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4 20:37:00 来源:新周刊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一方水土,一方饮食,贵州菜里,藏着这一高原山区丰富、多元的历史与人文况味,而酸与辣,正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灵魂所在。

作者 | 西武

编辑|道喵叽

封面|图虫创意

贵州菜正在悄悄占领成都。

川菜重镇,如今流行的吃食却是贵州菜,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无论是下班后约一个贵州吃食馆子,还是周末兴致勃勃地找一家bistro,品尝有贵州风味的fusion料理,都成为了备受成都年轻人青睐的时髦选择。

不仅是成都,贵州菜的“地盘”也已经冲出了西南地区,开始在北上广大放异彩。

从前,外地人最熟悉的贵州风味,可能还只是遵义羊肉粉及各种酸汤。而如今,在肠旺面唤醒全国打工人的胃的同时,bistro里精致的摆盘,则证明了“重口味”也能变得小资又好看。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遵义羊肉粉的名气早在清代中叶就名扬遐迩。(图/图虫创意)

在人们饮食口味愈发变重的当下,“出走”的贵州菜,在迅速征服一众口味刁钻的食客和老饕后,还留下了怎样的风味?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当贵州菜占领成都

似乎是一夜之间,贵州菜馆子就开遍了成都,成为了美食界的新顶流。大街小巷里,来自安顺的夺夺粉、贵阳的肠旺面,毕节的汤圆、遵义的羊肉粉等,成为了人们相约体验的美食,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人们争相打卡的新宠。

贵州菜又称黔菜,由贵阳菜、黔北菜和少数民族菜等数种风味组成,味辣、酸鲜。

在小红书上搜索“成都贵州菜”,蹦出来的帖子里,火锅、简餐、小吃都有,不少店一到饭点都是大排长龙。还有些贵州菜餐馆已经细分到小吃、火锅等垂直领域。无论是网红的春熙路、玉林街,还是其他大街小巷,贵州菜的存在感已经让人无法忽视。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在成都吃酸酸辣辣的“重口味”贵州菜。(图/小红书截图@Jupiter)

贵州菜能在成都爆火,除了两地在地缘上的接近,成都人与贵州人对嗜辣一事的相同爱好,也促成了这一盛况。稍有不同的是,川菜偏爱麻辣口味,贵州菜则专注于酸辣。

而在主攻创意菜的bistro,贵州菜也受到了大厨们的偏爱。

作为中餐里少油味道却不寡淡的罕见存在,贵州菜能提供诸多创意菜中需要的口感与风味。诸如各种口味的酸汤,几乎都能在成都的所有贵州菜Bistro餐厅的菜单上找到。

这些餐厅还会使用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食材,例如贵州本地的糍粑辣椒,在创意中更大限度地融合了贵州本地风味。不少Bistro餐厅,诸如The Bazaar、汤之加里等,已经是在社交媒体上爆火的网红店了。

The Bazaar内部,富有云贵菜系的bistro氛围感。(图/小红书截图@accccci)

贵州菜的“出走”,不仅限于成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里,不仅贵州小吃、火锅不再难以寻觅,贵州菜口味的bistro也逐渐多了起来。有意思的是,除了完全主打贵州菜口味外,许多bistro餐厅做的是云贵川融合口味,在风味和食材的选择上会显得更加自由、宽广。

一面是接地气的生活小馆,一面是精致小资的bistro,贵州菜的走红,主打一个全面、多元。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最能吃酸的省份

谈及贵州菜,离不开一个字:酸。

贵州有一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说的就是贵州人对于吃酸一事的痴迷,甚至是依赖。如果饮食中没有酸食,贵州人就会像菌子季里吃不到野生菌的云南人一样,生活都没有了盼头。

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贵族全省共有民族数56个,但在吃酸这件事上,他们的意见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无论是东部及南部的侗族、布依族、水族,还是北部及西部的苗族等,都盛行吃酸。其中,凯里酸汤、都匀四酸又最为著名。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凯里酸汤,可放入米粉、牛肉、鱼等食材。(图/图虫创意)

贵州人日常就擅长做酸食。其中,在食材的开发上,可以说是万物皆可入酸:以米酸为代表的禾酸、以酸菜为代表的菜酸、以虾酸为代表的荤酸、以柠檬酸为代表的果酸......可以说但凡能吃的东西,贵州人都把它们塞进缸里发酵了。

至于做酸食的手法也是五花八门,主流的就有酵酸、泡酸、腌酸、糟酸、沤酸等。

最令外地人大开眼界的可能是沤酸。《酸食志》里,作者要云如此介绍沤酸的做法:“沤,是将食材,无论菜蔬还是肉禽河鲜,长时间在坛子里沤,且随吃随沤。沤出来的食材腐败酸化,不要说细嫩、嚼劲,拿都拿不起来,全成汁水。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凯里的餐馆老板在做酸汤。(图/视频截图《早餐中国》)

单从这一段文字描述来看,就足以想象其酸味的威力。都匀四酸中的臭酸便来自于沤酸这一做法——从坛子里取出时就是一勺暗绿色浓汁,味道熏人得很。不同于全国遍地开花的广西螺蛳粉,这种令本地人胃口大开的酸食,外地游客往往敬而远之。

“游客到了荔波,却少有敢品尝一次荔波臭酸火锅的。有的人连走近都不敢,因为那个火锅飘出来的味道太特殊,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只能是臭气熏天。然而当地人却自得其乐,认为是上天赐与的美味。”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荔波美食很多,酸汤鱼和酸汤牛肉火锅是游客的最爱。(图/小红书截图@靓女小黄)

走到贵州荔波时,要云就很想尝试一下这口滋味,最终也没能如愿,只能听当地人描述其独特和美妙。

游客到了贵州,吃酸的首选自然是酸汤,最著名的当属毛辣酸和米汤酸。用汤色区分,一个呈乳白色,一个呈鲜红色,因此它们也分别被称作红酸汤和白酸汤。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盛产糯米,且糯米的米汤黏稠,有质感。(图/图虫创意)

其中,红酸汤是用毛辣果——一种贵州野生西红柿制作、发酵而成,这种酸汤也因此烙印下了当地特色。

这一锅红色,正是贵州菜的绝对C位——酸汤鱼的灵魂所在,而生活在贵州凯里的苗族人,又拥有制作这一道菜的绝对权威。过去,当地甚至还有“做不了酸汤嫁不了人”的说法。

想要做好酸汤鱼,锅底极为讲究:先要加入大量本地特制的糟辣椒、中药材,以及毛辣果吊出的酸汤;接着再将鱼肉下锅煮熟,最后再加入豆芽、竹笋等配菜。随着汤越熬越浓,鱼香味也愈发浓郁。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特色美食凯里酸汤鱼。(图/图虫创意)

除酸汤之外,有着糟辣酸风味的糟辣脆皮鱼、醋酸风味的丝娃娃、以及黔西特色的酸笋鱼,都是贵州酸食的经典人气菜,代表着一方水土的特色。

贵州人嗜酸,如今已成为一种割舍不去的生活方式;但在过去,这却是当地人不得已的选择。

贵州多山地,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加上位于高原,交通受限,与外地进行贸易多有不便。

隔壁四川幸运地拥有了盐地,而贵州却是全国唯一没有任何盐资源的省份。清代嘉庆九年,张澍来到此地,就在《续黔书》中写道:“黔介滇、蜀之中,独不产盐,惟仰给于蜀,来远而价昂。”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多山地,房屋大多也依山而建。(图/unsplash)

多重限制下,贵州人民缺盐成了常态。可偏偏这里气候潮湿,烟瘴弥漫,本地人容易患上腹泻、痢疾、食欲不振等毛病,在缺盐的条件下,只能另辟蹊径,用酸食来提高食欲,帮助消化和止泻,促进新陈代谢。

久而久之,对于贵州人来说,吃酸成为了吃盐的代餐。没想到,这种“曲线救国”的做法,却在日后形成了无可替代的酸食文化,也成为了中国饮食中的一朵奇葩。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

也是一个被忽视的食辣之地

提到吃辣,人们往往最先想起的,是四川或湖南。殊不知,贵州也是一个无辣不欢的吃辣大省。在国外华人超市被奉为奢侈品的老干妈辣椒,正是来源于贵州的鸡油辣椒酱。

鲜为人知的是,贵州是中国最早广泛食用辣椒的地区。

这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自明代隆庆、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后,一开始并未被人们发掘其食用、调味用途。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等处,辣椒原本只是观赏作物。这一现象在明神宗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葵》可以找到记载:“番椒,化生花白,子俨突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当辣椒从沿海地区来到内陆后,贵州人提炼出了它的调味价值。从前,中国的辛辣三香是花椒、姜、食茱萸,辣椒属于是后来者居上,产量高,贮存方便,因此成为了重要的调味料。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人调辣有自己的秘方。(图/图虫创意)

贵州人食用辣椒,除了能祛湿外,更重要的原因跟此地偏好酸食一样,也是缺盐的“副作用”。早在康熙年间,《思州府志》就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这里说的就是贵州。

同时代的《黔书》也持相同观点:“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逛舌耳,非正味也。”

因此,早在清代,贵州就开始种植辣椒,作为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顿顿之食每物必番椒”成为了本地饮食常态。当时流行的苞谷饭,其菜便多用豆花,蘸水便是用水泡盐块后加入海椒,以期加入辣味。

《中国食辣史》一书的作者曹雨还为此摸清了整个过程:吃辣,最初仅限于贵州东部和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到了19世纪,开始从贵州向北扩散至湖北,向东扩散至湖南、江西、向南扩散至广西,以及向西扩散到云南、四川。

可以说,贵州是中国食辣地图的中心和源头,而这一格局早在嘉庆年间就已形成,后来黔、湘、川、赣四地人民才纷纷“种(辣椒)以为蔬”。

与辣椒相互成就的,还有贵州菜里的蘸水。

蘸水,其实就是蘸菜吃的蘸料。在贵州,它也叫做“辣椒水”,因为几乎每碗蘸水都会加入辣椒,没有辣椒的蘸水也就没有了灵魂。

贵州菜中,蘸水的丰富程度可以夸张到,有多少家庭就有多少种蘸水。仅以辣椒区分,就可以有干辣椒面、糊辣椒、油辣椒、剁辣椒、糟辣椒蘸水等。每种辣椒做的蘸水,搭配的菜还都不一样,例如干辣椒面一般拿来蘸烙锅洋芋、烤豆腐,油辣椒拿来蘸豆花,剁辣椒和糟辣椒一般当作火锅的蘸水。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贵州糟辣椒,香浓辣轻,用作蘸水,也可当作烹饪材料。(图/图虫创意)

吃个蘸水都能吃出满汉全席的架势,足见贵州人对待它有多认真、着迷。

不过,蘸水原料里,也有一些食客唯恐避之不及的。其中,折耳根当最受争议。它也叫鱼腥草,不仅可以加入蘸水中,也能凉拌,或作为配菜。

人们对折耳根的感情可谓冰火两重天。贵州人离不开它,但外地食客却并未能全盘接受。老饕汪曾祺就吃过了它的“苦”。当年在剧团里,一位贵州女演员的母亲给她寄了一包折耳根,汪曾祺尝了几根后面露难色:“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但他吃辣的本领,却是在云贵地区历练出来的。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凉拌折耳根,口感脆嫩爽口,是川渝云贵共有的菜品。(图/图虫创意)

一方水土,一方饮食,贵州菜里,藏着这一高原山区丰富、多元的历史与人文况味,而酸与辣,正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灵魂所在。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对不起,贵州菜在全国都没有对手了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彩新论】贵州美食又“出圈”
...酸甜苦辣咸五味中,酸是占据了贵州味道的首位,塑造了贵州人在美食上的态度,“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随着酸汤鱼、酸汤牛肉火遍北上广,很多品牌餐饮也上了与酸汤相关的产品,一口酸
2024-08-21 16:07:00
食尚贵州②|多么“痛”的领悟
...美洲漂洋过海而来,但最先让辣椒登上中国人餐桌的,是贵州人。《遵义府志》曾记载:“番椒丛生,郡人通呼海椒。”到乾隆年间,贵州人就已经大量吃“海椒”了。至道光时,已成“顿顿之食每
2023-12-07 20:41:00
“贵”字号农产品“串珠成链”
...香、浓爽味”成为贵州绿茶独一无二的品质特色,也成为贵州人舌尖上的独家享受。都匀毛尖、湄潭翠芽、雷山银球茶、遵义红茶、普安红、梵净抹茶等茶届新宠“红绿共舞”,散发着贵州干净茶的
2024-07-01 03:11:00
贵州:写好“辣”文章 做强“辣”产业
...洲漂洋过海来到贵州,开启了中国食用辣椒的先河,世代贵州人悉心呵护、薪火相传。如今的贵椒,不仅是味蕾丰富的食物,更是贵州时代的印记。”8月24日,在第8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
2023-08-24 11:40:00
贵州辣椒:从“无辣不欢”到“香辣天下”
...。早在400年前,辣椒从美洲漂洋过海来到贵州,并逐渐让贵州人形成了“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近年来,贵州为做强“辣”产业,持续推进辣椒产业发展,如今已显现“香辣天下”的发展势头
2023-08-27 15:32:00
四个理由揭秘 贵州辣椒如何成为贵州美食的灵魂
...的醇香,这一品质是贵州美食独特风味的重要来源。二是贵州人对辣椒的热爱与运用。贵州人喜欢用贵州辣椒去做美食这一点,体现了辣椒在贵州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家常小菜还是宴席大
2024-08-16 20:07:00
2023·新时代的贵州人|胡广芬:“贵椒”产品走俏市场
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上,干辣椒、休闲辣椒、拌饭辣酱……由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拳头品牌“贵三红”系列辣椒产品吸引了不少省内外采购商的关注。 “今年辣
2023-09-06 12:18:00
贵州粽子:为何能在全国粽子中独领风骚?
...酸辣食物不仅能驱寒、提神,还能助消化。因此,酸辣在贵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民间流传的谚语“一天不粘辣,吃啥都害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生动地描绘了贵州人
2024-03-11 16:10:00
贵州“粉丝”何其多|一千个贵州人心里,有一千种粉
嗦一口粉,丰富的调料刺激着刚醒的味蕾与头脑,这是贵州人开启一天的最佳方式;嗦完粉,喝一口鲜香的牛肉汤、羊肉汤、骨汤……清扫一天的疲惫,是不少贵州人结束一天的安心方式。嗦粉,是贵州
2025-06-02 15: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十大护肝片排名,2025最新排行榜,护肝片品牌推荐深度解析
常常觉得身体无力?早上起来脑袋也昏沉沉的?很多人把这种感觉归为心情不佳、压力大或者没睡好,很少会意识到这可能是身体内部的“代谢总指挥”——肝脏正在悄悄发出求救信号
2025-08-09 18:13:00
半决赛8进4今晚开战!投票给鲁C!
激动人心的“串”山越海•山东烧烤美食争霸赛战火正酣8月8日晚,各地烤神凭借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深厚的美食底蕴成功决出聊城、青岛
2025-08-09 16:19:00
失眠困到数到 3000 只羊还没睡着,咋办?
编辑:李国栋
2025-08-09 09:56:00
300斤小伙胖到呼吸衰竭!专家表示:胖是原罪,科学减重是关键
年仅32岁的小李(化名)从小就不爱运动、饭量大,工作后三餐经常不固定,长期依赖高油、高盐、高糖的外卖,体重蹭蹭地往上涨
2025-08-09 07:07:00
吹着空调看手机,夏季肩颈痛高发 日常多做“三三操”,赶走恼人的致痛因子
对于当代人来说,炎炎夏日,离了空调和手机简直不能活!不过,长时间“瘫”在空调房看手机,你的肩颈正一点点在僵硬,致痛因子马上要“爆炸”
2025-08-09 07:07:00
胸闷冷汗莫忽视 三伏天最“伤心” 养心护脉正当时 科学养心有讲究
“这几天气温一高,总觉得胸口发闷,昨天甚至都出了一身冷汗。”67岁的张大爷(化名)在浙江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诊室向医生倾诉
2025-08-09 07:07:00
48小时接连抢救6名心梗患者 高温天要警惕这些“求救信号”
“短短48小时抢救了6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好几个还是青壮年。”虽说立秋了,但杭城还未出伏,这两天,浙大二院临平院区胸痛中心接连收治不少心血管病患者
2025-08-09 07:38:00
梭子蟹65元/斤!有杭州老板进货一小时卖空
立秋第一口梭子蟹你吃了吗?8月7日,杭州不少市场迎来今年小开渔后的第一批梭子蟹。凌晨3点,杭州留下农贸市场水产摊主杨女士已经驱车赶往中转市场
2025-08-08 08:36:00
预防“热中风”,专家开“凉方”
□通讯员冯瑶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突发意识障碍,查体瞳孔不等大,右侧巴氏征阳性”“和家属沟通先采取溶栓”……7月底的一天凌晨
2025-08-08 08:52:00
晚立秋真的会更热吗?立秋养生重在应对“暑热余威”
8月7日,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
2025-08-08 09:07:00
眼屎糊住左眼整整一年 原来是 “泪小管炎” 在作祟
74岁的齐奶奶左眼被眼屎糊住的状况持续了整整一年,辗转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结膜炎、泪囊炎、干眼症。前不久,她在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才得以确诊——原来是“泪小管炎”在作祟
2025-08-08 09:07:00
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卷饼送福志愿服务活动
俗话说得好,“一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8月5日,济阳街道草桥口社区开展“老有‘福’气”项目——“让爱卷一卷”卷饼送福活动
2025-08-08 09:26:00
51岁陈奕迅自曝焦虑症一直不敢停药 医生:一听咀嚼声、打字声就抓狂,可能是心理在报警
近日,歌手陈奕迅自述,2024年杭州演唱会取消后,压力太大患上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陈奕迅看起来这么乐观开朗
2025-08-08 11:10:00
暑热还未消退,立秋如何养生 听中医专家教你如何防“秋燥”
暑热未退,秋意渐至。昨天,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的到来,预示着酷热的暑天即将退场,凉爽的秋天正在来的路上
2025-08-08 11:1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莱芜滋味,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炊烟袅袅,一场美食风暴正蓄势待发!“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已经开赛!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济南市莱芜区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
2025-08-08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