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15:1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编者按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原名琼选,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政治家、改革家、晚清名臣。咸丰三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因军功加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创办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是洋务运动重要人物;智杀太监安德海,曾国藩称其“豪杰士也”;推行盐政改革,打通川黔盐运通道,解决贵州百姓用盐困难;治理黄河、修缮都江堰,被誉为水利专家;逝世后赠为“太子太保”,谥“文诚”,入京师贤良祠,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纪念。有《丁文诚公奏稿》《十五弗斋诗存》《四川盐法志》等传于世。

2023年10月,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丁宝桢》在央视的热播,让关于这位晚清名臣被更多人认识,其清正廉洁、报国爱民的一生在新时代被以各种创新形式再现和传播,而其中那些具备当代价值的优秀品质,更让当下的人们津津乐道。

真实的丁宝桢,在文史研究者们眼中是什么样子?他们最看重丁宝桢品质中的哪些东西,以及对这位名噪一时的晚清人物做怎样评价和表达?记者就此采访了文史专栏作家、《旮旮角角贵州史》作者周胜。

文史专栏作家周胜的《旮旮角角贵州史》一书中,有四篇文章专门写丁宝桢。虽然同样讲到丁宝桢在山东任上时治理黄河,讲到丁宝桢的清正廉洁,周胜的叙述里却多了很多鲜有人知的细节和背景,多了不少趣味性和故事性——书名里的“旮旮角角”,并非浪得虚名。

诛杀安德海,是丁宝桢在山东干过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事,但周胜以一句“丁宝桢在山东干过的大事不止诛杀安德海”,让人顿生好奇。他说的是丁宝桢在山东时治理黄河,“当时预计要准备秸秆二千万斤,麻料一百九十万斤。丁宝桢在工地上监督,从黎明到二更,一直站在风雨之中,几乎天天如此。从正月二十九日动工,到二月二十四日合龙工竣,所用的物料,仅占按河员预算购办物料的一半,丁宝桢这才知道历来河工虚报贪污的恶习,深为恨之。”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丁宝桢济南旧居。

丁宝桢的清正廉洁也众所周知,但周胜认为他清廉简朴的程度“可能会出乎人们意料”。他任四川总督时,厨役因为向他索要工钱不得,竟然出言不逊。“丁宝桢气极,想把厨役开除,但又无钱清还旧欠。平时丁宝桢准备有一只衣箱,封条盖章。缺钱用时,就叫人拿去当铺典押二百两银子救急。这次也准备这样做了,正好成锦道来见,看到丁脸色不对,问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后连忙请藩司把这个月的廉俸送来,才解了围。”

周胜给丁宝桢算了笔账:“清代总督的年俸才一百八十两,无禄米,主要靠养廉银。湖广总督的每年养廉银是一万五千两,两江总督一万八千两,四川总督养廉银规定是一万三千两......这些钱听起来不算少,但不过,既要养一大家子人,还要雇幕僚佣仆,维持总督衙门的场面;再加上丁宝桢虽然自奉甚俭,但待人甚厚,亲戚故旧有求,总要出手相助。”更不用说贵阳修缮阳明祠,他要出资捐助;改革盐政后“岁增帑金百余万”,他却又一清如水,“均一介不取”,出多入少,难免捉襟见肘。

丁宝桢曾经对在成都尊经书院执掌的王阊运诉苦:“用度不足,思移一镇”——钱不够用了,想换个地方。王阊运哈哈一笑说,州县官因为苦缺,要求换个地方是有的,却没有听说过封疆大吏会因为入不敷出想要换地方。

周胜提到的丁宝桢在家信中对儿女的教诲,体现了其对生活简约朴素之美的推崇:“家用务宜节省,肥浓易于致病,不如清淡之养人。华服适滋暴殄,不如布衣之适体。”至于“事事悉存忠厚之心,不敢侮人,不敢慢人,遇有善事量力乐做,不可妄取民间一钱,如公余之内,稍有盈余,即以之救济穷苦贫民”,他自己确乎已身体力行。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丁宝桢手迹《丁文诚公家信》。

周胜在书中还讲述了丁宝桢警惕英国染指西藏的旧事。他说:“在不少艺术作品中,丁宝桢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只是一个风骨棱棱的儒官廉吏,尤为人们熟知的是诛安德海、治理水患以及整顿盐政。殊不知丁宝桢还是一个洋务派,更是一个着力巩固西藏边防,抵御外国势力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以“滇案”要挟清政府与其签订《烟台条约》,其中重要的一款即英人可以“入藏”考察,为日后英国染指西藏开启了方便之门。

对于从成都动身,准备经川康入西藏“游历”的英国人,丁宝桢经了解后得知他们表面上是考察通商事宜,实际是查看道路形势,为日后从印度经西藏进入四川及内地作准备。周胜在书中写道:“丁宝桢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因有条约在先,只能设法‘婉言阻止,决不令其轻入’;二是万一阻止不了,便增派人员名为陪护,实为加强监察。”

文史学者眼中的丁宝桢|周胜:警惕英国染指西藏,体现丁宝桢的雄才大略

都江堰丁宝桢像。

除了尽力阻止和监察企图染指西藏的英国人入藏,丁宝桢认为长远之计应该是切实加强西藏边防。周胜在文中详细叙述了丁宝桢的种种做法:“他认为川藏一体,唇齿相依,经营好四川,就为西藏的防务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他创办机器局,制造火药枪炮:改革盐政,实行官运商销,‘所收税羡截厘及各杂款至一百余万两’,增加了四川的财政收入。”在此之外,他还“整编绿营、防军,留强汰弱。所有防营均‘勤习枪炮阵法,并精练打靶等事’,要让这支军队‘足借一战,不至甘心让人’。”他再三上奏折强调英国对西南和西藏的野心,拒绝朝廷裁军减勇;提拔重用技术人才,让他们在洋务运动和发展新式机器工业方面中发挥重要作用等等努力,使得英国人在西藏通商的企图一时未能实现。

即使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丁宝桢已病重之时,他对英国人染指西藏的野心仍是忧心忡忡。当时,俄国也从新疆抄近路赴西藏。临终前的丁宝桢忧虑重重:“英人俄人又均有入藏之议,将来必肇兵端。”并在其遗折中说:“外洋和约万不足恃。”

周胜评价说:“丁宝桢在西南边陲呕心沥血,苦心经营,艰难起步,对巩固西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现出了一个晚清爱国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编辑/赵怡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雄才大略”的宋徽宗,为何两次攻辽都以失败告终
...掠,证明是辽国先撕毁《澶渊之盟》的。宋朝堂 二、“雄才大略”的宋徽宗4月10日,北宋以童贯为主帅,出兵北上燕云。同日,宋徽宗亲自给童贯下达了《御笔三策》,作为大军北伐的指导
2024-03-08 16:45:00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帝王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个辉煌的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不仅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统治者。他的成就与失误,成为后人反思历史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汉武帝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
2024-10-10 10:46:00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然而,可能是在老爹李世民雄才大略与老婆武则天“绝无仅有”的双重夹击下,让他本应璀璨的光芒黯淡不少。那么,李治这位看似弱懦无能,严重惧内的“耙耳朵”究
2024-11-17 10:48:00
三国中有雄才无大略,有大略无雄才的是指谁?
一般来说,如果要评价一个很有成就的古代英雄,就会说他有大才大略,而这个词最先用在了汉武帝刘彻身上。大才和通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才,一个是谋,两者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
2023-02-21 15:40:00
完颜亮雄才大略,为何会成为金国第一大昏君?
...这个称号就是金国第一昏君完颜亮。不过,话又说回来,雄才大略的完颜亮,为什么会被金国人说成是第一昏君呢?很显然,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因为完颜亮在出征南方的时候后院起火了。完颜亮
2023-06-15 08:25:00
唐朝最具雄才大略的4位皇帝中,李隆基垫底
...是唐朝最难评价的皇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开创了唐朝也是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是,李隆基在位后期,逐渐奢靡无度,疏于朝政,尤其是天宝年间老而
2023-02-28 21:57:00
三国时期无雄才大略的诸侯
雄才大略:是指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比比皆是,著名的诸如: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和《
2024-01-20 20:04:00
清朝鼎盛时期拥有18个藩属国,周边各国纷纷前来朝拜,纳贡称臣
...思想为治国之本,尤其是清朝前三位皇帝,都可以称得上雄才大略、功绩卓著,使得大清王朝达到历史的巅峰,周边各国纷纷前来朝拜,纳贡称臣。后世对清朝的认识,普遍都是丧权辱国、腐朽无能
2022-12-11 12:44:00
李世民雄才大略,奠定唐朝长期稳定基础
...统一了全国,为唐王朝长期稳定统治奠定基础。唐太宗以雄才大略和强悍果敢的领导才能,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先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最终统一全国,巩固和维护了唐王朝的统治地位。他的这些
2023-12-11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