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从乡村振兴“排头兵”到城乡融合“新标兵”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4 10: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孙晓蓉 张玲玲 王 丹灵

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合同社区甜蜜小寨,自今年10月开园后,靠着几十亩金灿灿的向日葵火了一把。花期月入4万元的农家乐老板刘仁敏看着地里换种上的五色观赏油菜,期待明年开春新一波旅游热带来好收益。

湄江街道东南社区幸福农场里,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明正与党小组成员讨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事宜,从农耕体验到庭院经济,社区发展目光已看向乡村振兴“下半场”。

收获“甜蜜账单”,耕耘“幸福梦园”,在两个距离县域中心仅几公里的村居,那些被重新激发的乡镇活力和流动的发展要素,成为湄潭探寻城乡融合的题中要义。

从乡村振兴“排头兵”到城乡融合“新标兵”,在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湄潭县通盘考量,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两个系统联动发展关系愈来愈明朗。

产业链融合的“新茶经”:

“一叶”生“一业” “多链”串“三产”

11月28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2022年度茶叶百强县域调查结果,湄潭再次荣登榜首,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立即把好消息转发朋友圈的新茶饮供应商逅唐茶业创始人韩刚,刚张罗完公司在湄潭新项目的两条生产线投产。

“湄潭一如既往得到认可,让我们选中当地布局茶全产业链更有底气。”对韩刚而言,湄潭的“三连冠”对于快速成长的逅唐,有了更多加持意义。

位于湄潭经开区的逅唐茶业生物科技项目新厂区,眼下,成套的智能设备还在陆续进场和安装调试,明年3月,另两条新产线投产后,这里预计全年可完成500万斤的毛茶精深加工。

正是看中新茶饮可提高夏秋茶下树率拉长链条的优势,湄潭县大力推动逅唐茶全产业链项目上马,要串起湄潭茶一二三产融合的价值链。

与逅唐一拍即合,是湄潭县坚持产业“首位”有为,演绎“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的鲜活故事。9个字,也构成湄潭推动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逻辑。

而突破,成了推动茶产业链融合的关键!

突破,在逅唐茶业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建设的新项目里。龙头引领茶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将倒逼湄潭参差不齐的初加工群体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突破,在永兴镇马义村坚持“好茶从一棵苗开始”的执念中。茶苗规模从年出百万株到上亿株,土地流转金从最初每亩四五百元涨至一千多元,村星兴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国洪对自己的预期信心十足,“依托黔茶系列新品种,把我们‘贵州茶苗第一村’打造成高度市场化、高收益的特色茶苗繁育示范园”。

突破,是贵州沃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思敏眼中的“差异化”竞争。填补产品空白,公司瞄准黑茶独创工艺技术开发“黔金砖”系列品牌,挖掘非遗技艺传承创新黄茶。填补市场空白,到内蒙、新疆等地开辟边境贸易已列入公司明年销售推广计划。

突破,是湄潭老牌茶企栗香茶业开辟的出口贸易“新赛道”。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企业今年终于实现出口“零突破”,2219万美元的出口额成为货真价实的增长点。

差距变潜力。多维度推动茶产业融合突破,茶农、茶企、茶商、政府求新求变,在湄潭,处处有迹可循——

从最初单一的繁种育苗到广泛开展茶园管理、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的角色定位更清晰。

从“欧标茶叶”到“欧标茶园”,高品质茶种植的标准化覆盖更广泛。

从招商延链补链到建立“茶叶出口贸易专项贷”撬动金融资本力挺茶企,政府优化产业生态的措施更精准。

从论斤卖到论亩卖的“定制茶园”,重构营销策略提升竞争力的意识更强烈。

从卖茶青到开发茶衍生品,茶企茶商竞逐新赛道的动作更快速。

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可以预见,湄潭茶产业链融合不断释放新需求带来的多场景、规模化、共享化空间,将打破60万亩茶叶创造的产值“天花板”,带动湄潭茶“成倍级”增长。

产城融合的“幸福路”:

城市里的村庄 拥有田野的城市

湄江街道核桃坝村,湄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村支书何殿伦率先种下的2.5亩茶树,已长成万亩茶园,聚集了62家茶叶加工企业。

这里,一半是静谧的茶海风光,一半是火热的园区生产。

村里的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除了春茶、夏秋茶加工外,开发颗粒红茶补链,生产从年头一直持续到年尾。

“春夏秋采茶青,秋冬管护收枝叶,基地务工一年能找‘两份钱’。”在核桃坝村党总支副书记罗贵林看来,以茶产业为纽带,村里人进城卖茶、城里人下乡打工,早就不是新鲜事。

3000多人的核桃坝,常年吸引近2000多流动人口到村里打工。其中1000多人的外来常住人口流转管理着近2000亩的茶园,成为核桃坝“新村民”。

因茶而兴,以茶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在产城融合系统里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位于湄潭县城中心的“中国茶城”,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也是贵州省茶产业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年交易额超30亿元,日客流量平均2000人以上。茶城,跳出茶交易,从一个产业“经济体”转向产城融合“综合体”。

“在城市茶叶交易市场中植入茶文化和体验旅游功能,延伸茶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搭台、文旅唱戏’。”贵州西部茶城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以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心馆落户和打造中华茶俗馆国家4A级茶文化旅游景区为机遇,茶城将助推旅游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茶城品味。

特色产业优势越发彰显,城镇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产城互动的活力也在慢慢积蓄。

看着湄江河畔茶工业博物馆片区茶场老旧房改造启动,不久,这块代表现代茶业发展的工业遗址上,升腾的将是一座城的文化地标。

随着永兴古镇及浙大西迁小镇历史文化建筑群修缮进度加快,民国时期有名的“兰亭茶社”正式运营,永兴人心中那段消失的记忆又回来了。古镇、茶海,这个特色小城镇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因茶而美,农文旅融合催生的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绘就一幅茶香浓郁的全景画卷。打造集“茶园定制”与文旅体验融合的综合体,湄潭兰馨、沁园春、芸香等一批精品“茶园”变“庄园”,成为寄托情感的梦之园。

挑战无处不在,“数字化”思维为湄潭产城互动也提供了一些思路。

湄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茶业物联网技术中心的巨型大屏上,十多个小屏组成的画面不停切换,该病虫害实时监控和茶园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覆盖了10万余亩茶园。

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湄潭推出“祥农云”智慧平台2.0,加快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实现了茶园智能管理,开拓了茶业销售新渠道,也打通了产城融合发展的“梗阻”。

城乡融合的“共富策”:

畅通要素流动 促进共融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解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提出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农村资源的激活,要素的双向流动,在乡村振兴的“下半篇”和城乡融合中尤为重要。湄潭对县域中心和乡村这对关系的考量,坚持整体推进。

土地流转、人才进村、资本下乡,城镇繁荣背后是乡村的美丽生长。

一个缺资金,一个缺土地,湄江街道湄江社区和东南社区互补“抱团”投资的农耕体验项目“幸福农场”,成了湄潭城区及邻近县群众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点。这个田园综合体推动城乡合作共建共享,也实现了基层资源优化配置。

“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随着两拨投资老板前来洽谈,农场提档升级加快酝酿,社区党支书李明坚信,村庄增绿,乡村“增值”,这里不仅有“看头”,更有“赚头”。

湄潭县兰花协会副会长蔡文平就是那个来了就不想走的人。与协会10多户会员跑到农场租大棚种兰花,一签就是5年的合同。眼见自己的精品兰花直播间马上搭建完,蔡文平急着与李明分享好消息。

从建设到经营,乡村那些独有的生态价值、资源价值日益凸显。土地流转,人才进村,资本下乡,湄潭善用改革关键一招,让发展的要素在这里涌动,畅通城乡。

“新农人”干“新农活”。7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下乡创业,一头钻进鱼泉街道金桥村的“村播中心”直播室,运营账号、带货直播,一个月“吸粉”2000多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乡村推荐官”。

“新身份”成“新资源”。永兴镇中华村的李邦国等3名茶农,因为有了县茶业协会颁发的登记证,成了茶青收购职业经纪人,新身份换来了湄潭支行3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解决了急需流动资金的烦恼。

激发农村资源活力,推动城乡要素流动,需要改革再向前探深一步。

聚焦土地关键要素发力,湄潭深入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全县9.9万户37万多农民全部明确宅基地资格权,成功颁发全省首份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回乡”有偿使用宅基地批准书和农村宅基地及农户流转使用权证。

改革继续挺进“深水区”,11月29日,“全省第一个村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湄潭县鱼泉街道仙谷山村挂牌。这一步,加快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

来自江西和福建的商人周辉辉、杨立来到湄潭当农民,分别投入上千万元在永兴镇搞基地、建粮厂,试点“田园直购”带动了一批江西和福建“老乡”来当地租田种粮。

从“四在农家”到“三美五示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跑好城乡融合“接力棒”,湄潭县在认准的这条高质量发展路上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未来可期,美丽乡村再升级,县域经济有韧性,让我们看到湄潭城乡融合发展更多的可持续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需求。乘势而上,贵安新区广大干部群众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城乡融合“新标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3-11-20 06:04:00
...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2023-12-26 04:25:00
第三届乡村振兴“村长班”开班,新希望集团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10月21日,由新希望集团等主办的2023乡村振兴村长班在四川眉山开班。新希望集团于2020年启动“五五工程”,支持乡村振兴。举办村长班系举措之一,这已经是第三期村长班活动。记者
2023-10-21 23:38:00
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丨德州临邑县:争做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
...写临邑乡村全面振兴的绚丽篇章,努力争做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
2023-07-06 19:29:00
争做产业强市、乡村振兴排头兵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争做产业强市、乡村振兴排头兵高州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高州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2平方公里扩大到37平方公里。李达 摄日新月异的千年古郡。王媛 摄击鼓催征勇
2022-12-30 06:57:00
...年来,江安县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以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为目标,以建设“两核一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着力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
2024-07-25 07:00:00
四川简阳:争做县域经济排头兵
...优势、提能级,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做县域经济排头兵”工作要求,把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谋划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力以赴拼经
2024-10-24 11:40:00
...报固强补弱稳增长 靶向发力抓产业睢宁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本报记者 杨琦 通讯员 谭晓立干出快节奏,跑出加速度。2月9日,睢宁召开全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
2023-02-16 06:16:00
宣汉:大力推进城乡融合 步履铿锵“奋进千亿”
...奋力推动宣汉早日建成全国‘千亿县’、成为县域发展‘排头兵’!”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顺利召开,达州市副市长、宣
2023-12-30 16: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患者增多 医生提醒:享美食也要有节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各大医院获悉,假期以来,各医院急诊科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
2025-10-04 09:20:00
视频|孩子秋季腹泻 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专家提醒:高油、生冷、高糖… 这些食物吃了会更严重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
2025-10-04 0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