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1月14日电 “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施工作业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近日,厦门市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政园林局联合印发《厦门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加强该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行为。
据悉,《办法》将于2023年2月5日起施行,主要内容有七个部分,包括总则、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安全教育培训、作业审批管理、作业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以及附则。
其中,《办法》明确各主管部门应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要求,加强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监督检查,并明确属地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区管工程、小散工程、零星作业的安全监管。
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方面,《办法》要求突出建设(代建)单位、运营维护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首要责任,负责督促勘查设计、监理、施工作业单位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相关职责。
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办法》明确,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作业单位,每年应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涉及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在“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办法》要求各施工作业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现场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有限空间应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工作;要求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强调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严禁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求施工作业单位应配备应急装备和器材,安排专人现场监护管理等。
此外,《办法》在“应急救援管理”方面规定,施工作业单位应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施工作业监护人员应与作业人员加强信息沟通、全程持续监护等,并要求当有限空间作业发生险情时,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明确紧急撤离信号、方式和途径,严禁盲目施救。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厦门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三部门联合出台《办法》,旨在切实解决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人员存在的安全意识不强、岗前安全教育不够、作业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有助于规范全市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行为,进一步拧紧安全生产链条,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余乃鎏 陈胤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