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胡敏
大美长江,安和福地。在时代浪潮的脉动中,江安正在舒展多彩画卷。
近年来,江安县牢记嘱托,勇毅前行,以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为目标,以建设“两核一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着力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逐绿而行 打造千亿级园区
7月,走进江安经开区,高耸的冷却塔旁矗立着粗壮的金属管道,车间布局紧凑、规模庞大,这是落户江安经开区的大型化工企业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丰和锐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之一,该公司每年废水循环利用超过7亿立方米,重复利用率达98.5%,其主要产品烧碱、聚氯乙烯、水泥的每吨耗水量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海丰和锐公司入驻江安经开区,引来四川湘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宜宾金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化工产业集群在这里初具规模……海丰和锐公司将生产的烧碱提供给园区内其他下游企业,用于生产氢氧化锂;生产的氯气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氯化聚乙烯和钛白粉……一条绿色化工循环产业链在园区逐渐形成。
在江安经开区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不仅有以海丰和锐公司为龙头的产品互补、高度集聚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还有为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时代”)配套的动力电池配套产业链。
7月,位于江安经开区的宜宾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项目现场,推土机、挖掘机、运渣车往来穿梭,现场一片火热。“预计今年9月调试设备试生产。”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公司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和3.6万吨CNT导电浆料,将填补江安县动力电池产业前端碳纳米管项目的空白。
“随着四川时代入驻三江新区,大量锂电产业中间端企业入驻附近的江安经开区,动力电池产业链不断延伸。”江安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江安经开区已成为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和宜宾市重点培育的5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
未来,江安经开区将以宜泸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为契机,构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生态,全力拓展储能电池、氢能电池材料等新领域产业方向。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园区、企业循环化改造,致力将江安经开区建设成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
文旅融合 共绘乡村发展新画卷
6月21日,一场小龙虾盛宴点燃夏日的火热,江安县四面山镇第二届龙虾美食文化周暨江安首届大型沉浸式美食集市活动启动,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邂逅一场“虾”的盛宴。
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四面山镇近年来积极发展稻虾产业养殖,成功打造以鱼湾村、板栗村为核心的川南万亩“稻虾”产业园区,年产稻虾1000余吨,年产值1亿多元,全镇培育发展了50多家小龙虾养殖大户和餐饮企业,形成川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四面山小龙虾”品牌。
“我们深入挖掘休闲垂钓、餐饮美食等业态,延伸稻虾产业链条。”四面山镇镇长刘一霖表示,希望通过打造夜经济、美食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激发场镇消费新活力,助推农文旅融合,让“流量”变“留量”。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助力。
“哒哒哒……”在江安县红桥镇两江村的竹林示范区,一辆满载着竹料的轨道运输机像“小火车”一样在竹林里穿梭,将刚砍的竹料运输到山下的公路边。
两江村地理位置偏远,远离场镇和交通要道,土地以竹林为主,占比达63%。两江村为更好地将竹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竹林里开出一条“竹林专列”,运用单轨山地运输车运输竹料、竹笋。“除了轨道火车外,我们村还建有低空索道,从山顶就可以把竹料运送到公路边,降低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两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洪兵说。
近年来,两江村紧紧围绕“山上看风景,山下看产业”总体思路,持续探索竹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选准稻虾、林竹笋、乡村旅游等产业赛道,融出绿色生态“好风景”,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目前,两江村正规划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将竹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江安县林业和竹业局副局长李太芬介绍,两江村组建专业采伐队伍,引进竹扇及竹家具企业,实现竹基地经营采伐现代化,吸收当地劳动力50多人就业,新增产值可达3000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