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 游客“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旅游体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8 07:23:00 来源:新华视点

“取消预约”是2024年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的热词之一。

近期,上海、北京、苏州、成都、杭州等旅游热门城市纷纷宣布,除部分重点景区、博物馆外,其他景区取消预约要求。

随着暑期来临,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客流高峰。取消预约后,如何让“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时值盛夏,记者在杭州西湖景区钱王祠入口处看到,昔日预约扫码的展板已撤掉,工作人员正引导游客有序进场。

端午小长假的前一天,“苏州发布”公众号发布消息:除部分重点景区和博物馆外,苏州全市其他A级景区、文化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取消实名预约。

几乎同时,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宣布,除部分热门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需要实名预约或购票外,全市3000余家文旅场所,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等举措。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国内取消景区和文旅场所实名预约的城市群持续扩容。

6月20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布,除故宫、国博外全市景区全面取消预约要求;此后,武汉、成都、南京、长沙、杭州、广州等城市相继发文,除少数热门景区场馆在旺季等特定时段确有必要预约限流的,取消A级旅游景区预约入园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仍保留预约制的文旅场馆,也积极推出优化预约服务。

比如,故宫博物院出台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未成年人参观不需要预约,在已预约门票的成年人陪同下进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推出“老年票”,70岁以上的老人无需预约,凭身份证或老年证领票即可进馆参观。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 游客“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旅游体验?

7月6日,游客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作为我国文旅管理方式的创新实践,预约制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稳定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热门景区门票供不应求;预约程序较为繁琐;“一票难求”之下甚至催生“黄牛”现象……

为切实提升旅游景区开放管理水平,门票预约制度不断优化完善。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提出各地博物馆应优化调整门票预约制度。针对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出现预约难等问题,文旅部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优化预约措施,实施科学管理,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体验?

杭州宣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游客陆女士便和好友接连“打卡”了雷峰塔、德寿宫、西溪湿地等景点,“不用提前约,身份证也不用刷,行程安排更灵活,旅游也更舒心了。”

“在很多景区,导游现场购票效率更高。”途牛北京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预约能提升旅行社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持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景区免预约也让外国游客感受到更多便利。

一些地区公布的数据显示,取消预约后,游客量有明显增长。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景区取消预约政策叠加暑期效应,进一步带火北京旅游市场。6月24日到7月5日两周内,北京景区门票搜索量较前两周环比增长近3倍;苏州多个景点、博物馆在取消预约后也迎来客流高峰,端午期间共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同比增长三分之一。

一些人担心,部分景区取消预约后客流量剧增,会降低旅游的体验感。

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取消预约后的第一个周末,现场排队的队伍接近百米。一些外地游客反馈:“进馆后还是跟着人流走,展品没办法仔细看。”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说:“取消旅游预约制旨在提升游客的便利性,但在旅游旺季,需要配合弹性管理和人性化服务,让众多‘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 游客“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旅游体验?

7月14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也提醒,暑期旅游高峰期,客流管理方面或将面临一系列考验。比如,线下大排长龙时,有的游客可能花钱雇人排队购票,让“黄牛”现象再度出现。

完善配套措施 提供多元选择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实行还是取消预约,都是对文旅市场及游客需求的回应。面对暑期旅游高峰,城市及景区应综合考虑人流量、承载量、参观体验等因素,做出因时因地制宜的决策。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认为,热门博物馆和景区应学会“双腿”走路。“既可以面向有预约和规划行程习惯的游客保留预约服务、优化流程;也可以面向临时起意、不习惯或不方便预约的游客,保留线下票务服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取消预约的景区,应进一步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比如,为中小学生、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措施,防止“黄牛”挤占票源等。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 游客“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旅游体验?

7月14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素平摄)

不少受访者指出,为寻求旅游人数和参观体验的平衡,对热门景区应采取流量提示、错峰分流等措施,以避免拥堵。

据了解,为应对暑期客流,北京天坛公园提前研判分析线上购票情况和游客结构变化,根据验票情况动态调整回补票量;上海则通过“乐游上海”小程序,显示全市约140个景区(点)的实时客流和最大瞬时承载量,游客一看便知景区是“舒适”还是“拥挤”。

7月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明确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记者注意到,多地博物馆纷纷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或推出“夜游”项目、打造“24小时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预约不是单一事件,而是系统工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建议,在保护文物安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应谋划开放更多可游览空间,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传统的“仅当日有效”,这种门票制度改革,不仅降低旅游成本,满足了游客深度游需求,也意味着景区经营模式发生改变。如今很多综合性景区规模庞大、景点众多,对很多游客来说,要想在“
2025-05-06 11:20:00
360 AI数字人助力杨家埠景区升级游客体验,打造文旅数字品牌
...区主要服务产品:360AI数字人服务效果: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助力景区实现数字化转型近几年,在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体验新诉求的驱动下,“下沉式旅游”兴起,四五线城市正在取代
2024-05-13 16:08:00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康养山西、夏养山西”“旅游满意在山西”文旅品牌。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牢固树立“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的理念,
2023-10-11 12:43:00
...候时间长,非常影响游览体验。一方面,游客需要更好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景区也需要一定的收益,该如何平衡?景区摆渡车,是便利还是谋利?游客曹先生一家自驾到云南某景区游玩,到达景
2025-02-11 09:35:00
贵州旅游服务保驾护航,游客体验“拉满”:省心出行、安心消费,来了还想来!
2025年暑期,贵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避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齐头并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同比增长8.2%、10.6%。这一
2025-08-15 03:57:00
“五一”假期前三天,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带动“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欣欣向荣。一、全国旅游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各类产品百花齐
2025-05-05 10:02:00
... 翔只有把提升游客体验放在首位,发展多元业态、创新旅游产品、推进文旅融合,景区才能赢得长远发展抵达景区大门后,穿过长长的商业街才能到达游客中心,购票、坐上摆渡车,开行几公里甚
2024-08-26 10:38:00
『花式宠客』传递港城温度
...自:连云港日报『花式宠客』传递港城温度——『五一』旅游观察之一□ 张灿 曹莉 汪卫青 钱凡雪“五一”假期,海上云台山景区为游客赠送豆浆的短视频被广泛传播,网友纷纷评论“好暖心
2024-05-09 15:37:00
...庆假期,多地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调研假期文旅消费情况,旅游体验和服务保障成为高频词。比如,在江西南昌,市委书记与沿街商户、市民游客交谈,询物价、问销量,希望游客们在南昌玩得开心。
2024-10-03 19: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
长三角铁路5日计划增开118列客车 涉及安徽多地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铁集团)获悉,10月5日是国庆中秋假期第5天,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5 11:02:00
吉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与G331临近景区示意图来啦!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涛图片由吉高集团提供
2025-10-05 11:17: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预计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5日白天在广东电白至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
2025-10-05 11:30:00
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大家一致表示,要持之以恒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025-10-05 12:02:00
天柱县:罗氏家祠竣工庆典举行 传承家风文化助力乡村文明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3日,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三寨罗氏家祠举行竣工庆典,来自贵州、湖南两省8县的300余名罗氏宗亲齐聚一堂
2025-10-05 13:04:00
遵义黄花菜闯入韩国市场
日前,一批产自遵义的优质黄花菜,在遵义海关、遵义综合保税区的全程指导与服务下,顺利完成基地备案、报关报检等全流程手续后发往韩国
2025-10-05 13:04:00
圆是循环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秋时节启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河北这轮圆是杂技舞台的惊鸿一瞬舞动的飞轮划破长空蹬起的陶缸旋转生风在百年光阴里淬炼于国际舞台上绽放圆是美满这么近
2025-10-05 13:08:00
广东揭阳古城国庆开街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肖明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广东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项目——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完工
2025-10-05 14:05:00
一个青年歌手大赛,一次文旅融合实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当国庆的欢腾遇上中秋的团圆,2025年“汾阳王杯”吕梁青年歌手大赛,也迎来了最高潮
2025-10-05 14: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