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这种疼痛很危险 不要觉得“忍忍就过去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9 0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这种疼痛,有时像针扎,有时像压了一块石头……冬季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胸痛、胸闷的症状日常也时有发生,不少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多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心态,这样可能会耽误病情。如何识别胸痛预警,第一时间寻求医生帮助?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吕国伟列出最凶险的几种胸痛,以便大家防患于未然。

这几种疼痛要当心

胸痛是生活中相对常见的不适症状。临床上,很多疾病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不少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胸痛发作,有时持续时间短,没有引起重视,使人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些高危的胸痛,如不及时就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心梗多发生于冠心病病人,发病突然,但有50%~80%的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前一两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若能提高警惕,则会大大降低死亡风险。”吕国伟提醒,当出现以下几种胸痛时,提示心梗风险高,须严加留意。

◆夜间胸痛◆

胸痛经常在夜间出现,白天活动时不发作,往往见于变异型心绞痛。这种胸痛主要由于心外膜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如果痉挛超过30分钟,很可能引发心梗,甚至猝死。

◆进展型胸痛◆

既往有心绞痛的人,如果近1个月内胸痛症状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作频次越来越多,胸痛范围变大,要高度警惕心梗即将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在15分钟~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的,也要警惕心梗。

◆持续且不耐受的胸痛◆

如果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程度重,难以忍受,无法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时,要警惕急性心梗发作。这种胸痛还可能伴随恶心、面色苍白、出汗多、恐惧、濒死感等。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常有固定诱因,比如快走、劳累、紧张、饱餐、天气寒冷、用力排便等。如果胸痛发作无诱因,静息时也发作,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斑块不稳定,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须及时就医排查。

◆撕裂样胸痛◆

如果患者本身有动脉硬化,当胸痛突然出现,性质呈撕裂样,且放射至后背,持续时间长,或感到胸痛范围往周围扩大时,需要警惕主动脉夹层。发病时,患者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双侧血压不对称等情况。这是临床上一种急危重症,必须紧急就医。

◆伴随心慌憋气的胸痛◆

如果患者近期有手术史、肿瘤史、长途出差史,突然出现胸痛,且伴随心慌憋气,需要警惕肺栓塞。肺栓塞是由于外周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会造成严重低氧,有些患者还会有咳血、乏力等症状。当肺栓塞面积很大时,可能出现猝死。如果患者有上述病史,且胸痛伴随憋气突然出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旦出现高危胸痛,千万不要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应立即拨打120,等待专业人员救援。如果排查后不是心脏原因导致的胸痛,可再到其他专科就诊。 “还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是胸痛,就是心脏病,过度紧张,其实则不然。除了心血管类疾病外,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膜炎、反流性食管炎甚至胃病等,都可能表现为胸痛。”吕国伟提醒大家,难以自行准确判断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认清心梗症状 请牢记两个“120”

胸痛,最要命的就是急性心梗。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增长,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天气过冷、熬夜、剧烈运动、排便过度用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梗的出现。心梗患者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关键在于尽早识别心梗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辨别心梗?吕国伟说,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现疼痛,有濒死感、压迫感,可持续5分钟~15分钟或以上,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超过5分钟就应提高警惕,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

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吕国伟提醒广大市民,发生心梗时,千万不要慌,一定要牢记两个“120”:

第一,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不少患者想着自己家人送医不是更快吗,有必要拨打急救电话吗?吕国伟说,实际上,自己家人送医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很多人不了解医院的情况,送去的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

遇到心梗患者,最好平静地等待救援。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

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时,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没有吸氧设备,可以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此时,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从细节入手防胸痛

既然胸痛如此凶险,那该如何预防呢?吕国伟说,胸痛是指胸部出现的不适或疼痛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脏疾病、消化系统问题、肺部疾病等。预防胸痛,最重要的是治疗基础疾病,从细节入手,护好心血管。此外,吕国伟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控制好血脂和体重◆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一般将低密度胆固醇控制在(0.2~4.11毫摩尔/升)内即可,但“三高”患者及吸烟的人应控制在2.6毫摩尔/升内。

◆注意饮食◆

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尽量少吃动物内脏,摄入足够的果蔬;不宜经常喝浓茶、咖啡。

◆戒烟限酒◆

烟酒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诱因,建议戒烟限酒,并远离二手烟。

◆适度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提高心肺耐力,维持心脏机能。建议每周进行3次~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游泳、快步走、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掌握好度,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保持良好心态◆

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胸痛等症状的出现。因此,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应对压力,如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参加心理咨询等。

◆注意补水◆

缺水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增加栓塞或心梗风险。健康成年人每天应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最佳喝水频率是每半小时左右喝几口。喝水时要小口慢咽,避免大口、一次性大量饮水。

◆警惕高危时段◆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日清晨6点至10点,是冠心病、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病高峰。晨练不要太猛,注意增加衣服,以减轻冷空气对血管的刺激。

◆定期体检◆

除了心电图、抽血化验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A等检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胸痛别只想到心梗:这5种胸痛非常危险,一定要重视
...梗最典型的症状,患者常常突然感到胸骨后闷痛或压榨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等部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的症状。2、胸痛会比心梗更剧烈,且伴有撕
2024-11-20 09:50:00
冬季高发  出现胸痛需警惕
...状动脉痉挛收缩,冠脉血液供应随之减少,导致胸口出现疼痛、发紧的情况。而随着如今年轻一族生活方式的改变,胸痛患者也出现年轻化的趋势。“近三年以来,明显觉得胸痛患者中,中青年人群
2024-01-17 02:24:00
疼痛来袭 亟需重视 听懂心梗前的“呼救”
...的典型表现是在胸部正中,或者在胸部中间偏左部位出现疼痛。有患者描述,这种胸痛、胸闷像胸口压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濒死感。同时,疼痛放射到左上
2023-11-03 09:27:00
不同部位的“胸痛”,分别提示哪些疾病?
...是突发的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一般持续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受寒、饱食
2024-11-17 09:29:00
...,误将胸痛当胃痛。”齐飞说,胃和心脏距离较近,剧烈疼痛发生时,有的患者会将疼痛部位弄混。心梗的疼痛部位多为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休息后不能缓解,患者常伴随烦躁不安、出汗、
2023-02-14 08:25:00
紧急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危为安
...据悉,家住宁阳的周先生在午休时,胸部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持续时间大约30分钟,同时伴有大汗淋漓。周先生疼醒后,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口服“速效救心丸”,但效果并不理想,赶紧和家人
2023-08-11 11:11:00
被心梗吓怕了?胸部有疼痛就往那方面想,其实这几种胸痛都不是!
...里数,第一个是皮肤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比较常见,而且疼痛比较剧烈,局部碰触或者摩擦的时候会加剧,带状疱疹早期不一定有疹子出来,表面看不到不一定不是,需要鉴别。第二个是骨折,尤其
2024-05-24 15:11:00
医生提醒:患上心梗的老人,身体基本会有这3个症状,别大意!
...周炎之类的。”“其实,心梗的胸痛是心脏缺血导致的,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通常超过15分钟,而且休息或者改变姿势都无法缓解,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为了让方小姐更了
2024-10-18 12:16:00
酒后“双上肢疼痛”?没想到竟是急性心梗
喝酒后感到“双上肢疼痛”,以为是情绪激动导致,却没想到是急性心梗。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诊了这样一名患者。2023年12月20日,60岁陈先生在饮酒、情绪激动后,突发双上
2024-01-05 11: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