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11:39:00 来源:戏说三国

虽然说:“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但历史上有些将军肩负着国家最后的命运,可以说一人身系一国之安危,他们一死,国家就紧跟着灭亡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一、李牧

若论历史上死的最冤的名将,李牧绝对是其中的一位。

长平之战后,赵国再无青壮之兵,随后的十年,李牧在雁门抵御匈奴,他深沟壁垒坚守不出,匈奴以为胆怯,赵王也认为他无能,于是罢其职,一年后,赵军与匈奴作战屡败,李牧被重新启用。他继续采用以前的战法,匈奴连续好几年一无所获。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李牧

六年后,李牧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心与匈奴一战,他先是连败五阵,用财物引诱匈奴离开他们擅长的草原,然后火速出击,用重装战车包围之。李牧仅用一战就灭了匈奴十万主力,然后又灭襜褴,败东胡,收林胡,使北方游牧民族十多年不敢再靠近赵国边境。

李牧深知匈奴难灭,国内形势又岌岌可危,遂想毕其功于一役,打痛北方胡族,自己才能抽身回国内。事实也正如李牧所料,当他被召回朝中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奔魏,李牧已经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李牧

前236年,秦始皇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王翦率军攻取了赵的阏与、河间、安阳等城,占有了漳水流域。桓齮则攻取赵的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十万赵军尽没。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赤丽、宜安,向邯郸进军,赵国形势万分危急。于是赵王迁从雁门调回李牧,以其为大将军,率部南下,反击秦军。

不久,李牧便率八万赵军大破二十万秦军于宜安,桓齮兵败潜逃,二十万秦军被杀的只剩下八万,赵国得到喘息之机。

前232年,嬴政再征兵卒二十万,分别增援杨端和及王翦,秦军前方可用兵力达到四十万。杨端和与王翦发动两面攻击,李牧采取南守北攻,各个击破的方针,司马尚在邯郸据守长城一线,他自己则率5万主力北进,在番吾击溃杨端和十万秦军,然后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击南路的王翦军,王翦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王翦

前229年,王翦与杨瑞和再次率秦军四十万攻赵,李牧仅率八万赵军抵御。王翦不断想找赵军主力会战,但李牧不断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骚扰秦军,两军相持了近一年。

此时,王翦已经意识到李牧不除,难以灭赵,遂再行反间计,他派奸细入邯郸,用重金收买赵王近臣郭开,让其散布流言,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谋反。赵王迁不加证实,便派宗室赵葱和齐人颜聚去取李牧的兵权。

但李牧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他知道自己一身系赵国存亡,于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交出兵权,但如此一来,昏庸的赵王更加害怕,他密令郭开除掉李牧。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郭开

前229年11月,外出查探敌情的李牧在归途中惨遭颜聚伏击,李牧及其亲随100多人全被射杀,临死前李牧大呼“天要亡我大赵啊!”李牧死后,颜聚斩其头,封存后送往邯郸。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虏赵王迁及颜聚,史称“李牧死,赵国亡”。

二、斛律光

斛律光,字明月,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史书称他“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17岁时便于阵前生擒北周大将莫孝晖,被任命为都督。21岁时跟随齐世宗打猎,一箭射中大雕脖颈,被时人称为“落雕都督”。杜牧有诗赞曰:“落雕都尉万人敌,黑槊将军一鸟轻。”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斛律光

斛律光作战勇猛,常常亲冒矢石、不避斧钺,而且爱护士卒,有卫青之风,再加上指挥出色,其部队战斗力极强。自北齐立国后,斛律光与北周接战二十余年大小数百战,几无败绩:天保三年,做为先锋官出击北周,多次败敌,“掳获甚多”;天保七年,率五千步骑大败北周仪同王敬俊,俘获千人,杂畜万余头而还;河清二年,邙山之战以五万军击败北周尉迟迥、宇文宪的十万大军;武平二年,率五万步骑援救宜阳,大败北周大将纥干广略,“取周建安等四戍”。

北周名将韦孝宽知道无人能胜得过斛律光,要想灭北齐必先除斛律光,于是便使出反间计,派人去北齐制造斛律光篡位的谣言,编成儿歌,在邺城传唱。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当时北齐权臣祖珽和穆提婆等人又深惧斛律光,便不断向昏君高纬进谗。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祖珽

公元572年,高纬引斛律光入宫,命北齐第一御用杀手刘桃枝乘其不备,将其偷袭杀害,时年58岁。斛律光被杀后,高纬又株连其家,百余口被抄斩于市。

五年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灭齐,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诏书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本来有斛律光在,北周是不会也不敢兴兵伐齐的,李世民就曾说,“及明月被祖孝征谗构伏诛,周人始有吞齐之意。”

高纬自毁长城之举令人痛恨,不过他也没得到什么好报应,不仅亡国,同年就被宇文邕以谋反罪名与穆提婆一起赐死。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高纬与冯小怜

三、孙传庭

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名将,《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崇祯末年,大明犹如快要沉没的巨轮已是四处漏水:关外满清虎视眈眈,窥探神器;北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闯王义军纵横驰骋;中原大地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与后金军松锦之战后,大明精锐损失殆尽,九边兵马均为老弱病残之辈,而此时的袁崇焕、洪承畴、卢象昇等一杆名将已经死的死,降的降,唯有孙传庭可以出战。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孙传庭

崇祯九年,孙传庭在子午谷的黑水峪大破农民军,俘虏闯王高迎祥;十年,孙传庭率部击溃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起义军,平定关中以南;十一年,指挥五路兵马合击过天星、混天星的起义军,捕杀二千余人,余部溃散;同年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设伏,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

陕西境内的起义军被镇压下去后,崇祯又急调孙传庭回京防御清军,不久,孙传庭与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起了矛盾,崇祯偏听偏信,竟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囚禁。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崇祯

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里,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李自成也趁机在河南重新打开局面,拥兵百万。崇祯无奈只得从狱中提出孙传庭,命他驰援开封。

孙传庭第一次解围开封后,崇祯又命他出任三边总督,平定陕西起义军,结果他在陕督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崇祯帝又命他出关二次救援开封。

但是,孙传庭就算再能打也是分身乏术,他一会南下镇压起义军,一会又北上拱卫京师,自己的嫡系部队都被搞没了。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孙传庭

面对如此形势,孙传庭主张编练军队,扩充粮草,待时机成熟再出关扫荡闯军,如同之前的黑水峪与南原之战一举歼灭农民军主力。

可惜,崇祯催战太急,怀疑孙传庭养寇自重,屡次传旨令其出关解救河南,解除开封之围。无奈,孙传庭只能在尚未准备充分,兵马尚未练成,粮草严重短缺之情况下出关作战,不幸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

孙传庭死后,明朝再也无人可用,第二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李自成

崇祯自缢前说,皆诸臣误朕,其实未必,不说对袁崇焕,就连孙传庭死后,崇祯也怀疑他诈败潜逃,不给他抚恤,可谓刻薄至极。孙传庭之死又是崇祯的一次自毁长城。只能说,大明朝就亡在他自己手里,怨不得别人。

四、陆抗

陆抗是三国后期名将,东吴前都督陆逊之子,陆逊死后,陆抗成为了孙吴的擎天之柱。当时,西晋已经灭蜀,天下十有其九,而东吴之所以还能支持,就因为陆抗的存在。

陆抗最巅峰一战就是以三万吴军大破八万晋军的西陵之战,当时世代镇守西陵的步家叛降西晋,司马炎为了接应步阐,兵分三路进攻东吴,一路以羊祜为统帅率主力五万进攻江陵,一路由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还有一路则是荆州刺史杨肇直奔西陵接应步阐,面对西晋声势浩大的威压,如泰山般的压力,“三国时代最后的名将”陆抗不但顶住了,还收复西陵,生擒步阐,使西晋八年不敢南下,直接将名将羊祜打成了“伪名将”。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陆抗

陆抗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孙皓在位期间,荒淫残暴,胡作非为。陆抗虽远驻西陵,但是听说朝政混乱,深为忧虑,曾多次上书。但均不为孙皓采用,陆抗鞭长莫及,也只好恪尽职守,慎保边圉。孙皓虽然残暴酷虐,但却知道重用陆抗,所以陆抗镇守西陵,成为晋国最大的阻碍。

有陆抗镇守边境,羊祜也知道灭吴时机未到。于是对吴军采取怀柔政策,每次两军交战,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羊祜

但是西陵之战仅仅两年后,陆抗的生命便来到了终点。274年,陆抗重病在床,他上书孙皓,一定要重视西陵,称之为“国之西门”,交代如果西陵有危险,一定要倾国争之。但是显然,孙皓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陆抗死后,羊祜立刻上表,准备伐吴事宜。但是羊祜不久也重病去世,临死前推荐杜预代替自己,果然杜预率领大军南下,吴军一战而溃,孙皓投降,三国归晋。这时距离陆抗逝世仅仅过去了六年。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孙皓

五、檀道济

檀道济,东晋末年名将,刘宋开国元勋。他出身寒微,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军队中度过,他从军二十余载,从底层士兵一路晋升至大将军,可谓金戈铁马、战绩显赫:刘宋建立前,讨平鲁山、镇压卢循起义。讨伐桓谦作乱、平定荆州司马休之。作为北伐先锋大将,攻取东都洛阳。刘宋建立后,扶保宋文帝刘义隆登基,后元嘉北伐,檀道济一路杀到济河,攻克“铁壁坚城”滑台,与北魏大战三十余场,尽皆完胜。其“唱筹量沙”之法至今被称为“最完美的撤军”。

檀道济将其一生累积的作战经验撰写成书的《三十六计》更是流传后世,成为重要的军事著作遗产。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檀道济

然而如此一良将却死于猜忌,而且还是死于有“贤君”之称的宋文帝之手。公元436年,刘义隆患病时,有人对他说:“安知檀道济非司马仲达也!”于是忌檀道济威名,召还杀之。

虽然檀道济死后,刘宋四十三年才亡国,但自毁长城的典故就出自檀道济。《南史·檀道济列传》记载,檀被逮时,脱帻投地,怒云:“乃坏汝万里长城!”

檀道济死后南朝再无名将,元嘉二十七年,北魏霸主拓跋焘带兵打到了长江边的瓜步山,刘义隆在石头城登楼相望,见魏军气势极盛,吓得屎尿齐流,等侍从为他更衣之后,他竟瘫坐在龙椅之上,悲叹道:“若道济在,何至于此!”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刘义隆

檀道济因此也被称为“长城名将”。

六、蒙恬

秦始皇崩于沙丘时,当年灭六国的名将死的死,归隐的归隐(王贲灭六国后即随父归隐,而后来的章邯还只是一个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的“少府”),只剩下了一个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

秦始皇非常信任蒙恬,不仅将长子托付给了他,遗诏更是让其辅佐扶苏登基,“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然而蒙恬却辜负了这份信任。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蒙恬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沙丘之变”后,胡亥遣使者赐扶苏、蒙恬死,扶苏大哭之后,决然赴死,蒙恬虽然在一旁劝阻,但并没有拿出实际的行动来,只是要求“更诉”。

胡亥虽然连马跟鹿都分不清,但也知道蒙恬乃国之柱石,杀之不利。于是当他听到扶苏已死,就打算释放蒙恬,然而赵高却唯恐蒙恬不死,不利于自己掌控胡亥,于是就对二世说:“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在犹豫片刻后同意诛杀蒙氏兄弟。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胡亥与赵高

蒙恬死前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但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不过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于是吞药而死。三年后子婴出降,秦国灭亡。

可以说蒙恬之死间接导致了大秦的灭亡:

1、蒙恬之死使大秦失去了最后一名当年横扫六国的名将,使章邯独木难支。如果蒙恬替代王离,巨鹿之败不可能上演。

2、蒙恬死后,虽然蒙家军没有反叛,但却造成秦军内部离心离德,这是王离率领的蒙家军旧部被项羽所败的原因之一,也是章邯坐视王离被击败的关键因素。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章邯

3、蒙恬之死,是章邯投降项羽的诱因之一。

巨鹿之战后,项羽部将陈余送信给章邯,说起当年白起和蒙恬的悲剧:“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千里,最终竟然斩于阳周。为何?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用国法杀死他们”。章邯深以为然,为自己计,便顺势降了项羽。

七、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人,因父亲被诬谋反,一家人被楚平王杀害,遂出昭关东逃。来到吴国都城苏州时,他已经身无分文,于是只好吹萧乞食(这就是伍子胥“乞丐之祖”的由来)。恰巧吴国公子姬光经过,见他竟然在闹市中行乞却毫无奴颜婢膝之态,料定此人必定不凡,于是便将伍子胥带进王府。

二人交谈甚为投契,伍子胥详述冤仇,姬光大为震动,更赏识伍子胥的非凡才能,便留下来委以重任。伍子胥推荐专诸给姬光,最终刺吴王僚后姬光继位成为吴王,是为阖闾。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伍子胥

阖闾继位后,采用伍子胥、孙武的计策,北边击败齐、鲁,威镇晋国,南边收服越人,成就霸主基业,伍子胥也领兵大败楚国,拿下其都城郢都,鞭尸楚平王,报了大仇。

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二月,夫差以伍子胥为大将,亲率大军从太湖水路进攻越国。两国在太湖一带展开大战,结果越国大败,勾践只带了五千残兵逃回会稽,不久即被吴军团团围困,勾践没有办法只能求和。虽然伍子胥坚决反对,但夫差却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灭越”的主张,反将伍子胥赐死。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越王勾践

伍子胥仰天长叹曰:“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吾。吾使你父称霸诸侯。在你未被立为太子时,几位公子竞相争立,吾冒死力争,才使你被立为太子。你为王后,想将吴国分一半给吾,吾不敢有这种奢望。现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之言而杀吾。”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将其双眼睛挖出,挂于东门,“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刎而死。

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灭亡。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举剑自尽。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吴王夫差

如果有伍子胥,勾践不可能在吴国为奴三年还能毫发无损的回到越国,如果有伍子胥,夫差也不会轻易被西施所惑,让勾践有十年的喘息之机,所以西汉刘向言:“楚不用伍子胥而破,吴用之而霸,夫差杀之,国卒以亡!”

八、林仁肇

林仁肇,福州人,体魄健硕,臂力超群,骁勇善射,精通兵法,浑身刺有虎纹,人称“林虎子”。五代时南唐镇海军节度使,史称“江南存亡之所系”。

林仁肇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

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鸿胪卿潘承佑到泉州召募勇士。林仁肇被潘承佑推荐为将军,率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先拔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栅,寿州之围遂解。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林仁肇

八月,后周军又在正阳建浮桥,以扼南唐援军进路。林仁肇亲率一千敢死士,船载薪柴,欲乘风放火。不料,风向突变,火攻不利,周军大将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这时,林仁肇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横冲直撞,勇猛异常,后周军矢箭齐发,都被单马殿后的林仁肇打落在地,周永德大惊道:“彼有人焉,未可薄也。”不敢再追击。后来,南唐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镇守武昌。

林仁肇忠勇双全,可惜不逢明主,有心报国,无力回天。970年,林仁肇私下向后主李煜进言道:“宋淮南兵弱,又连年征战,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需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臣若成功,功在陛下,臣若兵败,陛下可灭我满门,以示陛下并不知情。”李煜听后惊道:“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朕的。”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林仁肇

李煜不仅不听,此后更把林仁肇任命为南都留守,调离了对宋的前线。

林仁肇虽然善抚部众,但却不善谋身,他爱憎分明,不拘小节,更不喜欢拉帮结派,与朝中的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组成的利益集团格格不入,另外他对李煜的不理国事,只会写些风花雪月的词也深感不满,经常当众责备。

于是,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常在后主面前进谗言,称林仁肇有通宋和自立为王之心,但是由于没有实证,李煜只是心生怀疑而已。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李煜

但很快,证据就有了,只不过这个证据是敌国提供的。

当时的赵匡胤,久闻林仁肇的大名,也知道他的军事才能,所以非常忌惮,知道如果想要顺利拿下南唐,一定要搞掉林仁肇。

赵匡胤先安排人将林仁肇的画像悬挂于自己的禁中,然后利用南唐郑王李从善到汴京朝贡的时机,假借酒意,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他故意让李从善看到画像,并说:“林仁肇已准备降宋,此为信物。”又指着楼台亭阁道:“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

历朝历代真正的“擎天白玉柱”,历史上身死国灭的八位名将

赵匡胤

李从善回国后一说,本来就已经对林仁肇不满的李煜也不查证事情的真实与否,便立马以皇帝赏赐的名义,用毒酒将林仁肇鸩杀了。

后来为南唐殉国的门下侍郎陈乔就说:“令仁肇将外,吾掌机务,国虽蹙,未可图也。”意思就是,若使林仁肇在外带兵,我陈乔在中央掌握朝政,那么虽国小力弱,宋也难以图谋。然而李煜自毁长城的做法,最终还是将南唐推上了亡国之路。

仅三年后,宋军就攻破南唐首都江宁府,俘虏李煜。

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亡国后的李煜,因为一首《虞美人》,也被赵光义鸩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咎由自取,值不得同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擎天白玉柱!探长:胡金秋今天是外援级别的发挥 他的三分不能放
擎天白玉柱!探长:胡金秋今天是外援级别的发挥 他的三分不能放直播吧1月26日讯 今晚CBA常规赛,广厦在主场105-91击败广东
2024-01-26 23:00:00
历朝历代十大名将盘点,各领风骚威震四海
“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领风骚几十年”,历代名将,层出不穷,璀璨如星,以下十人,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波澜不惊。虽无白起、韩信、之才,卫青、霍去病之名,李靖、郭子仪之功,高敖曹、常遇
2024-01-12 15:37:00
盘点历朝历代的霸气宣言,周朝大气两汉强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文明。在许多朝代,我们都屹立在世界之林,发出过那些时代最强音,现在读来仍然让人血脉喷张、心驰神往:周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2023-07-05 13:24:00
白起、李牧结局相同,两人为何都不敢反抗?
...君王封为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史记正义》记载了白起获封武安君的原因:“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2023-02-27 18:08:00
南京陷落与李秀成被俘:太平天国的转折
...运动时期的忠王,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被人称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由此也能看出此二人在世间的地位。话说,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的胞弟,也就是曾国荃,经过一番奋
2023-11-25 21:54:00
正确认识宋朝的求和派与主战派
...理把国家的经济推到了封建历史的最高点。宋朝的经济是历朝历代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文人对自己的利益,家族的利益很是看重,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的时候实行的重文抑武的治国政策,
2023-04-25 14:03:00
历朝历代的民系关系
清朝疆域是完全从零开始由清朝打下来的,还是历朝历代的民系关系奠定的?民系关系很久之前,淮下书生讲清朝版图的时候提到过一个词汇,叫做“民系关系”。清朝之前的历朝历代,在发展的过程中
2023-08-03 14:31:00
清朝真的无名将吗?细数清朝都有哪些名将
...南宋人对名将更充满了渴望和期盼。南宋人张预根据前代历朝史书记载的名将,著《百将传》(宋刻残本称《张氏集注百将传》,元、明刻本又称《十七史百将传》、《正百将传》),编写了从西周
2023-05-18 14:08:00
历史上最忠诚的4个权臣,与皇帝互相信任
...位的古代,等级观念非常重要。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历朝历代便一直强调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思想,臣子与帝王之间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契约,而普天之下,无不遵循此“契约”。忠君的思想在
2023-06-08 08: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