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和事佬”冯侯完
□ 本报记者 梁瑜
每天一大早,离石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总是挤满来访群众。几乎每一个工作日,在这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民事纷争等待调解,离石区交口街道高家沟村的冯侯完是这里的“金牌调解员”。
上午不到10点的样子,冯侯完调解一件离婚案刚告一个段落,正在稍事休息。“小到邻里摩擦、家庭矛盾,大到离婚或贷款纠纷,我们都要掰开了揉碎了给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冯侯完微笑说,“面对当事人的不理解、不信任,有时甚至是误解或争吵,也要耐心说服。”
早在1990年,冯侯完就开始担任离石区交口街道办高家沟村调解主任。打那时起34年来,冯侯完始终坚守调解一线,为村民协调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2020年,冯侯完担任离石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员,从此,他接触到的各类纠纷案更是纷繁复杂,平均不到5天就得调处一起,多的时候,一年要调解130余起。然而,即使在这样大的工作压力下,不论案情多么复杂,不论当事人是否配合,冯侯完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审核案件每个细节,耐心询问每一位当事人,如遇到疑难案件,他主动下基层、到现场,进行摸排走访,尽最大可能还原事件真相,了解当事人真实想法,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谈起调解工作的最大感受,冯侯完的话很直白,“我们感到最棘手的,就是有时候当事双方,完全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对方的一点点感受,也就是缺乏‘换位思考’。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花时间、靠耐心来感化他,一件件、一桩桩,说得他心服口服,事情才可能迎刃而解。”
家事纠纷最难调,亲情关系最难圆。为了把令人头疼的亲情案办成办好,冯侯完没少费心血。2023年初,冯侯完在受理一起民间遗产纠纷案时发现,当事双方在遗产分割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双方争吵不休,亲情关系濒临破裂。为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冯侯完先将各自劝回,另找机会上门调解。
这一次,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冯侯完特地请来律师帮忙调和,通过一次次的耐心劝说、分析利弊关系,双方态度明显有所缓和。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当事双方通过调解基本解决纷争。
这么多年工作下来,冯侯完总结出了经验窍门,每天一上班,他都会把昨天的案件一份份整理出来,罗列在小本本上,泛黄的小本上,记录着他总结出的各种案件信息,包括和当事人的沟通、当事人的反馈。不论最终是否调解成功,他都会一笔一划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调解的经验累积。
冯侯完每天都会忙碌在纠纷调处的最前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34年来,经他亲手调解过的各类纠纷案多达2678起,其中,80%以上的疑难重大案被成功化解,且无一例再上诉上访,这一切,都源于冯侯完呕心沥血的辛苦付出,他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