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塑料清晰图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1 02: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比微塑料更小!

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塑料清晰图像

●陈欢欢

微塑料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PM2.5”,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也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比微塑料更小的颗粒是纳米塑料,它对生物体的毒性可能更大。近日,科学家从海水样本中首次获得纳米塑料的清晰图像,发现它们在形状和化学成分上具有惊人的多样性。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全球每年有40万至4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紫外线和海洋湍流将这些塑料分解成看不见的微颗粒。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会分解成更小的颗粒。目前一般将尺寸在1至5000微米的塑料颗粒称为微塑料,小于1微米的称为纳米塑料。例如,一次性聚苯乙烯(PS)咖啡杯盖在老化箱中只需要大约2个月就可以分解成纳米塑料。

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生物体的毒性和颗粒大小与形态呈反比,体积越小,毒性可能越大。

“纳米塑料的毒性可能比较大的塑料颗粒更大。”美国圣母大学教授Tengfei Luo说:“它们的体积小,能够更好地穿透生物体的组织。”

Tengfei Luo的团队此前利用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塑料颗粒进行毒性研究,以调查它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但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塑料在形状和成分上都高度一致,这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而两者之间任何差异都可能影响毒性研究。

为此,Tengfei Luo与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Wei Xu的实验室合作,决定在全球海洋中寻找真正的纳米塑料,最终从中国、韩国、美国和墨西哥湾附近获得了海水样本。

由于在海洋中浓度极低,他们使用了一种独特的表面收缩气泡沉积技术(SSBD),将海水样本与银纳米颗粒混合,并用激光加热溶液,直到形成气泡。表面张力的变化导致纳米塑料颗粒积聚在气泡表面,随着气泡收缩和消失,纳米颗粒最终被沉积在一个集中的衬底上,然后使用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进行观察和表征。

“我们在海洋中发现的纳米塑料与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塑料截然不同。”Tengfei Luo说。

据悉,海水样本中出现了由尼龙、聚苯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的纳米塑料,形态多样,包括纳米纤维、纳米薄片和球杆状纳米结构等,来源可能是食品包装、水瓶、衣服和渔网等消费品。

令人惊讶的是,在墨西哥湾约300米深的水样中发现了PET纳米塑料颗粒,这表明纳米塑料污染不仅限于海洋表面。

SSBD技术原本用于在癌症早期检测中寻找DNA分子的痕迹,但在寻找纳米塑料的过程中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此前用于纳米塑料检测的技术包括热裂解-气质联用法、拉曼光谱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拉曼光镊技术等,但都存在各种缺陷,而对水样采用SSBD技术后,再利用一系列方法进行表征,能够直接可视化识别从两个大洋中七个不同位置采集的水样中的纳米塑料。

“了解纳米塑料的实际形状和化学性质是确定其毒性并设计减毒方法的第一步。”Tengfei Luo表示,后续研究将聚焦于量化海洋纳米塑料,以提出减轻纳米塑料危害的方案。

据《中国科学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家研发气泡沉积技术,可捕获海水中极微量的纳米塑料
最近,美国圣母大学罗腾飞教授和合作者,首次揭示了自然界海水中纳米塑料的形态。研究中,他们通过使用一种独特的气泡沉积技术(SSBD
2024-04-12 14:47:00
研究称微波安全塑料不安全:1c㎡塑料能释放20亿纳米塑料颗粒
...4-7次外卖食品会导致一个人摄入12-203块微塑料。视频美国科学家近日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号称可在微波炉里安全加热的塑料容器在功率1000瓦的微波炉里加热3分钟,仅1平方厘米
2023-08-08 18:00:00
...◎本报记者 雍 黎12月1日,《科学》杂志刊登了重庆大学科学家的重要成果: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电子显微镜中心主任黄晓旭及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在世界
2023-12-04 03:07:00
科学家在深海热液喷口中发现\
...生能量,为生命起源理论和蓝色能源技术提供帮助。一个科学家小组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发现了无机纳米结构,它们与我们所知的生命分子极为相似。 这些纳米结构是自组织的,起到选择性离子通
2024-10-08 12:02:00
原本吃海藻的它们为何疯狂吃塑料
...以摄取和分解微塑料,然后生成纳米塑料颗粒排出体外。科学家们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微塑料,这些磷虾能够将微塑料消化成纳米塑料,并以更小的形式排泄回环境中。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也引
2024-05-14 02:01:00
...7月26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塑料基热电材料,这个材料又轻又软,并且有温度差的时候还会发电,是实现可穿戴能源器件的技术路径之一
2024-07-26 14:58:00
中国科学家研发成功全新微纳米材料 实现从废水中回收有机染料
...颇受学术界、产业界关注的“老大难”问题,最近被中国科学家合作研发的一款全新微纳米材料破解,应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亲水-疏水异质微球的表征。中国科学院理化所 供图中国科学院理
2023-09-21 15:39:00
微塑料“入侵”人体影响有多大
...其在海洋、饮用水及人体中的发现日益增多,还是引起了科学家及公众的关注。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更小尺寸的还有微米、纳米级的微塑料,因此它也被统称为微纳塑料(MNP
2024-04-11 07:53:00
...设备、太阳能转换、传感器和其他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家普遍认为,纳米级打印需要高强度的光源。但是,飞秒激光工具价格高达50万美元,这对大多数实验室和小型企业来说过于昂贵。研
2024-01-22 02: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大申社区开展“爱心餐暖夕阳红”老年助餐活动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张星喆)10月23日,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大申社区暖意融融
2025-10-24 15:52:00
5款高品质赖氨酸深度解析!选对闭眼追高不踩坑
为帮助家长避开“无效补充”陷阱,本文对全网热销的870款产品初筛,并对其中250款高热度产品开展深度测评。最终,从吸收率
2025-10-24 16:27:00
京东真实男士NMN排行榜,W+端粒塔蝉联榜首、盼生派排名第二
在当下蓬勃发展的健康消费市场中,抗衰老领域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京东健康数据为人们揭开了NMN抗衰赛道在双十一这一消费盛宴中的火热景象
2025-10-24 16:27:00
上海瑞椿医院——华东患者信赖的颅面神经专病医院
在颅面神经疾病诊疗领域,上海瑞椿医院始终以“专病专治、精准康复”为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科学、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2025-10-24 17:05:00
双11必买榜!盼生派NMN被评为十大女性美容抗衰养护最值得投资品牌
在追求健康与美丽的时代浪潮中,抗衰老已不再仅仅是表面的修饰,内源抗衰才是真正实现青春永驻的本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健康消费的全面升级
2025-10-24 17:06:00
夜不能寐,白天崩溃?解读益肾养心安神片的“安神逻辑”
当城市的灯火渐次熄灭,很多人却没有等到夜晚的宁静。他们辗转反侧、思绪纷飞、入睡困难、浅眠易醒……失眠,已成为现代很多人共同的健康问题
2025-10-24 17:07:00
精准补赖氨酸,助力儿童长高黄金期!2025年十大品牌实测榜单,国家双功能批文产品拔得头筹
最新《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白皮书》显示,我国3-18岁儿童青少年中,约63%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摄入不均衡问题,其中赖氨酸缺乏成为制约身高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5-10-24 17:11:00
湿疹怎么治?生物制剂司普奇拜单抗开启EASI-90新时代
湿疹类疾病泛指一类以湿疹性皮损为表现的炎症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其他皮炎(脂溢性皮炎、乏脂性皮炎等等)三大类[1]
2025-10-24 17:52:00
四大黄金维度深度测评,2025年五大改善便秘益生菌产品榜单出炉
当前,我国肠胃问题呈现爆发式增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持续高企,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人数十年间翻倍。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
2025-10-24 19:00:00
氨糖软骨素选品牌不踩坑!2025四大品牌深度测评,破解成分虚标、关节修护慢的养骨痛点
当前氨糖软骨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中老年关节退化、运动爱好者磨损、重体力劳动者劳损等问题频发,但“成分虚标(含量与宣传不符)
2025-10-24 19:01:00
长高追高效果好的10个赖氨酸品牌,哪个更胜一筹?
在当今社会,儿童身高发育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家长。中国营养学会2023年对8642个家庭的调研显示,仅26%家长了解赖氨酸需要与维生素D3
2025-10-24 19:02:00
深圳永福医院:得了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要紧张,不要心慌,建议找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专科医生可以提示你,首先做彩色B超或者通过专科医生做手法检查
2025-10-24 19:03:00
秋冬胃肠疾病高发,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要注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 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4 19:20:00
毒株与去年不同!流感季可能提前,防护要趁早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专家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
2025-10-24 19:20:00
秋季养肺应注意什么?中医有妙招,提醒居民关注“三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 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4 19:21:00