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向李密献过十条计策,但李密往往是“虽奇之而不能用”,仅仅连口夸赞,但从不实行,瓦岗寨渐渐衰落。
公元618年,王世充派兵讨伐李密,没过多长时间,李密便投降了,作为部下的魏征也随其归降。投入李唐军营不久,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出现在了魏征面前。
李密虽然投降了,但李密的旧部徐世勣还拥有着大片领土,他在是否归顺李唐问题上摇摆不定,魏征“自请安辑山东”,他主动前往徐世勣的驻扎地,并写了封书信给他,信中主要分析了天下形势,看完书信不久徐世勣便主动献城,魏征的才能自此得到了李唐高层的注意。
几个月后,由于城池被攻陷,魏征做了敌军将领窦建德的俘虏,没过多久便“署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窦建德的日常行动及内外大事,有时还会掌管发出的命令,魏征跟随窦建德将近三年时间,虽然史书对二人的交流活动并没有做详细的记载,但依据常理我们可以推测:魏征和窦建德的关系比较密切,最起码要高于平常人,否则魏征不会在伴随窦建德左右的“起居舍人”这一职位上干了三年。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赶紧援助王世充,不料二人皆被平定。魏征听闻消息后,直接“与裴矩走入关”,他没有选择任何抵抗,而是和裴矩一起奔向了李唐军营。
不久后,魏征便被任命为太子洗马,负责教授李建成政事、文理,根据《新唐书·卷二十二》记载,魏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他较早的发现了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并建议李建成早点采取行动。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让他与哥哥李建成心生嫌隙,魏征不急不慢的回复道:“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他认为太子要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李世民就不可能成功。没过多久,魏征便被李世民提拔为了詹事主簿,从此他对李世民有言必谏,正式踏上了一代名臣的铸就之路。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发现,从李密到窦建德,再从李建成到李世民,魏征每次更换其主都干脆、利索,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不会单纯忠诚于哪一个人,在选择投靠谁这一问题上,魏征依据的是现实形势,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闻风而动,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看,这样的人不能算作完全意义的忠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2 0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