣武帝,以期宣武帝以史为鉴。孝明帝继位后,张彝又被加为征西将军和冀州大中正。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四、公主青睐,奸臣陷害

因为政绩斐然和品性端正,张彝一直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威望,非常受朝廷的器重。张彝任秦州刺史期间,北魏的陈留公主因丧夫而寡居,而张彝又早年丧妻,于是张彝希望能和陈留公主结为婚姻,但同时仆射高肇也提出想迎娶陈留公主,在两人之间,陈留公主选择了张彝,张彝也算是得到公主的青睐了。然而情场失意的高肇不肯善罢甘休,便弹劾张彝“擅立刑法,劳役百姓”,虽然情况并不属实,高肇也因为诽谤而被免职,但张彝还是从秦州被召回了洛阳,不久便得了偏风,与陈留公主的婚事也因此不了了之了。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五、张彝之死

张彝帮助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必然会触动许多鲜卑族人的利益,招致鲜卑贵族不满。在迁都洛阳一事上,张彝将不同意迁都的鲜卑守旧势力算计了一回,他们心中自然会对张彝产生仇视。实行汉化官制,以文化素养取用人才,更是使一向尚武的鲜卑军事贵族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从政的机会。以上两点,已让鲜卑旧贵族对张彝积怨颇深,而张彝次子张仲瑀的一封奏折,点燃了鲜卑旧贵族对张氏父子的怒火。

张仲瑀上书朝廷请求改革选官制度,在选拔高官时不再参考军功,如果这个决策被采纳,尚武的鲜卑贵族子弟将彻底失去向上层晋升的渠道。

这样赤裸裸地触动鲜卑旧贵族利益,他们自然不可能善罢甘休,于是作为皇家卫士的鲜卑贵族子弟——羽林、虎贲开始对张氏父子实行报复。

他们先是砸了张仲瑀所供职的尚书省官署的大门,张仲瑀侥幸逃脱。之后又冲进张家行凶,将张彝拖到院子里一顿殴打,并放火焚烧张氏宅院,张彝长子张始均跳墙逃走后,发现父亲未能逃脱,便返回跪求愤怒的官兵放过自己的父亲,却被投入火中,丧命于火海,而张彝也因伤重不治于第二天去世,北魏一代名臣就此殒命。

北魏三朝元勋,为何被人闯入家门打死

鲜卑族剧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魏孝明帝与胡太后的兴衰之路
...扩张,北魏之后又经历了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相继登基,逐步实施了改革,此时的北魏国力强盛,北方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是,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合压榨下,阶
2023-11-18 06:43:00
五胡乱华下的汉人复兴:坚韧与文化的力量
...。北魏政权在统一北方后,实行了更深层次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鲜卑族开始说汉字、学习汉语、穿汉服、改汉名。然而,汉化和反汉化的矛盾在后来的岁月里迅速升级。隋文帝杨坚、
2024-04-16 13:27:00
从立国杀到亡国,北魏宗室为什么如此混乱
...的叔父,意图夺取皇位,兵败后被杀。献文帝死后,便是孝文帝时代。479年发生了安乐王拓跋长乐叛乱。此事的导火索是拓跋长乐在封地为非作歹,遭到封地百姓举报。朝廷略施惩戒,引发拓跋
2024-09-28 13:27:00
聊聊南北朝之北朝简史
...十六国的混战局面。493年(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南下河洛,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北魏开始与汉族世家通婚,祀孔子,尊儒教,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2024-01-14 21:28:00
探讨那些在英雄背后的女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度黑暗,但从未有过后宫干政的局面。张皇后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祖母。洪武二十八年(1
2023-06-10 16:23:00
浅谈北魏的汉化与迁都
...渐进的过程,当然这也包括北魏一步步汉化的过程以及至孝文帝迁都洛阳。早期拓跋推寅带领着鲜卑部落与匈奴开始通婚,慢慢走出了落后的局面拥有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后来又与其它部落不断通婚
2023-02-20 14:52:00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迁到了洛阳,现在洛阳人是鲜卑后代吗
...北魏一朝的诸位皇帝中,最为英明、成就最高的当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在政治上加强了君王的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并大力发展经济,巩固自身统治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北魏的国力。其中,
2024-05-22 09:13:00
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付出的那些努力
...是经济都爆发了很多尖锐的矛盾。直到北魏的第六任皇帝孝文帝出现,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才有所缓和,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太和改制孝文帝拓跋宏登基的时候,民间爆发了很多次起义,拓跋宏
2024-01-23 20:12:00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汉化改革与国家统一的深远决策
公元490年,北魏冯太后薨,孝文帝亲政,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四年之后,孝文帝下令由平城迁都至洛阳,改变了过去与中原遥遥相望的形势。迁都不仅有利于从中心地带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也摆脱
2023-11-21 14: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