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17 10: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治是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然而,可能是在老爹李世民雄才大略与老婆武则天“绝无仅有”的双重夹击下,让他本应璀璨的光芒黯淡不少。

那么,李治这位看似弱懦无能,严重惧内的“耙耳朵”究竟有怎样高人一等的手段,让他在风云诡谲、惊险无比的旋涡中最终如愿以偿,完美胜出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唐高宗李治的传奇一生。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生而仁孝,最强捡陋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嫡子,与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一母同胞,都为李世民最为敬重的长孙皇后所生。

李治在很小的时候,便十分孝顺仁德,李世民看着他在读《孝经》,便问他《孝敬》哪段最重要,不曾想小小年纪的李治给出了教科书式的回答:侍奉君父,为国尽忠!李世民听话比较满意,对他说:“希望你以后能侍奉父兄,当好臣子!”

由此可见,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治压根就不是储君之选。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当年发起的“玄武门之变”,居然鬼魅般地在自己两个最器重的儿子身上再现了!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纠集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准备实施预谋已久的逼宫。然而,事情很快败露,李承乾也因此被废。

此次太子公然谋反,牵涉甚广,不久,魏王李泰成为了此案的始作俑者。原来,李承乾之所以干出如此悖逆之举,全因李泰有夺储之嫌。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伤心欲绝的李世民愤懑难当,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拉着李治便要拔剑自刎,左右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见状,赶紧劝阻,之后,李治便名正言顺地封为太子,完美成为“最强捡漏王”!

一年后,李世民率军东征高句丽,李治随行。李世民令李治留守定州,负责收集情报,整理文稿的秘书工作。

不久,李世民凯旋而归,与李治一同回到并州。当时,李世民大腿处生了一个大脓疮,李治不畏感染,亲自为父皇吸吮,李世民深为感动,认为李治将来必为明君。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看似宠爱,实则同盟

公元649年,一代雄主李世民崩,李治继位,同时,被李世民倚重的两位托孤重臣——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登上权力中心。

李治继位之初,凭借着父皇李世民架设好的制度框架,萧规曹随,在几位重臣的竭力辅佐下,社会呈现繁荣富庶的局面。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下,一股暗流却在蠢蠢欲动。长孙无忌仗着自己是开国元勋,皇帝亲舅,托孤重臣的三重身份,渐渐变得专横跋扈,嚣张至极!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李治被头顶上这层阴影弄得惶惶不安,有名无权的傀儡皇帝让他感到甚是窝囊。不久,长孙无忌为了揽权,不惜将房遗爱的家庭闹剧演变为谋逆忤上的惊天大案,涉案人员之多,让人不寒而栗。

当时,吴王李恪也在长孙无忌集团的清算名单之中。李治自小仁孝友悌,他特意为此请求长孙无忌,说李恪与自己手足同胞,能否念及兄弟情谊,不追究他的过错,可一意孤行的长孙无忌对李治的请求置若罔闻。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也就是在此次事件后,李治感到莫名的恐惧感,他深深的意识到,倘若再不对这位舅父进行压制,他这个大唐天子将永无宁日!

“房遗爱事件”后,满朝文武多半多倒向长孙无忌,其中以韩嗳、褚遂良、来济等六人为代表。此时的李治孤立无援,他总忘不了李恪在临死之际对长孙无忌的咒骂:“长孙老贼窃国弄权,陷害忠良,先祖有灵,灭族不远矣!”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此话振聋发聩,让李治每每在梦中惊醒!形势告诉他,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反戈一击!

为了防止长孙无忌权势继续膨胀,李治开始寻找盟友,而他寻找的正是武媚娘以及山东集团。

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李治便与武媚娘产生了感情,李世民死后,根据祖制,时年二十六岁的武媚娘被迫到感业寺为尼。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而今时非同往昔,李治深知武媚娘才能,他不顾群臣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小妈”从感业寺召回宫中,成为自己嫔妃,封为昭仪。

许多人以此判断,李治色欲熏天,胆大妄为,但其实他之所以将武媚娘迎回宫中,除了感情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打压长孙无忌力捧的王皇后。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再次入宫后的武媚娘,没有多久时间,便顺利地弄垮了自己的宿敌王皇后与萧淑妃,与此同时,山东集团又在朝中为她造势,这也正是李治希望看到的局面,从此以后,终于有股新兴势力与长孙集团相抗衡!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公元650年五月,王皇后用巫蛊之术诅咒武昭仪,事情败露后,李治勃然大怒,坚持废王立武,这一举动当然招致长孙集团的坚决反对。

王皇后不仅是太宗李世民指定的儿媳,其背后更是有着长孙一党门阀大族的支持,因此,“废王立武”并不是“换个老婆”那么简单,这是李治向门阀制度的一道杀手锏,是他对长孙集团正式宣战的节点。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因此,学者陈寅恪先生认为:废王立武绝非宫闱之争,实际上这是关陇与山东两大集团之间的博弈。而恰恰李治在这场博弈中深藏不露,沉稳自信,最终得到拥有军权的大臣李勣的支持,这才力排众议,让皇后顺利易主。

随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被先后罢官!至此后,李治彻彻底底地做到了大权独揽,无人再敢犯颜直谏。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力不从心,假手武氏

李治胆敢违背祖训,公然对门阀势力发起挑战并且成功,由此观之,李治此人绝不是某些电视剧、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弱懦无能的窝囊废!

因此,陈寅恪先生认为:高宗李治彻底消灭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集团,其实标志着历经几百年后残存的门阀色彩政治的开始消亡!

然而,人无完人,虽然李治颇有手段,但无奈身体却扛不住!公元660年以后,李治的头疾愈发严重,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唐朝李氏的遗传疾病,类似今天的高血压,冠心病。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随着李治病情的日益严重,他的眼睛也渐渐失明,无奈之下,只得让武则天代理朝政。但这绝不意味着李治将权力拱手让人,事实上,李治在世的时候,始终牢牢地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武则天只不过是他的贴身秘书罢了!

但武则天也非等闲之辈,她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为自己进一步插手朝堂做着准备。

这一点李治也有所察觉,曾经也动了废后的心思,敏感的武则天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向李治申诉辩解,李治才就此作罢。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其实,在李治看来,在他万年之后,武则天顶多就是吕后那样的人物,他万万没有料想到,武后竟然会以周代唐,自立为帝!

是时,李治的病情也愈发严重,他需要武则天这样一位聪慧能干的贤内助,为他分担政务,因此,权衡利弊后,他认为他和武则天是同一战线的盟友,不但没有压制她的权力,反而在他弥留之际,让武则天的权力达到顶峰,从而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李治还曾留下遗诏称:凡军国大事不能决断者,均由天后处理!武则天正是凭借着这份遗诏,直接把控了大唐所有的军国大事。

至始至终,李治对朝堂都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与武则天有着共同利益,所以二人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身体欠佳的李治需要武则天来压制群臣!

公元683年12月27日,李治在东都洛阳贞观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李治,究竟是雄才大略,还是懦弱之君?

结语

纵观李治的一生,他对内开创永徽之治,对外灭高句丽,西突厥,让唐朝版图达到极盛时期。作为守成之君,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几乎可以比肩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然而,他的熠熠光辉却被父亲李世民与妻子武则天抢占殆尽,乃至他一度成为窝囊惧内的代名词。

事实上,李治对唐朝的功绩不容抹杀,我们无可否认,李治为“武周代唐”提供了基础,但作为一位在位三十四年的皇帝,倘若我们只将目光聚焦在他的后宫,而否定他其他的政绩,终究有失偏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高宗李治客死他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跟李治的身体一直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李治身体没那么差的话,武则天很难有管理帝国的机会,毕竟李治其实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唐帝国在李治时代,一直处在对
2024-06-30 21:19:00
一个皇帝一句评语,看尽中国历史
...43、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圣主,一代明君。44、唐高宗李治——强光之下的黯淡45、唐中宗李显——被妻儿毒杀的皇权殉葬者。46、唐睿宗李旦——夹缝中的艰难行走47、武周圣神皇帝
2023-04-19 09:05:00
苻坚:雄才大略的人,却太过仁慈
...国灭,含恨而终。“十六国时代”,彼此相互征伐,亡国之君的下场都很惨。苻坚太仁慈,对亡国之君、灭国之臣都礼遇有加,授予他们高官厚禄,还能带兵打仗,这就不对了。慕容垂、姚苌、张天
2023-08-20 17:52:00
李世民为何两度违背心意,选择懦弱的李治坐太子?
...,后来将其废掉。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并不喜欢的皇九子李治居然成了皇太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有两个,一个是皇三子李恪,一个是皇
2023-08-30 06:21:00
有为之君深受权臣之害,临终时无子无女最终绝后
...皇帝,越是不近人情,天威难测。可是西汉就有一位有为之君,非常惧怕一位权臣,怕到什么程度?立权臣6岁外孙女为后,这还不算,还不敢宠幸其她妃嫔。甚至自己临终时皇后也没有生下一男半
2023-05-10 17:25:00
中国历史上让人可惜的四位皇帝,才能堪比汉武唐宗
...对中国古代皇帝与国家之间关系最好的描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自然是两极分化,一边是以秦皇汉武为首的使国家强盛的皇帝,名传千古;还有一批是以秦二世隋炀帝为首的荒淫残暴之君,为
2023-01-08 21:15:00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帝王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葛,导致了家庭的悲剧。这些经历不仅反映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孤独,也揭示了权力与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六、历史遗产与影响汉武帝刘彻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为后
2024-10-10 10:46:00
杨广有雄才大略却遗臭千年,他的十大罪状是什么?
...心腹大患?搞搞自卫反击居然也成了错?其后的李世民、李治父子不也是继续出兵攻打高句丽并将其灭掉。杨广弑父至今没有历史定论,杨坚死时已经64岁,在当时已是高寿了,死之前也已卧病许
2023-07-27 14:46:00
唐朝诗人张若虚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留名《全唐诗》,但其实“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最初乃是上文提到的陈叔宝所创,至于现存最早以此为题的作品,则是由隋炀帝杨广创作。隋炀帝杨广因为在位
2024-06-28 19: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